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开局之年,高耗能产业用电激增对电力供需平衡的冲击不可小觑。在能源、环境资源约束日渐增强的态势下,合理控制电力消费、遏制不合理需求是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满足电力需求应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节约优先的原则,在增加有效供应的同时,更加重视电力供需的双向调节。
合理控制电力需求,重在提高电力资源利用效率,改进用电方式,实现科学用电、节约用电、有序用电。
合理控制电力需求,关键要抓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在“十二五”转方式、调结构的过程中,应结合工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进程,实施先进工业能效行动计划,建立节电标杆制度,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对不同能效的企业实行奖优罚劣的差别化政策,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工艺升级、改造终端用能设备,尽可能提高电能利用效率。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滚动修订有序用电方案,压限不合理用电需求。合理控制电力需求,要充分发挥节能服务公司的作用,为节电潜力大户提供咨询服务,增强节电效果。
合理控制电力需求,理应发挥电价调节作用,建立健全能够灵活反映市场供求 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的电价形成机制。“十二五”期间,应继续推进电价改革,推进峰谷电价、丰枯电价等分时电价,鼓励低谷蓄能,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实行高可靠性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各省份应尽快出台居民用电阶梯电价实施细则,促使电力用户自觉提高电力资源利用效率。
更加重视电力供需双向调节,要进一步夯实电力供应基础,增强电力有效保障能力。
当前,化石燃料的主导地位虽有下滑,但其主导时代还远未结束,火电仍是我国电力供应的主要命脉,应坚持火电清洁、高效、集约发展,加快火电基地建设,提高有效装机容量。在“上大压小”过程中,合理安排电源建设时序,避免影响小火电关停地区的电力供应。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提速,“东优西快”区域发展特征的日渐明晰,我国电力生产、消费逆向分布的难题将更为严峻,用电负荷峰谷差将进一步加大。对此,应加快火电、水电基地建设,通过跨省跨区电网输送到缺电地区,并在部分地区核准建设一批燃气或抽水蓄能调峰电源,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电源。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需要电力人的勇气与智慧,呼唤着全民节电时代的到来。
标签:电力供需,双向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