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2011年农网十大关键词解读

作者:本刊编辑部  2012-01-09

编者按: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开局之年,是电力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年,是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加快推进农网“低电压”改造和智能化建设,完善电网建设、平衡资源配置,以实现电网的更经济、高效、安全运行;这一年,我们启动新农网改造工程,加强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满足农村用电需求,改善民生;这一年,数省先旱后涝,灾害频繁,大面积缺电注解全年,电力人发扬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全力抗灾,供电抢修,平衡调度,为圆满完成保供电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年,南方电网实现了行政“村村通电”,彰显了“万家灯火、南网情深”的品牌形象;这一年,青藏联网工程高质量完成,从根本上结束了西藏“酥油灯”时代……

回首2011,我们经历了不平凡的精彩一年。

1、新农网改造:送得出、用得上、点得亮

日前,国家电网召开的农网工程阶段总结暨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透露,国家下达的农网改造升级2010年计划即将完成,2011年计划已经启动。同时,近期国家将安排2012年计划。据了解,国家电网计划投资488.4亿元用于2010年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截至2011年12月20日,已完成投资478.7亿元。按照此前国家发改委的部署,这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为期三年,到2012年结束。届时,没有改造过的农村电网基本改造到位,解决农村电网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得到较好保障,农业生产设施用电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以省为单位实现城乡各类用电同价目标;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详细]

2、“低电压”治理:为三农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2010年年初,国家电网公司进行了充分地调查研究,全面启动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并提出3年规划,力争在2012年8月前,基本解决当前存在的农村“低电压”问题。截至2011年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农网系统新建和改造变电站1293座、高低压线路21万多km、配变8万多台,农网供电范围不断扩大,供电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供电可靠率达到99.664%同比提高0.029个百分点;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7.686%,同比提高0.214个百分点。解决了2个县域电网孤网运行问题和23个县域电网与主网连接薄弱问题,解决“低电压”用户210多万户,改造居民户表设施320多万户,为偏远地区8万多人解决了通电问题。[详细]

3、农网智能化:智能农网 惠及万家

2010年9月,国家能源局制定并下发了《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技术原则》,其中明确提出:农网改造升级应适度推进电网智能化建设,重点开展新能源分散接入、配电自动化、智能配电台区、农村用电信息采集等试点建设。2011年3月11日,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召开2011年农网智能化项目启动会,动员和部署2011年农网智能化项目实施工作。国家电网再次安排 “农网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试点工程”建设项目,同时决定在华北、蒙东公司开展农网 “分布式发电/储能及微电网接入控制”试点工程建设。由此可见,以智能化为特征的新型农网,是新时期国家对推进农电工作提出的新的目标任务,也是今后实现农网与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详细]||||

4、新三个十条:服务工作新标准 服务品质新高度

承诺客户缴清欠费后24小时内恢复供电、客户提出抄表数据异常后7个工作日内核实并答复、受理客户投诉后1个工作日内联系客户7个工作日内答复处理意见……国家电网公司于2011年10月13日发布新修订的供电服务“十项承诺”。同时发布的还有新修订的员工服务行为“十不准”和强化电力调度交易服务“十项措施”。在2005年承诺基础上修订发布的新“三个十条”是国家电网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着眼于全面提高服务水平而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详细]

5、创先争优:创先争优 群众满意是标准

“群众满意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这不仅是国家电网公司优质服务工作的核心,也是2011年公司创先争优工作的核心。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满意。这一年,公司坚持“你用电,我用心”,打造“95598光明服务”工程,在创先争优工作上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多次获得中央创先争优领导小组和国资委的肯定。[详细]

6、三项承诺:针对客户关注焦点 服务标准对齐国际

“欠费停电的客户缴清电费后,当日复电”、“城市地区抢修到达现场后恢复供电平均时间4小时,农村地区5小时”……2011年12月20日,南方电网公司正式发布《供电服务承诺》、《员工服务准则》、《“三公”调度措施》三项承诺。服务标准向国际先进电力企业看齐,服务硬指标高于国家标准。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以群众满意为检验标准,集中力量解决关系群众用电的实际问题。[详细]

7、电力事故应急处置条例:电力安全进入依法管理新阶段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于2011年6月15日经第159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11年7月7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第599号令予以公布,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电力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声誉,责任重于泰山。《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的行政法规,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电力安全生产工作进入了依法治理的新阶段,标志着我国电力安全监管工作进入了依法监管的新时期。[详细]||||

8、迎峰保供电:绝不能拉限居民生活用电

2011年,电力供需紧平衡注解全年,持续缺电困扰局部。一季度,15个省级电网出现电力缺口;迎峰度夏时段,国网、南网两大区域最大电力缺口合计3112万千瓦,湖南、广西、贵州日最大电力缺口超过当日统调最大用电负荷三分之一;入冬以来,全国已有17个省(市)出现拉闸限电,业内预测今冬明春全国最大电力缺口将达3000万~4000万千瓦。面对2004年以来最为严重的电力短缺局面,“绝不能拉限居民生活用电”成为紧平衡状态下不得逾越的红线。各级供电企业确保民生用电放在首位,积极发挥特高压、跨区电网作用,跨区互济电量达到近千亿千瓦时。[详细]

9、南网村村通:不仅要点亮电灯,更要照亮生活

2011年10月19日,随着国家发改委下达的2010年中央预算内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的完成,云南省内的11个行政村彻底告别了无电历史。至此,南方电网供电区域内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电”。截至10月20日,南方电网公司供电区域内乡、村、户通电率分别为100%、100%、99.86%,广东、广西、贵州、海南已于2009年底实现电网覆盖范围内的“户户通电”。根据规划,南方电网计划在2012年底前全面实现电网覆盖范围内的“户户通电”。[详细]

10、青藏联网:西藏彻底挥别酥油灯时代

被称为“电力天路”的青藏联网工程2011年12月9日正式投入试运行。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高寒地区建设规模最大的输电工程,挑战了沿线海拔最高、施工冻土区最长两个“世界之最”。青藏联网工程是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之一,全长1038公里、总投资162亿元,经过3万余名建设者历时14月的艰苦奋斗而成。西藏通过城市电网改造,将全面实现城市居民一户一表,同时通过农牧区“户户通电”工程,大约70万无电农牧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同享温暖与光明。助青藏联网工程,不仅西藏“电荒”的历史被改写,而且现有电网得到全面提升,能源集聚效应更为明显,资源利用结构更加优化,带来的将是青藏两省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详细]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农网,十大新闻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