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突破能源发展技术瓶颈,使我国能源科技与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我国能源科技发展总体目标的指引下,电网,作为能源利用的重要环节,其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也必定遵循同样的轨迹。
通过《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可以预见,“十二五”期间,我国电网技术会迎来日新月异的跨越式进步。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的电网科技工作有了很大进步。回望过去,户户通电工程、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智能电网试点工程、青藏联网工程……一系列电网工程的竣工投运,都体现着电网技术创新进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延续“十一五”时期电网投资额不断加大、建设速度和规模稳步推进的态势,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借助电网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发展,一张具有高度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水平的现代电网正在我国版图上徐徐铺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规划》确定的一系列重要技术研发计划,大容量远距离输电技术、间歇式电源并网及储能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三个应用技术与工程示范重大专项,以及由每个专项中包括的重大技术研究、重大技术装备、重大示范工程和技术创新平台所组成的“四位一体”科技创新体系,必将促进整个电网科技的发展,带领电网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决策引领,规划先行。要实现重大突破更需各相关方对《规划》给予配合、支持与落实。
电网企业须贯彻领会 《规划》精神,将“十二五”期间电网技术的发展方向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稳步发展大容量远距离输电技术,积极探索大规模间歇式电源并网技术,实践推广智能电网技术。电网企业既是《规划》的实施者,又是受益者,扎扎实实落实好《规划》,可对我国“十二五”电网科技进步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关科研单位、制造厂商要根据《规划》的方向,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是电网技术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环节,应以《规划》出台为契机,充分发挥企业自身在整个电力、能源技术进步大局中的作用,为科技创新开辟良好局面。
同时,《规划》也为政府主管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规划部门在电网工程项目前期评估时,应结合科技发展规划,选取适当工程作为试点示范工程,交政府主管部门优先审批核准,同时利用优惠政策鼓励技术创新,积极推进示范工程建设,促进电网重大技术的发展和突破。
标签:能源,科技规划,科技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