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云南普洱至广东江门±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糯扎渡直流工程”)开始向广东送电。这是继±800千伏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云广特高压工程”)之后,南方电网公司建设的第二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该工程投入送电,将对优化东西部资源配置,输送西部清洁电力,保障广东电力供应发挥重要作用。
糯扎渡直流工程属国家“十二五”西电东送重大能源建设项目和自主化示范工程,起于云南普洱换流站,止于广东江门换流站,线路全长1413公里,额定输送容量500万千瓦。
在云广特高压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糯扎渡直流工程的建设,让南方电网公司进一步站稳了直流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制高点。相比云广特高压工程,糯扎渡直流工程性能更加优化,经济性更好,在交直流混合研究、多直流协调控制等方面达到世界领先。同时,自主化程度、国产化设备比例进一步提高,对国家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云南普洱换流站,工作人员在送电前对设备做最后的检查,确保万无一失。詹晓东 摄
糯扎渡电站及送出工程第一基塔。本报记者 詹晓东 摄
据悉,该工程的投入送电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网、中新网等媒体先后进行了相关报道。
据了解,除糯扎渡直流工程外,南方电网公司“十二五”期间在建的重点工程还有溪洛渡右岸电站送广东双回±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计划于今年10月向广东送电。到明年上半年,这两个工程完全投产后,云电送粤4个直流大通道的输电容量将达到1640万千瓦,整个南方电网将形成“八交八直”共16条500千伏及以上的西电东送大通道,清洁水电送出占西电东送比例将超过一半。
糯扎渡直流工程启动验收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要求
实现“零缺陷”移交
本报讯 9月3日,对南方电网公司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这一天,公司在广州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了糯扎渡直流工程启动验收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确定了云南普洱至广东江门±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糯扎渡直流工程”)第一阶段的投产安排,决定糯扎渡直流工程单极低端即日投入试运行。启委会主任、南方电网公司副总经理祁达才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超高压公司及相关单位作了糯扎渡直流工程第一阶段(极2低端)工程建设、启动验收、生产准备及质监、调试情况等7个方面的工作报告。会议对7个报告及第一阶段的投产安排进行了研究审议,通过了糯扎渡直流工程第一阶段的投产安排,决定糯扎渡直流工程单极低端投入试运行开始送电。
祁达才对工程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全体参建人员表示感谢。会议认为,阶段性投产是直流工程建设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对工程质量的全面检验。接下来,糯扎渡直流工程还要按照计划分阶段启动投产,溪洛渡右岸电站送电广东双回±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也将迎来第一阶段投产,对于后续的工作,会议要求相关建设单位要确保安全,更加安全、更加规范地做好相关工作;要做好带电运行相关工作,做到工作界面清晰、责任清晰、流程清晰;要动态跟踪相关缺陷的消除,“零缺陷”移交生产运行;对于需要开展的相关调试工作,要早做计划、严格审批,按程序稳妥办理。同时要认真做好相关工作的总结完善。
南方电网公司总工程师许超英,公司总部相关部门及超高压公司、南网科研院和相关参建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本报记者 李刚 通讯员 陈云亭||||
跨越1413公里的绿色能源走廊提前贯通
为美丽中国再添新动脉
“3、2、1,合闸。”随着电力调度的指令下达,云南普洱至广东江门+-800千伏特高压换流站合闸启用,经过1年零9个月的建设,西电东送又一条大动脉被打通。南方电网公司作为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积极推动者和实施者,再树丰碑。
国家战略:促进东西资源互补
虽然受经济危机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西部水电资源丰富,东部经济发达、负荷需求旺盛的局面还将维持,将西南地区的清洁水电输送至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是今后满足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因此,包括糯扎渡和溪洛渡在内的“两渡”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对于加快金沙江、澜沧江水电开发,促进西电东送战略进一步实施,实现东西部资源互补、能源优化配置,保障东部省区电力供应具有重要意义。据数据显示,水能资源丰富的云南省,远期经济可开发容量9570万千瓦,至十二五后期,除满足自身用电需求外,仍有大量富余水电可向能源紧缺的经济发达地区外送。
然而,西电东送距离远、容量大,在线路走廊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500千伏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已经难以“担当重任”。故此,南方电网公司在全世界率先突破了直流特高压输电的技术瓶颈。2010年6月,±800千伏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双极投产,在世界上树起了直流特高压输电的里程碑。
在此基础上,糯扎渡直流工程的建设投产,为西电东送再添新动脉。据悉,目前投运的是一期工程,输电容量最大为125万千瓦,相当于整个昆明市日最高用电负荷的1/3左右。待到明年6月,特高压输电工程将全部投运,最大输电能力达到500万千瓦,糯扎渡水电站九成水电将被送往广东,每年送出200多亿度电,相当于广州市1/3的用电量,节约标煤70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5万吨,烟尘排放400万吨。
绿色力量:节约线路走廊用地8500公顷
如果说,努力提高非化石能源比例是南方电网公司自成立以来就一直践行的经营原则,那么提高能源输送效率,生产生态电能则是南方电网公司不断追求的方向。
在党的十八大会议期间,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赵建国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传统思路只考虑我们生产出来的电能够不够用,但现在要更多地考虑生产的电能是不是生态产品,是不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能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
十年来,积极消纳清洁水电是南方电网公司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绿色力量的证明,“两渡”工程的建设过程,也同样是有力印证。
“按常规的500千伏交流线路来算,要达到直流输电容量的话,需要建设5条,大约需要占用土地9000多亩,而采用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只需占用土地2000亩左右。”说到直流线路工程减少土地占用,糯扎渡直流输电线路工程一标项目经理朱培贤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与500千伏系统相比,糯扎渡直流工程输电能力是其2倍,降低了近40%电力损耗,节省了线路走廊。
据了解,工程无论是在规划设计,还是施工、验收、调试等阶段,始终贯彻绿色环保理念。该工程沿途大都是高山大川,同时跨越原始森林、生态林区等,铁塔都采取高跨的方式保护植被生态,平均铁塔60米高,最高的铁塔有110多米。还绿于坡,保护植被成为施工一景。云南送变电公司、广西送变电公司、广东输变电公司等施工单位在施工架线时,改变过去人工展放牵引绳的方式,采用飞艇放线的方式,有效避免了通道内的树木砍伐。
该工程昆明项目分部经理任达勇告诉记者,“塔基这一块,两个腿之间可以看到很明显有高差,我们所有的塔基都有高低腿设计的方式,所有每个塔基都得单独设计,这样会增加很多的工作量,我们的施工难度也会加大,但是它对整个地表的恢复会有比较好的帮助。”
记者看到,由于塔基建设时的石块和泥土全部回填,目前塔下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绿草和野花;为了运输方便和保护生态环境,线路很多塔材都是通过索道运到山顶,并且有针对性地处理废水、废物,现场还放置分类垃圾桶,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存放,并按规定及时清运消纳。此外,在云南及沿海等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应用换流站综合楼太阳能加热辅助生活用水系统,降低站用电能耗。
绿树、青草、红花,糯扎渡直流工程普洱换流站围墙四周生机盎然的景象,映衬着一墙之隔站内崭新的电器设备,壮观而靓丽。这样的景象在送端和受端2个换流站和1400多公里的线路走廊随处可见。
民族品牌:国产化程度从40%提升到近100%
“两渡”工程不仅让南方电网公司进一步站稳了直流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制高点,同时也促进国内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快速发展。
糯扎渡直流工程无论投资规模、线路长度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云广直流。但与之相比,糯扎渡直流工程性能更加优化,经济性更好,自主化程度更高,在交直流混合研究、多直流协调控制等方面则已经是世界领先,国家的重大装备技术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超高压输电公司安宁局副局长任达勇告诉记者,“目前交流场基本上都实现国产化。主要的直流设备也逐渐进行了国产,28台变压器只有8台是进口设备。控制保护装备原来主要依靠西门子的技术,目前也是国产化。”
据了解,糯扎渡工程在借鉴云广特高压直流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国产化设备比例已大幅提高,尤其在以往进口设备为主的直流场核心设备的国产化比例超过40%,对国内装备自造业的发展起到很大促进作用。据悉,即将投产的溪洛渡工程设备国产化更高,基本达到100%。
近日,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到访公司时就表示,在特高压远距离输电领域,南方电网已掌握了世界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值得美国电力企业学习借鉴。
实际上,西电东送作为国家战略已经实施多年,“两渡”工程作为西电东送战略的载体之一,无论对于整个能源生态调整和振兴民族装备制造业而言,都具有重要承载意义。
采写:本报记者 代进 李刚 通讯员 陈波 李桦 李品||||
科技为翼 贯穿东西
揭秘糯扎渡直流工程建设的难点与亮点
糯扎渡直流工程建设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新技术、新材料?遇到哪些重大难题?南方电网公司如何攻克?9月3日下午4时,在距离糯扎渡直流工程投入送电还有几个小时之际,记者带着诸多疑问走进糯扎渡直流工程项目部办公室,层层揭秘神秘面纱。
青赔、物资大运送是难点,亦是亮点
“糯扎渡直流工程建设中,最难的就是青赔协调和大物资运送,其次是优质工程的锻造。”糯扎渡直流工程项目部经理龚天森告诉记者,这些难题是以往工程中没有遇到的,所以“这些难点,其实亦是糯扎渡直流工程特有的亮点。”
糯扎渡直流规模之大,线路跨度之长,使得青赔成了工程建设中面临的最大一道坎儿。
超高压公司副总经理俞彦说,工程建设不能蛮干,需要技巧,在建设糯扎渡直流工程的过程中,很多青赔的经验大多是总结云广直流时的成功做法,那就是举全网之力,依靠地方供电局去联络政府,争得多方力量支持。
大物件运输是工程建设中最靓丽的一道风景,普洱换流站28台高低端换流变单体最大长约9.4米、宽4.0米、高4.85米,重约250吨。载货的拖板车前后各15个轴线,每个轴线8个车轮,共计240个车轮,全车长82米,车辆行走时需30多人同时工作才能保证正常运行。为了将这些巨型设备安全运抵目的地,超高压公司携手相关单位共对40余处弯道进行线性整改,加固整改全线141座桥梁共4631米长。
为将工程建设成为“规范达标、绿色可靠、文档齐全、零缺陷”优质工程,南方电网公司在糯扎渡直流工程施工中开展样板点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控制工程质量,共开展39个样板点管理。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家优质工程水平,我们对各参建单位如何做好质量样板制的实施工作进行明确要求。”糯扎渡项目部副经理张雪波说,为使一线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工艺流程和要点,项目部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岗前培训,对每个关键部位、细部结构进行详细设计和施工交底,确保工程质量向样板靠近。
新技术、新材料提升技术经济水平
如果说云广直流工程是±800千伏直流输电技术的首次尝试,那么糯扎渡直流工程就承担着直流特高压技术在设计、制造和建设管理水平全面跃上新台阶的使命。该工程不仅承载着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国产化纵深发展和南方电网公司基建“7+6”管理示范等多重重大任务,而且还是超高压输电公司基建领域“创先”管理实践的载体。
糯扎渡工程建设过程中,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以安全、经济、简约、实用为目标,大胆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促进工程质量、工艺水平和工作效能的综合技术经济水平有效提升。其中一些新技术、新材料的采用不仅在国内属首次,更重要的是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比如在糯扎渡工程线路第19标段,其中8基塔使用角钢组合截面。采用在角钢外侧上焊接钢板构成Y型截面,增大了角钢截面积及回转半径,以此代替以填板连接的十字双角钢组合截面,节省了大量填板,降低加工难度,外形更为简洁美观,并有效降低铁塔材料消耗。据介绍,大角度转角塔、终端塔采用“Y型”角钢,在施工技术上为国内首次推广应用。
此外,线路绝缘材料采用大吨位合成绝缘子和长棒形瓷绝缘子,有效降低铁塔荷载和提高外绝缘性能。在线路施工中使用大吨位张力放线设备,采用“一牵六”放线工艺,有效防止导线磨损,首次采用动力伞放线,提高放线效率。推广应用镀铜钢或铜包钢接地材料,有效提高接地网使用寿命。换流站钢结构采用冷喷锌防腐处理,减少环境污染等。
这些新材料、新技术,为工程建设成本合理地挤出一些资金,有效控制了成本。比如线路工程采用大规格角钢代替组合角钢单基指标可降低约3%,在工程中采用大规格角钢代替双角钢截面,可节省塔材约1500吨,直接产生经济效益1400万元。||||
高速公路上的“蜘蛛侠”
跨越60米高的广梧高架桥
7月16日,糯扎渡直流输电线路工程18标在通过质监检查后顺利投产。糯扎渡18标位于广东云浮境内,全长90多公里,共150多基塔。参与施工建设的员工们回忆说:“从广州到工地现场,一路要经过五指山隧道、牛顶山隧道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隧道,长的隧道有三四公里。穿山的隧道越长,说明这山越大。有时到一个塔位,光上山就要个把钟头,上了山还得干活,这对体力和耐力都是个考验。”而在整个标段的建设过程中,跨越广梧高速石排口高架桥是该标段难度最大、危险系数最高的一个施工点,光是报批跨越施工手续就达数月之久。
由于石排口高架桥高差达60米,无法使用搭设排栅跨越高速的一般做法,因此施工项目部特别采取了支架封网跨越的施工方法,利用隔离网防止牵引绳、导线低垂下来或掉落高速公路从而引发事故,所以织网成为了整个施工的关键环节。
跨越广梧高速架线施工那天,在取得交警等部门的许可后,施工人员先在高速公路两侧放置两辆卡车,在每辆车上固定两个抱杆,中间横置一杆,便形成两个支架。拉绳从支架上一过,升上高空,就拆除支架。拉好大绳,两名施工人员便“飞”上高速路开始织网。他们从一个铁塔的两边分别乘坐飞车,带上事先准备好的网绳,沿着拉线向高速公路上方移动。从早上7点到下午1点,两位“蜘蛛侠”悬在高空长达6个小时,他们顶住高温酷暑和大风的影响,在拉绳上移动,仅靠双手的力量,把一条条绳子织成了一张网,为通航的导线穿行和线路下的车辆行驶保驾护航。
待网一织好,放线工作迅速展开。进行架线的64号塔到65号塔,为孤立档,长400余米。因场地限制,张力场和牵引场均设在高架桥下,在两边塔上分别挂转向滑车,形成环绕高架桥放线的奇特景观。午后放线,烈日炎炎。施工人员被晒得满脸发黑。空气很快被蒸腾起来,在山下刚买的冷饮还没到山上就已经烫手了。施工人员没有退缩,反而苦中作乐,笑称不用花钱也可以蒸桑拿。到傍晚时分,忽然下起瓢泼大雨,队员们又都被浇成了落汤鸡。尽管当时条件恶劣,但施工队员们还是坚守在一线。现场负责人说:“因为我们的责任在这里。”
在广东省输变电工程公司顺利攻克跨越广梧高速架线施工难关之后,这一标段全线进入了线路架设最后冲刺阶段。(黄旖旎 孙瑜)
像做艺术品一样做基础浇筑
在糯扎渡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云南送变电公司作为主力队伍施工两个标段,线路长121公里,铁塔214基。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项目部高度重视现场管理,千方百计做出精品工程。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每一基坑都修整得平滑整齐,坑内钢筋绑扎十分规范,模板连接严实合缝。项目资料员孙斌介绍说:“在模板连接处,我们先把肥皂弄软化,再挤压到缝隙里,外侧用透明胶带把缝隙贴住,这样连接出来的模板在浇筑混凝土时不会漏浆,基础浇筑出来非常平滑。”据了解,在每一基铁塔基础浇筑前,施工人员对水、石头、沙、水泥用量严格控制,并在现场进行塌落度实验,确保基础高差的准确性。在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使用振动棒进行振捣,将混凝土中气泡震出,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在地脚螺栓预埋工作中,项目部为每个施工队配发了专门定做的地脚螺栓模板,省去了校正地脚螺栓的时间,确保了尺寸的精准。 (陈波)
标签:糯扎渡,直流工程,送电,西部,清洁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