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记者从甘肃省兰州市坐车,翻山越岭7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两年来,浑浊湍急的白龙江带走了人们遭受灾害时的悲痛,葱郁险峻的高山见证着舟曲人民重建家园的热情。白天的舟曲俨然是一个大工地,塔吊耸立、机器轰鸣,人们细心地建设着幸福家园。到了晚上,大街小巷灯火通明、霓虹闪烁,饭店商场里不时传来欢声笑语,舟曲百姓已经开始享受新的生活。
7月30日,施工人员拆除舟曲县城客运站临时电源并安装新的计量装置。王琦 摄
点亮舟曲灾后第一盏灯
2010年8月7日,一场特大山洪泥石流无情地摧毁了这个美丽的千年古城,舟曲的灾难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四面八方的援助汇集在这里,帮助舟曲重建新家园。
7月27日,舟曲县电力公司经理虎智峰回忆起灾难发生后的场景仍心有余悸。当时,泥石流趁着黑夜从山上倾泻而下,冲毁了道路、房屋、电线,整个县城到处是哭喊声、求救声。虎智峰和第一批克服重重艰险集合起来的供电员工心里十分焦急:百姓多么需要光亮啊!于是,大家分析了输电线路的受损情况后决定,尽快、尽全力恢复部分供电。
2010年8月8日凌晨,在白龙江边的南山村,供电员工恢复了一盏景观射灯的电源,灯光亮起来,百姓看到了希望,消除了恐惧。紧接着,供电员工按照“水退、人进、电通”的目标,开始全面恢复供电。“县城所有的重建工程,供电都必须走在前面。当时县城道路全被冲毁,供电设备都泡在泥水里,抢修难度很大。所有的供电员工都投入抢修。有的输电设备被泥水围住,供电员工就坐在铲车的铲斗上抢修;有的线路杆塔被冲毁了,没法架线,供电员工就在居民屋顶上架设临时绝缘电线。当年8月14日,舟曲县城就全面恢复了供电。”虎智峰说。随着供电恢复正常,灾区的排水、清淤、修路等重建工作很快展开了。
保障重建项目一切用电
灾区重建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道路施工、住房建设、水利设施、堤防工程,关系民生,都需要电。“灾前舟曲的年用电量为4000万千瓦时,灾后增加了一倍。其中,恢复重建的临时用电占了42%。”舟曲县电力公司营销部主任说。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2000多户居民房屋被毁。2011年6月,集中安置灾民的住房项目在县城峰迭新区开工建设,规划新建居民楼约100栋,今年年底前建设完成56栋楼房,并具备入住条件。
7月28日,记者在峰迭新区看到,在四面青山的环抱中,一栋栋楼房耸入蓝天。建筑工人正在加紧施工,力争早日让灾民们入住新居。在一条新修的柏油公路旁,有一栋刚完成装修的挂着“国家电网”标识的三层楼房,这就是峰迭新区供电所办公楼。办公楼里,几位营业员正在细心地进行清扫工作,客户等候区的报刊架上已经摆放上供电优质服务承诺书。
峰迭新区供电所所长李俊和13名同事除了负责供区4000多户居民的生活供电外,还要保障新区重建项目的可靠供电。这两年来,李俊的休假时间加起来不过3天,吃住都在供电所。“其实,同事们这两年都没好好休息过,重建任务重、时间紧,一旦用电出了问题,会影响成千上万的奋战在重建工地上的人。”李俊说,重建项目都在同一时期大规模开工,最多时光施工用的临时电源就达86个。供电员工经常接到求助电话,因此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总是及时处理故障。为了保证施工用电的安全可靠,供电员工建立了保电机制,抽调专业人员成立“格桑花服务队”,每两天对用电客户进行一次回访,查看用电情况,征询用电意见。李俊的父母曾很不理解地问他,以前他在县城上班,离家虽远还时常回家看看,现在在新区上班,离家只有两千米路,回家的次数为什么更少了?
当年,特大山洪泥石流由罗家峪和三泉峪冲进舟曲县城的大街小巷,如今,在这两条峪沟上,已经修建起了一条条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堤坝,守护着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2010年10月的一天,2时许,舟曲县电力公司的供电员工接到求助电话,浇筑堤防大坝的一台混凝土泵断了电,如果不及时恢复,混凝土凝固在泵里会导致这台价值50万元的设备报废。十几名供电员工紧急集合,黑夜里爬上供电线路所在的水泉山,冒雨沿着陡峭的山路检查线路13千米,终于在4时许找到线路故障点,及时恢复了供电。“规模这么大的重建工程,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经过两年的实践,我们的应急能力提高了很多。”虎智峰说。
无论是在今年4月投产的每日可供水1.12万立方米的舟曲县供水厂、正在建设中的负责储备应急物资的舟曲县商贸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工地上,还是在百姓家中,提起供电企业的服务来,人们都竖起大拇指说:很好!有用电问题,打一个电话,供电员工很快就到!
建设坚强的舟曲电网
舟曲县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却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这里被称为“中国楹联故乡”,元宵节举行的楹联灯会已延续了七百余年。
7月28日,记者在政府分配的安置房里见到83岁的张希骞时,他正俯在一张堆满书籍的小桌子上修改一首诗。旁边一张稍大的桌案上摆满了近两年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提起每年的楹联灯会,老人激动地说:“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到二十,白龙江两边张灯结彩,县城的正街背巷都有灯,灯会上有书法、绘画、诗词、楹联展示。不过,以前用的是油灯、蜡烛,现在都用电灯了,处处流光溢彩,很有诗情画意,我们这些写诗词、楹联的人都喜欢四处走走、看看。”老人还说,现在电够用了,县城每天晚上都是灯火辉煌,每天都像办灯会。他要好好写一副对联,感谢供电企业。
老人不知道,为了舟曲的供电更可靠、夜晚更明亮,供电企业作出了巨大的奉献。“甘肃公司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在灾后重建专项投资9005万元的基础上,自筹资金1.2亿元对峰迭新区、老城区中低压配网进行了升级。在重建过程中,坚持‘最好的规划、最好的设计、最好的施工队伍、最好的设备、最好的施工质量’,加强安全、质量、进度的管理,有序推进恢复重建工作,已圆满完成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舟曲灾后重建总体目标。”甘肃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张建伟说。
重建后的舟曲电网实现了县城电网智能化,实现110千伏“双线双变”、10千伏双电源供电。新建的舟曲县卫星通信系统,全面提升了舟曲电网设施的抗灾能力。峰迭新区,则实现双电源手拉手环网供电,10千伏电缆全部入地,供电可靠性大大增强。国家电网公司践行央企责任,建设一流的电网,为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稳定及舟曲重建提供了电力保障。||||
□ 短评
以更高标准建成舟曲电网
本报记者 曾惠娟
两年前,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泥石流所到之处,一切尽被摧毁。两年后,舟曲灾后重建各项阶段性任务保质保量完成,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舟曲呼之欲出。
舟曲灾后重建,是在更高标准上的重建。目前,恢复重建后的舟曲电网,在甘肃省内率先实现了县城电网智能化,全面提升了供电可靠性和防灾抗灾能力,为灾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打下了坚实基础。
高标准重建舟曲电网,离不开国家电网公司的忠诚履责。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公司充分发挥责任表率央企作用,以“最好的规划、最好的设计、最好的施工队伍、最好的设备和最好的施工质量”,完成了舟曲电网灾后恢复重建阶段性任务,并在全力保障灾后重建用电需求中赢得了口碑。
高标准重建舟曲电网,离不开科学规划的龙头作用。公司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重建设计中坚持恢复重建、适度超前原则,使电网建设始终走在用电需求的前面,为舟曲实现良好发展预期创造了条件。
高标准重建舟曲电网,离不开电网建设者的艰苦努力。他们在抢险救灾、灾后重建、供电保障中,都怀着对舟曲的深厚感情奋勇拼搏、默默奉献。
曾经桀骜不驯的白龙江被驯服了,曾经满目疮痍的废墟上矗立起了一座座新居,曾经老旧薄弱的电网被赋予了坚强和智能,曾经脆弱的舟曲已是旧貌换新颜。我们坚信,舟曲人民将在新家园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标签:甘肃,舟曲,重建,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