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报》分析,造成60万千瓦及以上、30万千瓦级常规燃煤机组利用小时数倒挂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电网网架结构不合理,造成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出力受限。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多为近几年投产,位置远离市区,通过高电压等级网络送出。部分省(区)内由于电网网架结构原因导致高电压等级网络下送容量不足,大机组出力受限而窝电,位于负荷中心区的30万千瓦级机组只能多发电。
二是现行电量形成方式不利于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多发电。部分地区在下达年度预期目标时,大小机组之间没有按照有关要求拉开档次,个别地区安排的电量就出现倒挂。另外,目前电力系统结构中,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电力调度机构由于系统稳定备用等需要,不是让60万千瓦及以上大机组在高负荷水平运行,而是利用其调峰能力强的特点进行更多的深度调峰,造成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负荷率较低,进而影响利用小时数。
三是大容量空冷机组受自身技术因素制约出力受限。我国西部地区新投产的60万千瓦级常规燃煤机组均是空冷机组,这类机组在超设计高温天气情况下无法满负荷运行,最高出力一般在50~55万千瓦左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年的利用小时数。
四是以省为单位的计划模式与电源布局不适应,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发挥不够,限制了部分大型机组发挥作用。部分省份30万千瓦级发电机组利用小时数超过了区域内其他省份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
五是近几年新投产大容量等级机组由于缺煤停机,导致利用小时数偏低。
标签:电网,网架结构,机组倒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