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中国电力与能源》图书首发式暨专家座谈会在京举行。本书作者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认为,解决中国能源问题,关键在电力。坚持以电力为中心,实施“一特四大”战略,才能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和能源战略转型。对全球能源发展趋势,作者也提出非化石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是通过电力替代其他能源实现的。
作者认为,解决中国能源问题,关键在电力。坚持以电力为中心,实施“一特四大”战略,促进电力工业科学发展,进而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和能源战略转型,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条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通途。实施“一特四大”战略,关键在于发展特高压,建设以“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为核心的坚强智能电网,充分发挥电网在优化配置能源资源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这些都是作者关于中国能源战略的重要思想,是全书着力论述的核心观点。这也是本书为什么以《中国电力与能源》命名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作者在书中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观点。比如:全球能源发展呈现“六大特征”,非化石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是通过电力替代其他能源实现的,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协调推进“三个转变”,构建绿色能源消费模式的重点是实施节能优先战略、终端能源替代战略和绿色交通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电力市场化改革道路,客观认识大型能源集团的市场地位等。
在首发式现场,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曹志安代表作者就本书的形成背景、撰写思路作了介绍。关于著作形成的背景,曹志安介绍说,如何认识、分析和解决中国能源问题,保障能源可持续供应,是能源行业的决策者、工作者和广大专家学者共同的责任。近年来,各方面都在积极开展研究,探讨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探索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书作者长期在电力行业工作,从基层班组干起,一步一个脚印,经过了不同层级、众多岗位的历练。担任国家电网公司主要负责人这些年来,团结带领国家电网公司广大干部员工,破解发展难题,创新体制机制,打造了一个新型的国家电网,塑造了一个崭新的现代化的电网企业。40年来的积累,使作者具备了丰富的能源行业实践经验,对行业发展趋势有着很强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出于推动国家电网科学发展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出于对电力和能源行业的深厚感情,作者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加强对电力发展规律和能源战略问题的研究与思考,跟踪国内外能源发展最新动向和变化趋势,分析煤电油运紧张局面反复出现的原因,不断总结国家电网创新发展的实践经验,深入研究电力在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深化对电力和能源发展重大问题的认识,陆续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近期,作者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总和整理,将其结构化、体系化,并对个别问题做了进一步研究,形成了《中国电力与能源》一书。这本著作,是作者最近十几年来关于中国电力和能源问题研究成果的集成和结晶。出版的目的,是希望为我国能源战略研究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作者明确提出,稿酬将全部用于电力与能源战略研究等社会公益事业。对事业的热爱与忠诚,是作者撰写出版本书的唯一动力。
能源问题涉及的面很广,影响因素很多,需要研究和阐述的内容很多。为突出重点,理清思路,作者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始终坚持大能源观,即以系统论的方法,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全局的、整体的、历史的、开放的、普遍联系的视角去分析和研究能源问题。
基于大能源观,作者加强了对全球和中国能源形势的分析,提出了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路径,分析了电力在能源战略中的中心地位和电力发展的核心任务,并由此构建起全书的逻辑主线和基本框架。
在论述内容的选择方面,作者也基于大能源观,着力研究解决能源重大战略问题。既充分考虑能源战略研究的系统性,保持框架体系的完整;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择要而论,不纠缠于枝节,重在明确思路和方向。从书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并不寻求对所有重要能源问题展开论述,但作者论述的所有问题都是重大的能源战略问题。
标签:中国电力,能源,中国能源,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