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2020年"五纵六横"特高压网架形成 智能电网全面建成

  2011-09-30

在9月28日举行的2011年智能电网国际论坛上,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说,该公司今后5年计划投资1.6万亿元,在中国基本建成坚强智能电网;到2020年形成“五纵六横”特高压输电骨干网架,全面建成“坚强智能电网”,实现电网的实时状态监测和智能调度控制,形成覆盖中国26省份的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

所谓“坚强智能电网”,是将“坚强”与“智能”两大特征紧密结合,涵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通信信息等各个环节的完整的智能电力系统。未来5年,国网公司计划建设联接中国大型能源基地和主要用电负荷中心的“三纵三横”结构的特高压骨干网架,新建电动汽车充换电站2950多座和充电桩54万个,安装智能电表2.3亿只。到2015年覆盖中国88%国土面积的国家电网能够支撑9000万千瓦风电和8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的接入和消纳,保障80万辆电动汽车的应用,基本建成坚强智能电网。

国家电网公司认真贯彻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结合中国能源资源布局特点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在2009年5月北京举行的特高压国际会议上,提出了发展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两年多来,国家电网公司在中国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加快推进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和公司发展方式转变,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积极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推动了智能电网发展。

截至目前,我国在智能电网方面已经形成了发展理念、提出了技术标准、在关键领域成功进行一系列研发、建立了强大的检验检测平台,我国的科研成果、已投资项目数均走在世界前列。

工作总体情况

根据中国能源资源与负荷中心呈逆向分布的实际情况和电力需求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国家电网公司加快发展特高压技术,建成了具有输送容量大、送电距离远、线路损耗低等特点的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工程的成功投运和稳定运行,标志着特高压输电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并走向成熟。

坚强的网架是实现电力资源高效配置和安全可靠供电的基础,电网智能化水平提高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关键。国家电网公司在继续深化和发展特高压技术和工程实践的同时,积极开展电网智能化工作,主要内容有:

一是深入开展坚强智能电网战略研究,组织编制了电网智能化规划;提出了完整的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制定了相关技术标准。二是积极开展专题研究,研究课题涵盖了10大类智能电网重点研究领域;制定了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系统)研制规划,积极引导关键设备的技术创新;建设智能电网、大型风电并网、太阳能发电三个国家级能源研发(实验)中心。三是全面推进智能电网实践,试点项目紧密结合生产运行、运营管理、用户服务,涵盖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信息通信各领域。四是与国内外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企业等进行智能电网技术交流与合作,广泛传播智能电网理念和实践成果,共同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

重点建设实践

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

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技术、大规模风电/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及运行控制、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和实践,并取得较大进展,提升了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目前,西北、吉林、甘肃电网已经完成大规模风电功率预测及运行控制试点,国家风光储输联合示范工程将于年底建成投运;公司经营区域内风电并网容量已达3792万千瓦,是2008年年底并网容量的4.3倍。

智能变电站

开展了高压设备智能化集成设计、智能化分析决策及应用、全景数据处理平台等关键技术攻关,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智能变电站系列技术标准,研制了智能变压器、智能开关设备、电子式互感器、全数字化保护监控等设备,开发了一体化监控系统和辅助功能管控系统,在智能变电站建设和运行上取得突破,提高了电网安全运行水平,降低了全寿命周期建设运营成本。目前,已建成110千伏至750千伏智能变电站18座、在建56座。

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

在电动汽车充电/电池更换关键技术和充换电设施建设及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完成了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管理系统的标准化设计,研发了充电机、充电桩、电池更换装置、电动汽车运行监控平台等设备(系统),有力支持了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促进了清洁能源利用。建成并投运了覆盖26个省市区的108座标准化充换电站和7245个充电桩,在青岛、杭州等城市建成了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并实现商业化运营。

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

研制并建设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标准体系。在一体化基础平台、大电网运行全景监控、在线综合预警及智能决策、多目标协调的新能源调整控制、主配网调控一体化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突破,提高了调度技术装备水平,提升了驾驭大电网能力,为实现“华北—华中—华东”电网一体化运行和清洁能源发电并网调度提供了技术支撑。已投运了9套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

国家电网公司在电网智能化实践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累计安排了287项智能电网试点项目,已建成投产127项试点项目,完成上海世博园和天津中新生态城两个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的建设;2011年年底建成投产的项目将达到238项。对已建成11类试点项目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评价结果对统一规范建设模式及技术标准、优化项目整体设计起到指导作用。

总体看,试点项目涵盖范围广、建设规模大、推进速度快、应用效果好,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其中8类项目取得了比较突出的创新成果。

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

开发了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主站系统和终端设备,在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设备的标准化、主站系统的集约化以及相关试验检测能力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为生产管理提供在线监测信息,全面掌控输变电设备运行状态;机器人、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取得突破,进一步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控、在控能力,提升了设备安全运行水平。已在15个省市区完成输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主站部署。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完成了全部省级公司采集系统主站和所有专变、公用配变采集终端建设,研发了用电信息密钥管理系统、多种类型采集终端及不同型式智能电能表等设备(系统),建立了完备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智能电能表得到大规模推广,自动抄表、收费管理、远程费控、线损管理、有序用电等功能得到广泛应用,提供了透明公开的双向互动服务,有效提升了营销智能化管理与服务水平,为在公司经营区域实现“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目标、实施阶梯电价、助推节能减排提供了基础条件。目前,已有5850万客户实现了用电信息自动采集。

配电自动化

建立了配电自动化标准体系,研制了开放式配电自动化系统和智能配电终端,扩展配电自动化覆盖范围,实现了配电自动化系统与相关系统的信息共享与应用集成。在标准化信息交互以及分布式电源接入等方面取得创新性进展,提升了配电网调度集约化水平,增强了配电网生产运行控制能力,显著减少故障停电时间,缩小故障影响范围,提高了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正在23个城市核心区建设智能配电网,已建成7个。

智能用电服务平台

研制了智能用能服务系统、智能交互终端、光纤复合低压电缆等设备(系统),提出了电力光纤到户条件下的智能用电服务商业模式,构建智能用电服务平台,在电力光纤到户与智能用电的结合应用方面实现了突破,有效支撑了智能用电相关业务。服务“三网融合”,为用户提供未来新生活方式的实景体验,为大众参与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手段。已建成6个智能用电小区、在建22个智能用电小区,服务平台覆盖3.5万客户。

主要工作成就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与实践,国家电网公司电网智能化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形成了系统的智能电网理念

国家电网公司创造性地将“坚强”与“智能”相融合,提出了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理念,并形成了系统的战略框架。

编制完成《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2009-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电网智能化规划》,明确了公司智能电网发展目标。

提出了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

制定并发布了《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系统地提出了8个专业分支、26个技术领域、92个标准系列,推荐了22项核心标准。已编制或采用智能电网技术标准(含国标和行标)达到285项,发布了137项智能电网企业标准,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趋于完善,有力地保障了试点工程建设。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提交了13项智能电网国际标准提案,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与编制了4项国家标准、22项行业标准,在国内外产生了深刻影响。

引领了先进的智能设备研发

在国际上率先制定并发布了包括7个技术领域、28个技术专题和137项关键设备(系统)的《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系统)研制规划》,成为智能电网关键设备发展的指南。该规划有效引导电力装备制造企业提升研发创新能力,推动其转型升级。在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大型风电机组检测装置、智能变压器、智能GIS、全数字化保护监控设备、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智能电能表、电动汽车充换电设备及其控制系统等关键设备(系统)研制领域实现了突破,已有60项关键设备研制成功,并在试点工程中成功应用。

具备了全面的试验检测能力

建设国家能源智能电网、大型风电并网、太阳能发电等3个国家级技术研发(实验)中心。具备智能用电技术及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检测能力,开展锂离子、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风/储并网联合试验;可以满足光伏电站和风电场并网的移动和固定全系列试验检测,为风电及光伏电站设备厂商提供机组并网性能试验、认证检测和技术改造平台。综合试验检测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可有效提高清洁能源发电的接纳能力,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提高能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符合中国国情,也是世界各国电力工业发展的趋势。

国家电网公司将坚持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的原则,全面加强同各方在智能电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世界能源和电网发展挑战,为推动21世纪能源变革和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来源:英大网

标签:2020,五纵六横,特高压网架,智能电网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