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中国经济网:十年电力改革 需系统化方案出台

  2012-03-06

两会前夕,有媒体披露了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多个部门开始着手启动下一步电改方案。其中,涉及输配电价分开环节的电价改革也已启动。

电价改革的话题各方极为关注。2002年至今,电改已经喊了10年。

2月2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对媒体表示,能源资源价格改革中,要加强对电网企业的成本约束,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输配电价形成机制。3月2日,媒体又披露,今年电力缺口可能增加三成,达4000万千瓦。有鉴于火电连续6年减少,中电联认为提高火电投资积极性,很重要的是调整电价。

今年元月,政协委员、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小琳说,导致火电企业连年亏损的原因在于电改滞后。而全国政协委员邵秉仁在一次政协会上发言中,大呼“要打破垄断”。

一直以来,事关电力改革和市场建设争议不断,随着国家电网规模不断扩充,对经济影响日趋举足轻重,而相关的改革和监管却缓慢和跟进不足,整个发供电行业系统里的利益关系也长期得不到理顺。由于涉及电力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工作、“节能减排”工作,以及输配电价格机制的相关改革都没有在深层次上达到预期效果,以至于,电力系统里面的“直购电”思路与发改委“电价管控”冲突。

从电力行业的现状看,如果电力体制的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等改革仍然驻足不前,“网厂分离”的改革设想也难免会变成现实中的半拉子工程。

实际上,不要每次等到发生“电荒”时社会各界才会把注意力放在电改层面上来。一边是电网企业的经济性垄断;另一边是掌控投资、价格管理的行政性垄断。中国的电力体制改革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电力改革从某个层面上就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层面映射。面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如果缺乏解决的智慧,抱着“得过且过”的心理是无助于电力改革走向成熟的。拖沓下去,其改革的成本必将加大,各种症结也就越缠越多,越打不开。

当然,中国的电改是在行业内解决的,应该把它放在与之关联的价格体制、能源体制、国有企业改革等多领域的改革当中,统筹并举、协调推进。通过系统化改革方有成功的可能,而要达到最终的改革目标,仅仅依靠行政手段无疑是一段艰难的改革之路。

面对电改喊这么多年了,有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将会为电改取得实质性进展提供足够的智慧。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标签:电力改革,系统化方案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