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特高压或将破解重庆能源困局

  2012-05-25

近日,国资委主任王勇率30家央企入渝,与重庆签订了总金额达3506亿的投资项目。

在签约仪式上,王勇要求央企要深入研究重庆的发展战略和规划,结合自身优势,“科学谋划在重庆的产业布局和结构”。

而借助这些投资,长期困扰重庆发展的能源困局有望得到缓解。重庆市副市长童小平在签约仪式上介绍,“十二五”期间,能源类央企在渝投资将达到1620亿元,占到“十二五”央企在渝总投资的一半以上,最终该类投资将超过2000亿元。

煤炭运输不能根本解决重庆能源困境

今年一季度重庆GDP增速依旧保持在14.4%的高位,但电、气、石油等基础能源保障对全市的制约越发明显。

本月初,国家电监会华中监管局发布年度报告显示,重庆去年用电负荷增速达到14.46%,名列六省市第一。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年初曾表示,去年重庆的装机容量缺口已经达到了400万千瓦,到2015年这个数字将增长到500万千瓦,而占到重庆能源消费结构70%的煤炭届时会面临近4000万吨的缺口。

去年8月,重庆和贵州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支持贵州笔记本配套基地和汽车、摩托车园区的建设,来换取参与开发贵州毕节等地煤炭资源的优先权。按协议计划,今年贵州将向重庆运输500万吨煤炭,之后以每年200万吨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达到1300万吨。

但即使到2015年1300万吨黔煤得到保障,也只相当于满足了今年一年的煤炭缺口,届时还有1700万吨煤炭没有着落。

在与贵州联盟之前,负有全市30%煤炭保障任务的重庆能投集团更将触角伸向了新疆。2009年,重庆能投获得了哈密地区首期30亿煤炭资源的开发权。去年,该集团还和美国爱依斯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在哈密共同开发风电。

但这些都不足以根本解决重庆的能源困境。据重庆市政府的统计数据,尽管重庆发电屡创新高,但今年的电量缺口仍会达到76亿千瓦时,到2015年对外能源依赖度将达到50%。而煤炭今年会面临1300万吨的缺口。

雅安-重庆-皖南1000千伏特高压线路建设呼声高

“煤炭自给,川电保渝”曾经是重庆能源供给的写照,往年,水电丰富的四川一直是填补重庆电力缺口的“救星”。但随着重庆用电飙升和川电外送范围扩大,这一切已成为历史。

根据国家电网的信息,已建成和已开工的“川电外送”特高压线路有三条:宜宾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线路;西昌锦屏-苏南800千伏线路和溪洛渡-浙西800千伏线路。无一例外,几条线路的目的地都是华东地区。德宝线路则为川电北上打开了通道。

重庆为此多方呼吁加快“川渝第三交流通道”建设,即雅安-重庆-皖南1000千伏特高压线路,它被列为重庆“外电入渝”的重头戏。

四川电力极大地受到季节的支配:丰水期川电可以大量外送,而枯水期则深受电荒困扰。据国家电网的介绍,这条特高压线路的另一作用正是在枯水期将东部电力倒送四川进行支援。

目前“外电入渝”主要依靠国家电网从其他区域协调。根据国家电网的计划,今年重庆外购电量将从去年的145亿千瓦时增加到180亿千瓦时。

在重庆向中央申请多年后,以向东部供电为主的三峡工程也在今年首次将重庆纳入了计划用电城市,把年内对渝输电量提高到了40亿千瓦时,占到重庆目前外购电量的两成。

据本报记者掌握的资料,此次央企能源项目的投资主要来自于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中电投、、大唐集团、华能集团和神华集团等七家能源类央企。

由于外购电力的作用越发有限,重庆已经把“外电入渝”的希望寄托在专门支援重庆的特高压线路的建设上。

在签约当天,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透露,国家电网“十二五”期间将投资800亿元用于加快重庆电网建设,是“十一五”在渝投资的两倍,相当于再造一个重庆电网。其中,雅安-重庆1000千伏特高压和哈密北-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线路将于年内开工。

重庆市社科院一位研究员表示,“这条特高压线路建成,重庆用电就再不用担心了。”

该研究员还透露,为求多重保障,重庆下一步还将申请内蒙古-重庆的特高压线路。

来源:21世纪网

标签:特高压,重庆,能源困局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