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电力天路:青藏高原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助推器”

作者:何伟、拉巴次仁  2011-12-19

世界上最高海拔、高寒地区规模最大的输变电工程——青藏联网工程最近投入试运行。这是继青藏铁路之后,又一条造福青藏两省区各族人民的光明“天路”,将成为雪域高原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助推器”。

藏族牧民彻底告别“酥油灯时代”

夜幕降临,西藏那曲地区聂荣县白雄乡14村电灯点亮。灯光下,才旺一家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怡然自得。“从此我们藏族牧民彻底告别酥油灯时代,心里也变得亮堂了。”才旺说。

过去多年,西藏地区凭借西藏电网孤网发电,不仅电量有限且多依靠水电,一旦进入冬春季枯水期,电力缺口甚至高达30%,而且外部电力又无法“进藏”,以致“电荒”局面一直难以改变。

西北电网公司发布的信息显示,随着青藏联网工程建成和投运,目前西北电网以日最大输送功率10万千瓦向西藏送电。今冬藏中电网预计最大负荷可达54万千瓦,西藏集中用电区将不会缺电。

作为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之一,青藏联网工程从可行性研究到正式投运,历经6年多时间。它全长1038公里,总投资162亿元 ,是目前世界上高寒地区建设规模最大的输变电工程,挑战了沿线海拔最高、施工冻土区最长两个“世界之最”,被称为“电力天路”。

“青藏联网工程是连接青藏两地群众的‘光明线'’幸福线‘,更多西藏群众将用上电、用好电,为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西藏电力公司董事长刘克俭说。

西藏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吉拉乡夏达村地处偏僻,一直没能通电,漫漫寒夜里,要依靠牛粪火取暖、酥油灯照明,村民们对青藏联网工程充满了期待。

前几年,藏族村民贡曲买来一座50瓦小风力发电机发电,但仅够照明用,没风的日子还得点酥油灯。“没有电,晚上除了喝酒就是睡觉,生活很无聊。现在我们用上了电灯,用上了洗衣机,看上了电视,了解到更多惠民政策、致富信息。”他说。

通了电后,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县65岁的藏族阿妈次白家中,开始用电动搅拌机来打酥油茶,还买来冰柜储藏酥油。次白老人竖起大拇指,对记者说:“这些电器用起来感觉很不错,’电力天路‘为我们藏族儿女带来了光明与便利。”

西藏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明说:“通过农牧区’户户通电‘工程,西藏约70万无电农牧民将告别酥油灯时代。通过城市电网改造项目,自治区将全面实现城市居民一户一表,从此迈上一个新台阶。”

青藏联网工业经济“引擎”作用重大

有关人士认为,青藏联网工程不仅一举改写了西藏冬季枯水期缺电的历史,而且有助于西藏地区的水电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并且支撑青海柴达木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快速发展。

受种种因素制约,西藏电力发展滞后于内地,2010年全区电力装机总容量为97。4万千瓦,虽然是和平解放前的近8000倍,却不到全国电力装机总容量的1%。

然而,青藏联网工程投运后,强劲而稳定的电流源源不断抵达西藏。业内人士预测,2013年至2015年,青藏联网工程可为西藏输送不少于40亿千瓦时电量,可以满足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电力需求,不再会出现为保民生而对工业拉闸限电的尴尬局面。

高争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是西藏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主要生产水泥,年用电量2亿千瓦时。由于电力供应不足,2007年开始每年停产五六个月,导致水泥产量和效益上不去。这家公司干法分厂副厂长向德洪对记者说:“现在电力有了保证,我们准备在’十二五‘期间再扩建2条生产线和2座厂,实现年产量400万-500万吨。”

青海省省长骆惠宁说:“青藏联网工程的建成投运,对于改善青海电网架构,增强供电保障能力,支撑格尔木太阳能电站并网发电,推进750电网由新疆入青海,把海西打造成中国最大的循环经济实验区有着直接的重大意义。”

青藏联网工程还蕴含着巨大的环保价值。据业内人士测算,通过输电入藏,2013年至2015年,西藏接受的电量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3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55万吨。

“电力天路”铸就“藏电外送”大动脉

西藏自治区主席白玛赤林说:“青藏联网工程的建成,标志着西藏电力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我们要用好管好这条生命线、保障线,大力推进水电资源的开发,打造国家能源积蓄基地。”

对于未来电力发展,西藏制定了“三步走”规划:2012年之前努力缓解电力短缺矛盾;2013年至2015年解决自治区用电问题;2016年至2020年使水电持续快速发展,“藏电外送”逐步成为战略性支撑产业。

西藏将重点发展水电,建成藏木、老虎嘴、果多和多布等水电站,满足区内电力装机的需求,“十二五”末期建设规模将达260万千瓦。探索小型太阳能发电和大型太阳能电站建设模式,力争太阳能光伏和光热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6万千瓦。

刘克俭告诉记者,未来几年,青藏联网工程将成为“藏电外送”的重要通道,可将西藏夏季丰水期的富余水电输送至青海电网,使西藏地区的水电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从更宏观的意义上说,整个国家的电力网络又多了一个供给源头。

专家预计,到2020年,“藏电外送”将建成西藏战略性支撑产业,在建规模达到2500万千瓦以上,外送投产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

近几年里,西藏抓住矿产业、藏药业、民族手工业、特色旅游业、特色农牧业和绿色食(饮)品业六个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了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原特色品牌。随着青藏联网工程的建成投运,西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将揭开全区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新华社

标签:电力天路,青藏高原,经济社会,助推器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