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04年只因电力装机不足导致的“电荒”不同,今年全局紧平衡、部分地区持续缺电的供需态势更像是一道综合题,涵盖用电不省、发电不足、电网不强等多项参数。欲破综合题,需层层解题,长短策结合。
解一,科学供给满足合理需求。
高耗能迅猛发展是导致负荷激增的直接原因。控需求,一方面应加强需求侧管理,提升高耗能行业终端用电设备效率,降低其单位产值能耗,疏导用能需求;另一方面,理应设定用能限额标准,加大惩罚性电价实施力度,通过价格调节倒逼社会合理用电。浙江此前对7家超限额标准用能单位实施惩罚性电价加价的做法,便是对无节制用能的理性拒绝。
欲求供需平衡,有序用电不可或缺,唯有构建长效机制,方可实现电力资源科学配置。
控需求,根本上还是要依靠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能耗强度,使经济增长速度处于资源能够承载的区间。
解二,政企合力疏解煤电矛盾。
湖南征收煤炭价格调节基金、贵州对火电发电进行补贴,均体现了地方政府疏解煤电矛盾、保障电力供应的决心,“损有余补不足”是短期化解煤电矛盾的有效途径。
长远来看,解决煤电沉疴,“煤电联动”政策应尽快发挥作用,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更应提上日程,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给予火电企业应有的尊重,是火电健康发展的前提。与此同时,电力企业应加大煤电联营规模,最大程度实现自助。
解三,因时因地落子电源布局。
局部硬缺电以及新增装机增幅低于发电量增幅的隐患,迫切需要有效供应能力的提升。在电力缺口较大地区,以“打补 丁”的方式,设置较高的准入标准,紧急核准一批火电项目,或布局一批具有调峰作用的燃气电厂,是解决硬缺电的捷径。
除此之外,还需加大水电工程投资,提高大坝蓄水能力,增强其枯水期发电效能。风电、光伏发电方面,应加强低风速风电场、光伏发电分布式电源建设,提高供电灵活性,因地制宜保障电力供应。
解四,跨区输电实现能源配置最优。
加快跨区电网建设,将大煤电、大水电、大风电基地的电力输送到负荷中心,协调全国能源资源配置,是电网助力供需平衡的重要内容,应结合当前网架结构,重点加强西北向华中、东北向华北、华北向华中、华中向南方的跨区输电能力。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送受端电网建设,确保“送得出、受得来”。
除上述解题思路外,保障电力供需平衡,国家对煤电运的整体协调极为重要,部际间的合作也需进一步加强。
标签:时评,解题,保电,供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