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破除困局 输电:这个“老六”必须有

作者:陆娅楠  2011-11-09

在中国这样的特殊国情下,把输电作为五大运输体系外的第六种运输形态,非常必要

随着新一轮电煤告急,输电还是输煤的话题再次浮出水面。

长期以来,很少有人把电网输电看作一种运输手段。在传统的铁路、公路、民航、水路、管道五大运输体系中,输电似乎是哪种都不靠,因为电这东西太特殊,看不见摸不着,很难把它与运输概念的“货物”关联起来。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输电又的确与运输神似。它既是从甲地到乙地,而且中间也有线路。因此,把输电作为五大运输体系外的第六种运输形态,是有道理的。

那么,在五大运输体系日益成熟的今天,还有输电这“老六”存在的空间吗?换句话说,其他运输“五兄弟”容得下这个“老六”吗?笔者认为,在中国这样的特殊国情下,作为运输第六种形态,输电完全有存在的必要。

首先,我国煤炭运输能力仍然紧张。作为输煤的主力军,铁路运力常年高度饱和,货主请车满足率不足40%,运输瓶颈十分明显。而且由于我国铁路是客货混跑,临近春节、寒假等客流高峰期,货运要让位给客运。而此时恰好也是电煤需求旺季,所以,出现电煤越是短缺、运力却越难保障的局面,就一点也不奇怪了。而输电,就可以完全不受运输瓶颈的如此制约。

其次,输电比输煤更经济。目前,我国很多原煤产地都建设了坑口电站。这些电站“就地取材”,就地发电,节省了煤炭采购、运输、储藏等支出,降低了物流环节的正常损耗,经济效益更高。

再次,输电的能耗更低,排放更少,社会效益更大。输煤是消耗高级资源来运输低级资源的一种形式,本身存在极大的浪费。为了获利,许多司机更不惜超载超限,不仅严重损坏路面,更易造成车毁人亡的悲剧。

输电还可以解决传统运输无法克服的软肋,如天气、占地等。水路、公路受天气的影响较大,尤其是近年来大雾、狂风、冻雨、暴雪等极端天气频发时,其保障能力大受影响。而输电可以通过提高技术标准来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其实,引入输电也可以帮传统运输企业一把,使有限的运输资源投向更能赚钱的货种。在铁路货种中,石油、工业机械、日用电器等货物的单位运价比电煤要高很多。外贸航运的运价与效益也高于抢运电煤。但是为了社会责任,企业不得不把有限的运力分配给输煤,那些货种也只好选择性价比较低的运输方式。如此恶性循环,不仅减少了运输企业收益,也增加了整个社会的物流成本。

输电之于运输体系,颇似篮球场上的“第六人”,不仅是主力的重要补充,关键时候还能挑大梁!现在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特别提倡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优化通道资源利用。既然输电的比较优势如此充分,这个“老六”不仅该生存,能够生存,而且还要尽快成长,争取早日担当重任!

来源:人民日报

标签:破除困局,输电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