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点亮榴岛——记录玉环电力人创业奋斗的足迹

  2010-09-17

在当今社会,人类离不开电,因为它能给人类带来光明、温暖和力量。由于玉环地处东海之滨、浙江一隅,电力工业起步晚,昔日的海岛是“日落江路黑,一火照船归”。漫漫长夜,“自强不息、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玉环人孜孜以求地追寻电、追索光明,追求卓越、锲而不舍的玉电人风雨兼程、艰辛创业,为的就是织网千家万户,点亮海上花园,光耀快乐玉环。

萌芽:渴求光明 昙花一现

民国年间,玉环人想电、盼电、渴望用电,1927年11月29日,商民杨克逊、南国华等人创建坎门电灯公司,装有1台11千瓦的柴油机组发电,海岛夜空初照光明。然而好景不长,由于经营不善,公司于1931年5月28日倒闭,榴岛大地亮起的第一盏电灯昙花一现,玉环人民渴求光明的希望就这样半途夭折,海岛玉环又呈现出“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的景象。

起步:艰苦创业 曲折向前

新中国成立后,玉环百废待举,百业待兴。勤劳智慧的玉环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走出黑暗,走向光明。在政府支持下,1952年,楚门工商联率先创办楚门电灯厂,吹响了向电力进军的号角。1953年坎门商行开办坎门电灯厂,1954年玉环电厂1台16千瓦柴油发电机组投产发电,每晚发电五至六小时,供机关、学校、商店和部分居民照明。由于当时发电设备简陋,故障频繁,经常是“点电灯带蜡烛,半月亮半月黑”。

虽然起步维艰,但是玉环电力事业并未停止前进的脚步,而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小水电、小火电、潮汐发电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1958年,玉环首座水电站——环山水电站建成投产。1974年,玉环县电厂第一台50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投产发电。1975年,全国首座全潮双库单向连程式水电站——海山潮汐电站投产发电。玉环走上了一条海岛用电自发自供的道路,实行水电、火电并网联供,高压、低压配合供电,照明、农业和工业用电并驾齐驱的格局初现,期间虽屡办屡辍,但始终生机勃勃。

转轨:乘风破浪 加快建设

沐着改革开放的春风,1979年,玉环县电力公司成立。从此,海岛玉环努力从小机组自发供电模式向联入大电网供电模式接轨,玉环电力酝酿着新一轮的突破。

1983年1月26日,我县首批35千伏输变电工程——楚门变、玉城变竣工投运,玉环电网正式联入华东电网供电,彻底结束了海岛用电自发自供的历史,成就了玉环电力发展的第一次飞跃。随后,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一轮电网建设高潮,35千伏坎门、陈屿、干江等一批输电工程相继建成投运。同时,村村通电工程也在海岛乡村展开。1986年8月25日,台州第一条10千伏海底电缆敷设成功,海山通电。1987年8月,玉环首个农村用电合格化村在沙鳝乡仓坑村建成。1991年8月26日,江岩岛海底电缆投运。至此,全县乡村通电率达到100%,海岛人民终于告别了“点灯靠油、碾米靠臼”的古老窘迫生活。

乘势而上的玉环电力人继续加快前进步伐。1987年5月1日,全省首家县级自筹资金建设工程、玉环第一座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玉环变建成投运。1995年11月 19日,玉环第一座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龙门变竣工投运。此后, 110千伏水龙、兴港等输变电工程相继竣工投运,玉环电网形成了以220千伏变电所为枢纽,以110千伏、35千伏输电网络为主网架的格局,配电线路辐射全县各地,低压电网遍布城乡村居、岛屿山岙,供电能力得到提高,全县用电紧张局面得到有效缓解。从1998年底开始,玉环各地紧锣密鼓地推开城乡电网改造,推进农电体制改革,推行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实现了玉环县电力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飞跃。

攀登:永不停息 科学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玉环供电系统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坚强电网为目标,以满足玉环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为己任,着力加快电力主网架建设,强力推进配网改造,努力开展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全力以赴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奉献清洁能源。

依托华能玉环电厂兴建玉环首座500千伏变电所——麦屿变。于2006年底建成投运的华能玉环电厂是我国首座装备国产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的大型火电厂。麦屿变紧挨着玉环华能电厂,于2009年5月31日建成投运,不但实现电厂部分出力就地平衡,满足玉环本地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而且提高了玉环电网的供电能力和电能质量,提升电网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麦屿变是目前我国占地面积最小,省内首次采用三相一体变压器、施工时间最短的500千伏变电所,它作为玉环县电力建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玉环电网实现了从电源末端向源头的历史性转变。在麦屿变竣工投运典礼上,玉环县委书记柯昕野由衷感叹:玉环缺电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

通过反复论证、科学研究,玉环县供电局提出了“一年基本适应,两年明显缓解,三年适度超前”的发展目标。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四个电网建设百日攻坚活动,先后兴建了220千伏沙岙变和110千伏汽摩、科园、果丽、合潭等输变电工程。目前,全县共有500千伏变电所1座、220千伏变电所2座、110千伏变电所9座、35千伏变电所12座,变电总容量达175.23万千伏安,多年来困扰玉环的电力瓶颈制约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电力供需实现平衡。

玉环电力人还狠抓配网及农村电网建设,围绕“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发展战略,每年投入资金超亿元,用于中低压配网改造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目前,全县已有10千伏线路234回,建成电气化镇2个,电气化村104个,新农村电气化改造效果显著,群众用电满意率稳步提升。

电网升级的同时,供电服务也在升级。为做好优质服务工作,玉环县供电局公开服务承诺,优化服务流程,完善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推行客户经理制,安排营业大厅节假日照常上班和推行“一机双屏”服务,实行“95598”电力热线和报修中心24小时服务,开展广场主题日、社会开放日活动和“电力春风行动”,聘请行风监督员接受民主评议,推出业扩工程随访征求客户意见,力争做到为客户着想、替群众解忧、让社会满意。

风雨历程几十载,引吭高歌看今朝。玉环电网规模、供售电量、用电负荷已从过去的台州末位上升到如今的全市第二。2008年,全县供电量25.05亿千瓦时,是1979年的338倍,年均递增21.84%;全县最高用电负荷54.8万千瓦,是1979年的240倍,年均递增21.45%。当前,玉环电力人本着“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总要求,着力转变电网发展方式,全面建设现代化智能电网和新农村电气化县,竭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回眸过去,我们艰辛创业,正视当下,我们不懈努力,展望未来,我们意气风发。因为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前行,有一种向往让我们成长,有一种激情让我们辉煌。那就是玉环电力人的精神: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玉环电力人将肩负起为港口物流新平台奉献清洁能源的重任,实现心中的梦想——点亮榴岛的万家灯火。

标签:点亮榴岛,玉环电力,玉环电力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