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林立波来说,浙江省电力设计院算得上是“娘家”,他自从被调到浙江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后,因为常要跑工地,回“娘家”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了。不过现在情况有了变化,林立波隔三岔五总要来趟设计院,因为他的工作内容有了变化,负责一个全新的工作内容——设计监理。
林立波能够常回“娘家”看看,往大了说,还得感谢浙江省电力公司在建设大生产体系上的一系列举措。去年以来,浙江公司以提高电网生产精益化水平为主线,以强化电网设备全过程状态管理为重点,对大生产体系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林立波现在做的设计监理工作,正是浙江公司大生产体系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
构建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
“我们始终认为,明晰生产业务范畴、建立完整系统的生产体系,是大生产体系建设的重要前提。”浙江公司生产技术部主任工程师吴锦华说。该公司把优化调整生产部门组织机构作为明晰生产业务范畴的重要手段,对省、市、县三级生产部门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优化,实行机构扁平化和业务垂直化管理。
“生产部门主要跟设备打交道,那就要把设备从头到脚管起来。”吴锦华说,在机构调整中,浙江公司本着这样的思路,在省公司层面,按照电网生产运行的流程,设置装备技术、监理验收、运行管理、检修管理、技术管理等处室分别对设备的前期、中期、后期进行管理。在市级供电企业层面,组建“一部四中心”,即生产技术部、变电运维中心、输电运维中心、配电运维中心和检修试验中心。在下属各县级供电企业组建“一部三中心”,即生产技术部、输电运维中心、变电运维中心、配电运维中心。
说到目前生产部门的流程管理,吴锦华打了个比方,说这就像生小孩,以前啥条件都没有,只有等到孩子生下来才知道是男是女、健康与否;现在怀孕前有准备、怀孕了有各种检查,真有问题了还能及时调理治疗,这样条件下生出来的婴儿肯定是健康的。以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为基础的流程管理体系,生产技术部门能从源头上控制、在过程中监督、在运行中反馈,真正实现了对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全面提升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水平。
在这样的大生产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林立波所在的浙江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从原来的基建部门归口管理调整到由生产部门归口管理,业务也从原来的工程建设监理,前移、扩展到设计监理、检修监理等,代表生产部门从项目的设计开始就实施管控。“刚调整的时候,我们都有点不适应,专业跨度太大了。不过,这么长时间做下来,成效还是非常明显的。”林立波说,“像5月份,我们对500千伏乐清变电站设计监理,仅土建部分就提出了100多条监理意见,有效地提高了设计图纸质量。”
随着组织机构和管理方式的变革,浙江公司在生产中真正实现了对设备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生产部门全面介入每一个项目的规划设计、采购建设、运行维护、退役处置,充分考虑设备全过程管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确保各管理要素的有序衔接,确保生产管理的高效运转。
在原来的管理模式下,一个电网项目通常要等基建结束移交生产的时候,生产部门才开始了解设备的具体情况,即便在验收过程中发现问题,也没办法及时整改。“现在我们从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就开始介入,对设备的选型、技术参数进行统一和规范,真正做到从设备源头抓起,这对提高设备正常运行后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都能起到重要作用。”吴锦华告诉记者。
以专业融合为抓手,实现精益化生产
浙江公司在以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为主线,对生产业务范畴和管理体系完成重构的基础上,还着力创新生产管理方式,加强专业融合,实现生产管理的精益化,以此作为建设大生产体系的抓手。
吴锦华说,他们在具体工作中完善专业化检修管理体系,成立电网检修公司。同时还试点变电站设备运维一体化管理,探索设备巡检、维护、操作等一体化管理的新生产管理模式。
卢刚就是这一新型管理模式的先行者,他所在的浙江嘉兴电力局110千伏变电运行检修工区,作为运维一体化管理的试点单位,承担了运行操作与维护消缺的双重职责。工区在2010年第二季度开始全面推行“运维合一”,即只派一支“运检工”队伍,完成全部运行、检修任务。作为运检工区的主任,卢刚很自豪地说:“相比传统生产流程,‘运维合一’的新模式使班组内的运行、检修协调流程得到进一步优化,强化了内部配合,提升了工区整体的工作运营效率,我们生产岗位实际配备人员比‘操作站’模式减少23名。另外由于‘运维合一’,要求大家‘一专精通、一岗多能’,我们员工中的技师和高级技师也从成立之初的6人增加到了40人。”
为了进一步提升生产管理精益化水平,浙江公司还不断试点并推广其他新的生产管理手段:通过建设输电线路监测系统,实现对多条500千伏重要线路状态实时监测,今年年底还将实现对±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线路的状态实时监测;全面推行监控中心管理模式,基本形成全省集中监控、分散操作的格局;开展输电线路直升机智能巡检研究与试点实施,到年底将对全省处于山区的500千伏超高压线路进行直升机智能巡检;强化生产管理系统深化应用,实现生产基础信息、运行检修信息、管理信息的纵向贯通和横向集成,做到对每个设备状态的定量、准确评价。
“这些都是为了适应电网发展需要所采取的具体手段。”吴锦华说,浙江公司的大生产体系建设就是以此为目的一直在努力着。
标签:全寿命,周期理念,大生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