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十年电改:寻求新突破口将加强输配成本监管

  2013-01-04

2012年,是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启动的第十年。2002年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业内称“五号文件”),确立启动以“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为目标的电力体制改革。

随后,一场轰轰烈烈的厂网分开大戏立即展开,国家电力公司被分拆为五大电力及两大电网。根据原定的改革时间表,电力行业应该在2004年完成主辅分离,并随后启动输配分开的准备工作。

然而,由于电网内部阻力重重,加之“电荒”“雪灾”等一系列外部因素的影响,主辅分离时间一拖再拖,直到2011年9月,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及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正式挂牌,以及2012年8月,国家电网 [微博] 与神华集团签约,将其旗下国网能源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受让予神华集团,“主辅分离”才算基本得以完成。

加强输配成本监管

在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顾问姜绍俊看来,“厂网分开”、“主辅分离”后,仍必须坚持“输配分开”,“未来,电网应该进一步拆分,形成北中南三个势力相当的电网。打破垄断,并将配电公司下放地方后,才可以调动地方发展电网的积极性。”

然而,由于目前国家电网大力推行“特高压”,电网拆分的难度已经越来越大。

这让坚持“输配分开”的决心变得动摇。电监会一位人士坦承,电监会对“输配分开”的思路已经有所调整。

而中电联一位人士也对记者表示,现在协会内部大多数人的共识是,从我国电力行业实际出发,输配一体化更具有效率,因此现阶段输配没有必要分开。但可以选择地区做输配分开试点,然后再定改革的方向。

种种迹象表明,“输配分开”短期内恐难以实现,然而,在输配电价大幅增长的前提下,明细输配电成本,强化输配电成本监管却已刻不容缓。因此,推进输配电成本透明,已经成为电监会近期工作的重点。

扩大直供电

根据“5号文件”的精神,电改最终目标是实现“竞价上网”。在能源专家林伯强看来,如果没有市场化的价格,电力市场就永远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电力市场最重要的因素是价格,现在价格由政府制定,那么下一步电力改革首先要问政府,电价能不能动?如果能动,就可以建立电力市场。反之,没有市场,怎么改革都没用。”

相对于政府定价,由发电企业与用电大户之间直接协商价格的直供电被业界视为推进电力市场的关键一步。

近年来,电监会一直在力推直供电,希望通过建立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市场化平台,打破电网公司的垄断,从而实现电力价格的市场化定价。

“实行大用户直购电模式减弱了政府主导电价的模式,如果大用户直接交易电量所占比重能够达到60%-70%,电力市场化改革就成功了一半。”一位电监会人士称。

配售分开?

在多位业界人士看来,相比电网的垄断特性来说,发电和售电的网络性较差,资产的纽带关系也没有输配电之间那么明显,鉴于目前中国实现输配电分开具有较大难度和阻力的实际情况,可将配售分开作为下一步电改的切入点更为实际。

而对于放开发电和售电市场,官方目前也已经有明确的态度。2012年10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提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稳步开展输配分开试点。积极推进电价改革,逐步形成发电和售电价格由市场决定、输配电价由政府制定的价格机制。

相对于对“输配分开”的抵制,国家电网对于开放购电市场则持积极态度。

国家电监会新闻研究处处长李创军近期撰文指出,可以讲开放购电侧市场可以作为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突破口。“一些地方已经有一些独立于大电网的地方电力企业,可以先赋予这些企业购电自主权,开展试点”。  根据范必的观点,未来电改的基本方向是“放开两头,管住中间”,建立多买多卖的电力市场,即输配电价格由政府制定,上网电价和用电电价放开。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标签:十年电改,新突破口,加强,输配成本,监管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