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今年缺电是机制性及区域性缺电 需加大跨区输电缓解

作者:胡兆光  2011-09-09

由于重工业用电增长较快,今年年初全国有20个省级电网电力供应紧张,电力缺口高达3000万千瓦,呈现“时间早、范围广”的特点。而同期东北和西北电网电力供应能力还有富余。在夏季,我国电力缺口仍在2500万千瓦至3000万千瓦,约占最大负荷的3%左右,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华北和南方地区。

今年夏天“缺电”现象没有加重,主要是年初发出了“预警”。政府及时采取措施,针对煤炭价格增长太快的问题,调整了一些地区的电价。同时,政府与电网公司制定了应对缺电的预案,如需求侧管理、有序用电等措施。此外,今年夏天没有出现全国大范围的高温及少雨的天气,也缓解了夏季电力供应不足的矛盾。

纵观我国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多数年份都存在缺电问题。2000年以来,我国电力需求快速增长,而“十五”初期电力建设却严重滞后。首先是电源装机不足,其次是电网投入不足。电力建设滞后导致2003年至2005年全国出现了大范围、长时间的电力供需紧张局面,电力缺口高达3500万千瓦,占当年最大负荷的10%左右。

2006年以后,全国每年新增装机均在9000万千瓦以上,发电装机总量基本满足电力需求。但由于电网建设多年来滞后于电源建设,尤其是跨区电网建设滞后,加上煤电价格机制不顺,电煤供应、气候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致缺电问题反复出现。

今年的缺电主要是机制性及区域性缺电:煤电价格上涨较快导致火电厂出力不足,电网跨区输送能力不足使得地区间的调剂困难。

对此,建议有关部门:

第一,价格既是供需关系的信号,也是调整经济结构的手段。应根据市场规律,加快理顺煤电价格关系,以市场机制有效利用火电厂的发电能力。

第二,我国地大物博,区域不均衡的情况将长期存在,通过加大跨区输电,可以缓解电力供需矛盾。

第三,加强电力供需预警,防患于未然。通过预警,提前制定预案,以降低缺电对经济及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

作者系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

来源:经济日报

标签:缺电,机制,区域性缺电,跨区输电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