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深度】电力可靠性指标持“9”可靠

作者:蒋学林  2011-05-24

2010年,我国火电机组等效可用系数达92。81%,架空线路、变压器等13类输变电设施可用系数均超过99%,全国城市用户年户均停电时间同比下降2。39小时

一段漫长的岁月。自从1985年首次公布电力可靠性指标,我国电力可靠性指标发布已经走过了26年。

一个拓展的历程。26年间,从最初只发布20万千瓦、30万千瓦级机组可靠性指标,不断向更深、更广拓展……

5月13日,2011年电力可靠性指标发布会在京召开,发布2010年度发电设备可靠性指标、电网设施运行可靠性指标、用户供电可靠性指标,并对“十一五”电力可靠性指标进行了回顾。

“五年来,发电设备、输变电设施和用户供电可靠性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国家电监会副主席史玉波在发布会上如是说。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我国机组运行状况明显改善,机组台年非计划停运次数下降幅度较大,其中火电10万千瓦、水电4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分别下降了1。09次和0。41次。全国城市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下降了6。469小时,用户年均停电次数下降了2。1次。

发电设备可靠性保持高水平火电机组等效可用系数小幅波动

提示:2010年,我国火电、水电、核电、风电机组等效可用系数都保持较高水平,分别达到92。81%、92。7%、89。84%、98。43%,但火电机组台年平均非计划停运时间、水电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同比有所增加。

尽管火电投资由2005年的2271亿元减少到2010年的1311亿元,但火电依然是我国不容置疑的电力供应主力。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总装机9。62万千瓦,其中火电占73。44%。纳入2010年可靠性统计评价的火电10万千瓦、水电4万千瓦及以上容量机组共2002台,总容量6。05千瓦,其中火电1411台、容量4。85亿千瓦。

在火电机组中,燃煤机组占绝大多数,2010年共有1342台燃煤机组纳入统计,总容量4。66亿千瓦,占比为95。99%。统计结果表明,其等效可用系数达92。81%。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火电机组等效可用系数都维持在92%以上,分别为92。81%、92。93%、92。05%、92。98%、92。81%。国家电监会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主任胡小正表示,这样的可靠性指标为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全国已有33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相继投运,但2010年纳入可靠性统计的共19台,比2009年增加10台,其等效可用系数同比上升1。07个百分点,达到92。29%。

据了解,2010年我国常规火电机组(1342台)共发生非计划停运871次,非计划停运总时间为61558。04小时,台年平均分别为0。65次和51小时,较上年增加14。09小时。其中持续时间超过300小时的非计划停运共26次。

“十一五”期间,全国1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台年平均非计划停运次数由1。28次/台年降低到0。65次/台年,降低了0。63次/台年;台年平均非计划停运时间由66。69小时/台年降低到50。85小时/台年,降低了15。84小时/台年。

值得关注的是,可靠性管理中心2010年启动了全国发电企业电除尘设备、脱硫系统的可靠性统计评价工作,2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的693套电除尘设备、543套脱硫系统参与统计。结果表明,电除尘、脱硫系统2010年的可用系数分别达到93。76%、92。64%。

火电辅助设备的表现也较引人关注。2010年,2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磨煤机、给水泵、送风机、引风机、高压加热器等主要辅助设备可用系数都维持在93%以上的高水平。

根据会议发布的信息,参加2010年水电机组可靠性统计评价的共580台、容量1。11亿千瓦,平均等效可用系数为92。7%,同比上升0。22个百分点。

2010年,580台水电机组共发生非计划停运368次,累计非计划停运5007。79小时,台年平均分别为0。64次和10。73小时,同比增加了0。1次/台年和降低9。14小时。其中持续时间超过300小时的非计划停运6次。

据胡小正介绍,产品质量不良为水电机组发生非计划停运的首要责任原因,台年平均为0。14次和2。73小时,占非计划停运总时间的31。67%。

“十一五”期间,全国4万千瓦及以上水电机组等效可用系数提高了0。75个百分点;台年平均非计划停运次数由0。72次/台年降低到0。64次/台年,台年平均非计划停运时间由10。54小时/台年升高到10。73小时/台年。

当天发布的信息还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核电等效可用系数由87。73%提高到89。84%,非计划停运次数由0。44次/台年下降到0。27次/台年。风电目前已有两年的可靠性统计数据,2010年等效可用系数98。43%,同比增加0。46个百分点。

输变电设施可用系数超99%架空线路非停同比增加239次

提示:2010年,我国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架空线路、变压器、断路器等13类输变电设施可用系数都维持在99%以上的高水平,但变压器、架空线路等的非计划停运情况同比呈增多之势。

“2010年,全国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输变电设施可靠性指标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胡小正在5月13日的发布会上表示。

数据显示,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架空线路、变压器、断路器、电抗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隔离开关、避雷器、耦合电容器、阻波器、电缆线路、组合电器、母线等13类输变电设施2010年的可用系数都超99%。

其中,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可用系数同比提高0。028个百分点,达到99。673%。全年共发生非计划停运78次,比2009年减少94次;累计非计划停运0。62小时/台年,比2009年增加0。12小时/台年。

“十一五”期间,全国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可用系数共提高0。211个百分点;非计划停运率由5。62次/百台年降低到0。724次/百台年,下降了4。896次/百台年;强迫停运率由2。203次/百台年下降到0。409次/百台年,下降了1。794次/百台年。

从发布的信息看,220千伏、330千伏、500千伏断路器可用系数“十一五”期间逐年上升,2010年分别达到99。921%、99。864%、99。848%,强迫停运率则分别降至0。364次/百台年、0。4068次/百台年、0。4948次/百台年。2010年,断路器共发生非计划停运235次,同比减少209次;累计非计划停运0。2小时/台年,同比减少0。06小时/台年。

“十一五”期间,全国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断路器可用系数由99。702%升高到99。904%,非计划停运率由4。753次/百台年降低到0。703次/百台年,强迫停运率由2。175次/百台年下降到0。398次/百台年。

从变化趋势上看,220千伏、330千伏、500千伏架空线路可用系数五年来逐年上升,2010年分别达到99。773%、99。638%、98。347%。2010年,架空线路共发生非计划停运1058次,同比增加239次;累计非计划停运2。75小时/百公里年,比2009年增加0。38小时/百公里年。

据胡小正介绍,导致架空线路非计划停运的责任原因主要是气侯因素、自然灾害、外力损坏、施工安装不良等。2010年,由于自然灾害、气候因素造成的非计划停运次数为632次,比2009年增加283次,占非计划停运总次数的59。75%。

“十一五”期间,全国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架空线路可用系数由99。309%升高到99。6%,非计划停运率由0。308次/百公里年降低到0。254次/百公里年,强迫停运率基本保持在0。23次/百公里年左右。

2010年,我国750千伏、±800千伏、1000千伏架空线路的可用系数分别达到了96%、99%、98%以上,但750千伏、1000千伏强迫停运率同比分别升高了0。087次/百公里年、0204次/百公里年。

截至2010年底,我国在运的直流输电系统达到13个,总输送容量3797。4万千瓦,输电线路总长度22317千米。参与2010年可靠性统计的直流输电系统为9个。

胡小正表示,2010年灵宝单元Ⅱ、葛南、天广等3个直流输电系统由于年度检修和系统改造造成计划停运,能量可用率较低,分别为58。37%、70。65%和73。89%。其他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情况基本稳定,兴安直流输电系统能量可用率为98。85%,达到了历年全国最高水平。

用户供电可靠性地区差异大上海市中心首次实现四个“9”

提示:2010年,全国10千伏城市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为99。923%,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从2005年的20。49小时减少到6。72小时。但是各区域之间差异较大,农村供电可靠性水平较差。

2010年,全国共394个地市级供电企业、1834个县级供电企业开展了可靠性管理工作,报送了10千伏用户供电可靠性数据。据介绍,这基本涵盖了所有地市级供电企业和80%的县级供电企业。

“十一五”期间,全国城市用户供电可靠率由99。849%升高到99。923%,提高了0。074个百分点;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由13。19小时降低到6。72小时。胡小正表示,2010年户均停电时间较2009年的9。11小时下降20%以上,效果非常理想。

从全国6大区域来看,西北区域2010年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最高,达到11。41小时,其次为东北、南方、华中、华东。华北区域最低,为4。41小时。各区域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

从省份看,山东、河南、浙江、广东、江苏等2010年城市供电可靠率位列前茅,户均停电时间分别为3。36小时、4。15小时、4。47小时、4。64小时、4。71小时。而内蒙古则以19。87小时占据另一个“制高点”。

从省会城市来看,也体现出较大的地区差异。杭州、南京、济南、郑州、福州位列前5位,户均停电时间都在5小时以内,而贵阳户均停电则高达15。5小时。

2010年,我国共有深圳、中山、上海、嘉兴、杭州、北京等6个城市的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小于两个小时。其中,深圳供电局的供电可靠率最高,达到99。9831%,相当于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1。47小时。

2010年,上海市中心的用户供电可靠率达到了99。9915%,相当于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44。7分钟。胡小正表示,这是我国供电可靠率首次实现四个“9”的突破。

据介绍,我国城市用户停电原因包括预安排停电和故障停电,停电时户数分别占74。47%和25。53%。工程停电和检修停电为预安排停电两大最主要原因,此外还包括限电、用户申请停电、调电及低压作业等。胡小正表示,世界先进水平预安排停电占比在20%以内甚至更低,我国预安排停电占比如此之高,表明我国电网还比较薄弱。

2010年,全国各区域由于系统电源不足,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限电。其中,华东地区电源不足限电时间最长,平均为32。9分钟/户年;浙江和山西限电时间较长,平均限电时间分别为85。4分钟/户年和31。63分钟/户年。

数据显示,2006~2010年我国农村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分别为38。3小时、31。96小时、53。58小时、26。8小时、25。06小时,除2008年由于大面积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增长外,其他年份均呈下降趋势,供电可靠性稳步提高。2010年,全国农村供电可靠率为99。714%。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县级企业的供电可靠性水平还很不均衡。2010年,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低于10小时的县级供电企业有234个,占参与统计县级供电企业总数的12。8%。有326个县级供电企业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高于40小时,有的甚至高达100小时。“农村供电可靠性比较严峻,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胡小正说。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标签:电力,可靠性指标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