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浙大教授:电力供需矛盾突出 远距离输电势在必行

  2012-03-07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文福拴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到“十二五”中后期,中国东部、中部、南部地区的电力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必须及早筹划解决远距离输电问题。

文福拴认为,近年来,中国缺电形势重新显现,并在2010年和2011年逐步呈现出范围扩大、时间提前、程度加深的趋势。2011年全国电力供需最大缺口达3000万千瓦,表明传统的电力就地平衡为主的发展方式已经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以浙江为例,受一次能源、土地、环境等资源的制约,已无法依靠本地的电源建设来满足用电需求。2011年,浙江省统调最高用电负荷5063万千瓦,最大电力缺口超过了500万千瓦,最大外购电力1530万千瓦,达到了已有输电通道送电能力的极限。预计2012年浙江统调最大负荷可达5750万千瓦,全省最大电力缺口将达1000万千瓦,电量缺口150亿千瓦时,电力供需将出现电力电量双缺局面。

文福拴说,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12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2012年全国电力供需紧张的局面将覆盖华北、华东、华中、南方等主要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东部、中部、南部地区的电力紧 张 状 况 无 疑 会 加 剧 电 煤 运 输 矛盾,去年中国通过铁路跨省外运煤炭规模达到22.7亿吨,占煤炭总产量的64.9%,占用了一半以上的铁路运力资源,成为铁路运力长期紧张的主要原因,并推动电煤价格上涨。

文福拴表示,前些年,中国东部地区为满足不断增长的负荷需求而建设了大批火电厂,是导致东部地区单位国土面积二氧化硫排放水平达到西部地区4倍的主要原因。要认识到,东部地区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极限,从中西部省区远距离输电到东部沿海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文福拴说,诸多现实压力表明,未来电网必须能够适应大规模跨区输电和大量新能源发电并网。目前中国电网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现有区域电网输电和支撑能力不强,西部、北部的电力难以输送到负荷密集的中、东、南部区域;区域电网之间水火互济和跨流域补偿能力明显不足;东部发达地区500千伏电网已经相当密集,线路走廊紧缺,短路电流超标问题也非常突出。

在上述背景下,完善中国区域主干电网,科学发展大容量、高效率、远距离先进输电技术,依托信息、控制和储能等先进手段,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增强电网优化配置电力的能力和供电可靠性,以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进而形成大规模“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能源配置格局,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

来源:经济参考报

标签:浙大教授,电力,供需矛盾,输电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