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预计,2012~2015年,江苏省新增用电负荷约3000万千瓦,对应发电装机需求约4500万千瓦。但目前基本落实的省内装机或区外协议送电合计仅2000万千瓦。在安徽,该省及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亟需供电作为坚强的后盾。
驻苏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加快智能电网和特高压建设
出席今年全国两会的驻江苏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向大会提交建议、提案,建议加快江苏智能电网、特高压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家宝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快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扩大江苏区外来电规模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常州市委书记阎立提出的关于将智能电网建设纳入国家战略的建议,均获得江苏代表团65位代表的附议。全国政协委员、徐州市副市长段雄的关于进一步加快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扩大江苏区外来电规模的提案,以及关于将智能电网建设纳入国家战略的提案,获得驻苏30位全国政协委员的附议。
代表、委员们建议,将发展特高压纳入国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电力规划和电网专项规划;尽快核准、启动建设一批条件成熟、当前急需的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并力争特高压电网与送端电源项目同步推进、核准、建设,同步发挥效益,力争“十二五”期间江苏特高压电网初具规模,形成较为完善的煤、油、气、电并举的综合能源供应体系。
据悉,中共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将智能电网产业作为江苏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专项推进。此次,代表、委员们提出,在国家层面进行统一部署,全面加快智能电网建设。
安徽代表团:早日形成覆盖长三角地区的特高压环网结构
全国两会期间,安徽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朱维芳联名安徽代表团30名全国人大代表,向全国人大十一届五次会议提出《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充分发挥特高压交流输电重要作用》的议案。
议案恳请国家将特高压电网规划纳入国家电力发展规划,确认特高压电网对应的能源流向与规模,加快特高压电网项目前期工作。尽快核准批复淮南至南京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并督促加快开工建设,早日形成覆盖长三角地区的特高压环网结构,以满足安徽及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标签:江苏,安徽,代表委员,特高压,电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