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人民日报:我国特高压技术达世界最先进水平

  2011-12-19

由国家电网公司承建的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扩建工程今天正式投产。经过扩建提升,该示范工程单回线路输送能力达到500万千瓦,成为世界上运行电压最高、输电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交流输电工程。

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是我国首个特高压工程,于2006年8月获得国家核准开工建设,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和建设,线路全长640公里,最大输电能力280万千瓦。自2009年1月6日建成投运至今,该示范工程一直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介绍,截至今年11月,该示范工程已累计输电260亿千瓦时;完成北电南送160多亿千瓦时,相当于晋煤外运约800多万吨,减轻大秦铁路400多列火车运力;华中电网向华北电网输送清洁水电90多亿千瓦时,在减少丰水期弃水的同时,节约电煤43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00多万吨。

为充分发挥工程的输电能力和特高压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输电的优势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国家发改委于2010年12月29日核准建设本期扩建工程,扩建后工程具备500万千瓦电力输送能力。

湖北省副省长段轮一说,扩建工程及时投运,华中受电通道容量大幅度增至500万千瓦,这将进一步减轻铁路运煤运输压力,大大缓解当前迎峰度冬期间华中电网的电力供需紧张局面。据了解,随着我国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局部地区电力供应偏紧的态势逐渐蔓延,其中华东、华中和南方电网尤为严重。2010年12月,华中电网最大限电776万千瓦,2011年1月最大电力缺口达到1219万千瓦。

扩建工程不仅提高了全国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水平,还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特高压输电技术领域的优势,提升了我国电力、机械行业的综合实力。

在工程扩建中,国家电网公司组织100多家参建单位,实现了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新突破。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的规划,“十二五”期间将建设联接大型能源基地与主要负荷中心的“三纵三横”特高压骨干网架和16项直流输电工程,形成大规模“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能源配置格局。

来源:人民日报

标签:人民日报,特高压技术,世界,先进水平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