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最高气温:35摄氏度
●当日最高负荷:1235.3万千瓦
●当日用电量:2.39亿千瓦时
●历史最高负荷:1235.3万千瓦
国际都市——广州
城市用电概况:
7月11日,广州用电最高负荷达到1235.3万千瓦,同比增长6.61%,与2011年最高负荷相比增长2.86%。据预测,2012年,广州电网最高负荷将达1320万千瓦,同比增长9.9%。此外,受总体经济增速放缓及南方电网西部水电大发展影响,度夏期间广州供电形势将紧中趋缓;电源性和结构性缺电的问题并存,主配网设备重过载情况较为严重,预计最大电力缺口约为35万千瓦。在高峰时段,居民负荷占总负荷的18.43%,行业负荷占总负荷的81.75%,其中第一产业占总负荷的0.76%、第二产业占总负荷的57.34%、第三产业占总负荷的24.48%。空调负荷约占35%。
电网运行方式:
从7月11日15时显示的情况看,广州电网运行平稳,采取正常的解环方式运行,外购电804.8万千瓦,并未出现电源性错峰;仍存在少量局部电网结构性错峰,但没有拉闸限电。广州电网最高自觉错峰负荷8.3万千瓦(均为网络受限错峰),同比下降91.53%。
近期天气情况:
本周,广州地区天气依然不稳定,间有雷阵雨。
随着气温的回升和高温天气的持续,广州用电负荷节节攀升,这将给当地电网带来较大冲击。另悉,从7月份开始,受天文大潮和西江、北江上游洪水的共同影响,可能导致广州内涝严重。突发性、区域性持续的强降水,极易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将对电力设备带来严重威胁。
统调电源:
7月11日15时,广州市内电厂基本全开发电,总计约有447万千瓦装机容量的机组在运行,总出力带403万千瓦运行。广州市内共17家发电厂提供电力供应,总装机容量为563.1437万千瓦。在以上发电厂中,展能电厂和大学城能源站的开机方式为日开夜停,是主要的调峰电厂,其余电厂可参与调峰,调峰能力达216.4万千瓦。此外,大学城能源站及流溪河电厂为广州电网的黑启动电源,主要备用电源为广东中调调管的抽水蓄能电厂。
电煤:
据广州供电局相关人员介绍,受煤价价格持续走低影响,截至7月11日,广州境内所有火电厂的存煤量均非常充足,几乎所有电厂的煤场都已存满,存煤可用天数全部超过20天。
用户侧:
7月11日,广州地区总供电量2。39亿千瓦时,其中居民用电量为0。58亿千瓦时,占比24。27%;220户大用户的用电量为0。57亿千瓦时,占比23。85%。因入夏后气温不断上升且持续晴热的时间较长,居民用电量增长较快。其中,6月居民用电量为15。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8%,占比25。91%;220户大用户的用电量为14。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5%,占比25。06%。
各方评价:
广州市经贸委:广州供电局供电稳定,为用电大户提供定制服务;在行动上与政府步调一致,践行了“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
南方电监局:广州供电局认真落实电监会和南方局就居民用电满意工程相关部署,合理制定有序用电方案,确保居民用电不受影响。
天河城:广州供电局设专职人员巡视电力设备,给我们提供科学用电指导,提前告知错峰信息,确保商场的经营不受影响,很不错。
汇志广告公司广告策划何远辉:广州供电局为我们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减少了停电时间,为炎炎夏日送来阵阵清凉。
规定动作做实 创新工作做优
中电新闻网记者 周妍 见习记者 陈晓煊 通讯员 王志明
7月11日,随着负荷曲线的不断上扬,广州用电负荷今年创下第三次历史新高——1235.3万千瓦。随着暑热的持续,广州用电负荷还将迎来新高,将给广州供电局带来不小的压力。一场迎峰度夏“攻坚战”已然拉开。
筑基础:重点工程全速推进
6月30日,科城—棠下线路工程和科城站110千伏配套出线工程投产,标志着广州供电局2012年的度夏重点项目全面完成。“这是广州供电局推进度夏工程方面最为得力的一年。”该局系统运行部副主任王斐高兴地说。
据了解,2012年,广州供电局有550千伏增穗乙线、穗水丙线增容改造项目,增棠、棠潭迁入棠下站项目等9项重点工程投产。一方面,部分项目的投产,为广州中部电网解环提供了前提条件;另一方面,使广州城区得以新增50万千瓦的电力供应,有效减少结构性错峰和电源性缺电状况,有效缓解了电网“卡脖子”的难题。
履常规:加强巡维保稳定运行
在广州供电局生产技术部《2012年迎峰度夏暨防风防汛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到,在打造坚强电网的基础上,广州供电局在迎峰度夏“规定动作”上同样做足了文章。
在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方面,该局提出九大类36项电网风险控制措施,并对36项重点措施的落实、执行进展情况进行了清查和梳理。各单位积极落实有关安全生产风险控制的工作部署,完善全过程的电网风险闭环管理,化解了电网风险,为顺利迎峰度夏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设备运维方面,各运行单位密切关注高负荷情况下设备的运行情况,根据天气、负载的变化及设备工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特殊巡视;以红外热像测温技术,掌握重载和老旧设备的状况,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在配电运行方面,与日常巡视相结合,该局积极使用开关柜局部放电测试仪和红外成像仪,开展电网状态检测工作,确保在负荷高峰到来和负荷高峰期及时消缺。
在需求侧及客户服务管理方面,该局密切关注供电形势的变化,尽量避免电网“卡脖子”现象。在供电紧缺时,相关部门将有序用电监督检查工作常态化,引导用户自觉错峰,做到“错峰到户”、“限电不拉路,错峰不减产”。
推创新:配调集约化提服务水平
越秀、荔湾两家供电局,是首批被纳入广州供电局配调集约化管理范围的单位。
6月30日,它们将配电网调度权移交给了广州供电局配调中心。配调集约化作为广州供电局今年迎峰度夏工作的创新亮点,其背后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使“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得到进一步延伸。
据介绍,在与国际对标的基础上,广州供电局率先实现配调与客服监控协同办公的工作机制。这一机制的特点在于,帮助配调中心与客服调度部门实现配网生产信息的及时传递。当故障发生时,配调中心能及时将故障信息告知客服调度部门,使后者拥有先知权和主动权,在接到报障工单时,能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故障信息及处理方案,提升客户满意度。此外,广州供电局还实现了调度中心与营销部门的“无缝协调运行”。||||
用“电”串起的羊城幸福生活
记者 周妍 见习记者 陈晓煊 冯舒敏 张筠 通讯员 王志明 翟晓娟
35摄氏度!连续数日的高温晴热,标志着广州进入了一年中最为难熬的“桑拿天”。与气温一同节节攀升的,是广州市的用电负荷。
7月11日15时,广州用电负荷值达到1207.0万千瓦,较上午刚刚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1235.3万千瓦,稍有回落。
此时,在广州北部的500千伏北郊变电站内,太阳暴晒使地面温度升至40摄氏度以上。在鳞次栉比的设备之间,几名戴着黄帽子、身着蓝衣的身影来回穿梭,他们正在进行高温特巡。“黄帽子”们专注地查看主变油温表及冷却器的运转情况,并时不时用手贴近变压器油箱底部,感受油温。他们平静的表情,说明设备运转正常。这也意味着来自西部的电流,正经由这个重要的受端变电站,源源不断地进入广州。
正在迎峰度夏的广州电力系统,忙碌的人群远不止这一个。下面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7月11日15时这一刻!
走进电力企业:迎峰度夏全局一盘棋
广州供电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巨大的屏幕上正实时显示着广州市区及各区县的用电负荷数值。系统运行部副主任王斐盯着屏幕上数字的变化,不时点击鼠标,调出负荷曲线图和各区负荷数据进行查看。
“连着几天35摄氏度的高温,使广州电网负荷值连创新高,今天上午11时25分达到1235.3万千瓦,不过现在降了一些。”王斐指着屏幕上绿色的数字说。
“度夏以来,关键断面及设备的负载情况、系统频率、电网故障信息和厂站运行操作情况等,都是我们运行部关注的重点。”王斐一边翻动着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复杂的电网线路图一边说。
此刻,与王斐一样为迎峰度夏忙碌着的,还有广州荔湾供电局配电部运行二班的工作人员。不同的是,他们要顶着烈日穿梭在旧城区窄小的巷道里。今天,他们的工作是对龙津西路一带的低压电缆分支箱和发电车接线箱进行巡维。烈日下,才几分钟他们就像被暴雨淋过一般。“说不累、不辛苦是假的,但为了迎峰度夏期间的供电可靠,不多流一点汗哪行?”班长伍伟业忙得连头都抬不起来。
走进电监机构:四举措加强电力监管
南方电监局市场与价财处的办公室里,敲击电脑键盘的声音此起彼伏。负责供需形势预测的主办人员正打开电力调度系统联网的信息系统,密切监测五省(区)电煤、来水等一次能源供应情况,全面了解当日电力平衡信息,随时察觉电力供需异常。
据了解,进入迎峰度夏以来,南方电监局有针对性地抓住工作重点,开展“四个加强”———加强对本地区电力供需形势的分析研究,加强对电力市场的监管,加强对电力系统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加强对居民用电的专项保障监管。这对广州供电的稳定性来说,无疑是一个强有力的保障。
走进大用户:专线供电保正常经营
从炎热的室外走进天河城大型购物中心,丝丝凉风扑面而来,顿觉舒适了不少。今天并非节假日,但它仍然迎来了大约20万人次的客流量。“电,是维系天河城正常经营最最重要的生命线。”天河城物业工程部经理萧明说。
从早上9时30分开始,随着商家陆续开门营业,天河城的用电负荷随之上升,最高达到1.5万千瓦。广州供电局为天河城架设的10千伏专线供电和四回路电源,保障了购物中心内空调、照明、音响等设备的正常运转。迎峰度夏以来,广州供电局对天河城用电线路和设备的巡检次数提升至每月5次。“广州局贴心服务大用户的举措,为天河城的稳定供电和正常经营打了一剂 ‘强心针’。”萧明说,他对此非常满意,也非常感激。
走进政府机构:稳定供电保正常办公柔和的灯光,将广州市经贸委的会议厅“镀”上了一层暖色。大厅的一角,静静运转的空调将室温调节至26摄氏度。广州市2012年上半年经济分析会即将在这里召开,来自广州各个区的领导和企业代表正陆续走进会议室。刚刚打印出来的材料,整齐地排放在桌面上。
“从灯光照明,到电脑运行,再到通讯交流,现代化办公越来越离不开电力的支持。充足、稳定的供电,为政府机关和重要单位日常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正准备步入会议室的广州市经贸委副处长黄天石如是说。
走进居民用户:可靠供电保和谐生活
家住海珠区江湾路的退休教师陈丽珍,正架着老花镜阅读早上没来得及看完的报纸。一旁的电扇“嗡嗡”地转着,这是她一天中最为闲适的时刻。厨房里,取代传统瓦煲的电子煲汤锅“咕嘟咕嘟”作响,伴随着水蒸气飘散出阵阵香味。
“我们年轻的时候,电饭锅、电视机等电器被看成是宝贝;再看现在,电脑、冰箱、空调等电器,哪家哪户没有!”陈阿姨很是感慨,“以前经常停电,电器常常没法用。不过这些年停电时间越来越少,现在几乎没停过电。对我们这些老百姓来说,有电用,生活才算正常。”从保障西电东送重要站点的正常运行,到调度中心的实时关注,再到线路设备的细心巡维,“电”的正常传输,在供电人和电监机构看来是体现其工作意义的全部;从商场大用户大负荷的电力供应,到政府机构办公用电,再到小家庭电器的正常运转,“电”的稳定传输,在用户的眼里是创造经济效益、维护社会稳定、带来生活美满的全部。7月11日15时这一刻,“电”将供电企业、电监机构、用户紧紧连在一起。无数个“这一刻”组合在一起,汇聚成一幅幸福的图景!
标签:迎峰度夏,国际都市,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