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阳光下探路者:青海打造世界级光伏发电产业集群(图)

作者:马旭升  2012-11-21

青海省自古是游人的向往之地: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发源于此,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屹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茫茫草原起伏绵延,柴达木盆地浩瀚无垠。与此相对应的则是青海省脆弱的生态环境。由于地处青藏高原,青海省生态环境异常脆弱,生态保护压力大。“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的代价去发展经济”成为青海人共同的信念。青海省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因而发展绿色、低碳的光伏产业,成为青海省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打造世界级光伏发电产业集群

素有“聚宝盆”美誉的柴达木盆地,如今已成为全球光伏产业界瞩目的焦点。

7月18日,青海省发改委向国电电力青海新能源、黄河上游水电集团等企业发放了总量为百万千瓦的光伏电站建设“路条”,这些项目将于年内建成并全部实现并网发电。这是青海省在2011年实现了百万千瓦级光伏电站规模并网发电基础上的又一大动作,为青海省打造“世界规模最大光伏发电基地”注入强大动力。

这一切源自于青海省是全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加之广阔的荒漠化土地,光伏发电成本远低于国内其他大部分区域。青海省年辐射总量达580万~740万千焦/平方米,直接辐射量占总辐射量的60%以上。特别是柴达木盆地,年均日照小时数超过3100小时,年辐射总量大于680万千焦/平方米。同时,青海省有可用于光伏发电建设的荒漠化土地10万平方千米,理论装机达30亿千瓦。青海省科技厅专项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发展1000千瓦级以上超大规模荒漠光伏高压并网电站的综合条件居全国首位。

青海海西光伏基地。 高志星 摄

工作人员正在巡查太阳能发电板。 黄艳莉 摄

资源优势为先,打造世界最大光伏发电产业集群还需有政策支持。2011年5月,青海省宣布将以1.15元/千瓦时的价格补贴在年底前建成的光伏电站。同时,青海省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的光伏产业发展思路,集中连片开发、分期建设,产业发展集聚程度不断提高。

根据青海省“十二五”能源规划,到2015年,青海省将建成光伏电站装机容量400万千瓦,形成国内大规模并网光伏发电产业集群。

支撑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

2005年,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确定为国家首批13个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之一,它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且唯一布局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

青海省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区域之一。

发展光伏等清洁能源既可有效支撑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可持续发展,亦可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2011年7月5日,柴达木光伏电站群最为重要的配套电网工程、青海电网首座330千伏聚明变电站开工。短短5个月,青海省电力公司就完成了变电站工程建设任务,解决了在建光伏电站的上网需求。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长王伟胜说:“该工程能有效发挥青海光伏产业优势,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优化青海电网结构,构建安全稳定清洁的能源体系。为加速开发新能源,支撑国家级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快速发展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推动光伏发电安全并网

光伏电站的快速发展及大规模集中并网也给青海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为了减少光伏电站对电网的扰动,降低大规模光伏电站同时脱网的风险,青海省政府提出,把安装电能质量在线监测、光功率预测、动态无功补偿3项装置,作为光伏电站并网的准入条件。发电企业按照装机或主变容量的25%加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安装稳控装置是另一个安全措施。当电压、频率超出限值后,该装置会自动切断电源或负荷。今年4月22日,青海电网规模化光伏电站区域稳控装置正式投入运行。

“青海电网在消纳光伏电站集中上网中遇到了光伏电站发展速度快、远离负荷中心等许多难题,这些对青海电网带来了新的考验。要想解决这些难题,就必须依靠全国大电网建设,通过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采取远距离输送与常规能源互配,才能实现并网消纳。”青海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王宏志说。

今年10月20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风光水气多种能源发电联合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可行性论证会的专家评审。该项目由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试验研究院负责实施,对实现青海省光伏电站安全并网有巨大的支撑作用。

国家电网公司也正加快建设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750千伏第二通道工程。同时,国家电网公司还将从电网规划和电力调度入手,积极引导光伏电站的布局和建设时序,优化电力调度,强化对电站的并网监测和运行管理,保障电网安全运行,以支撑光伏等新能源的集中大规模发展。

安全并网后,青海省光伏产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今年1~10月份,青海省已并网的百万千瓦级光伏电站群累计发电量11.2亿千瓦时。据青海省相关部门初步统计,与火电相比,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每年可节约标煤50万吨,减少烟尘排放量6900吨、二氧化硫5700吨、二氧化碳154万吨。青海省光伏发电已发挥出积极的绿色效益。

2012年,青海省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0万千瓦,今年年底之前均可以实现并网,青海省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将突破200万千瓦。到“十二五”末,青海省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扩大到400万千瓦,太阳能清洁能源将占青海能源总量的15%左右。届时,青海省光伏产值将达100亿元,是2010年的10倍。

来源:亮报

标签:阳光,探路者,青海,世界级,光伏发电,产业集群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