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我省居民、企业需要用电,另一方面电力设施落地难—要电,岂能不要电力设施
电,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每天都需要,没有电的生活难以为继,然而,提供这些电的变电站、高压线等电力设施,却并不大受欢迎,常常因为建在小区附近或者家门口而遭居民排斥。
那么,“要电,不要电力设施”这个难题一直未能解决,并困扰着供电企业,导致电力设施建设缓慢,最终因为缺少变电站、线路等供电设施,供电能力不足,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卡脖子”。
一方面居民、企业需要电,另一方面尽管投资不缺,可电力设施落地难,建设滞后,这种现实矛盾如何破解?带着问题,今天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采访。
诉求和委屈
“将变电站建在我们小区旁边,还要搭建高压线,那多危险,肯定不同意。”这种担心成为不少接受记者采访的居民们心中的想法之一。
除了担心,一些居民甚至还阻扰施工,阻止电力设施的建设,这让诸多电网工程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甚至滞后。
2011年7月开工建设的永庄至玉州第二回220千伏线路工程,线路全长19.1公里,共建设73基铁塔,截至目前只完成工程总量的30%,工程一路跨越民房、宅基地、政府规划用地、众多种植地等,涉及到征地、拆迁和青苗赔偿等问题,因为居民的不理解和赔偿问题,多次阻扰施工,局部地区在线路廊道下抢种经济作物等原因,影响了工程进度,让整个工程延迟了一年多时间。
然而,面对居住在规划或建设中的变电站、高压线路等电力设施附近居民的诉求,海南电网公司也颇感委屈和无奈。
“随着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项目建设的提速,现在我省的全社会用电量每年都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用电量的增长迫使用电设施随之加快建设,然而,我们每年计划投资建设供电设施却不能如期进行,而且有些变电站从规划、筹资都已经准备5年了,到现在因为选址难、路线选线难、施工难等问题,都不能真正落地。而有的变电站,即使已建成,但却无线路送出。”海南电网公司总经理娄山对记者说。
他表示,一些人用电时,往往希望自家的电力能得到保证,而对电力的来源却并不关心。
“我们做过一个统计,每消耗1度电,对海南GDP的贡献便能达到13元左右。”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说。以2012年为例,当年全省GDP完成2855亿多元,同期消耗电量则为208亿度。
“其实老百姓明明知道需要用电,生活不能缺了电,而供电企业也想及时稳定地为居民和企业提供充足的电力,然而,老百姓不能接受的是,将变电站建在自己家门口,或者高压电线经过自己家附近或林地。”该负责人说。
城市供电之痛
一方面居民在抱怨为何有时停电或电压质量不高,另一方面供电企业说电力供应充足,问题究竟在哪?
“电网有电,因为缺少变电站或供电线路,电才落不了地,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卡脖子’。”海南电网公司相关负责人一语道破“电荒”真相。
“现在每年都有充足的电网投资,这说明我省电网建设不缺钱,但是花不出去,电网建设工程落地难,目前2011年有些建设项目都没有落地,这导致电网局部薄弱,不仅不能新增用电户,用电高峰时段现有用户还可能出现限电、停电情况。”娄山说。
他说,尽管电网公司严格按照规划、按要求申报项目,但随着我省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项目建设加速,以及“十二五”规划、南海战略等要求,对项目的建设要求更高,计划到“十二五”末,使海南电网从电网建设、管理水平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因此,我们已把‘十二五’时期的项目都做完,但由于公众对电力设施的安全意识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征地难、赔偿难、工程建设受阻等一系列问题,变电站建不了,输出输入线路没有路径,工程建设受阻,最终难以实施。”娄山无奈地说。
这样的结果必然会影响电网投资环境、电网投入的增加,以及电力供应与能力的增强,而随着用电量的逐年增加,每年都要满足新增加的用户用电需求,科学合理地分配电量,保证新增用户能用上电,这样就势必影响原有用户的供电能力,导致有的区域供电紧张和电压不稳定,也直接导致有的地方用不上电。
记者从我省发改委了解得知,变电站、高压线路等项目建设落地难的原因可谓错综复杂,譬如各市县很难要到建设用地,规划部门规划的项目建设用地有时因各种原因被挪作他用,还有一些选址因产权纠纷而宣告暂停。
而居民出于对不安全因素的恐惧,对变电站、高压线路等电力设施建设进行阻挠,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其实,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电网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电力设施,供不上电,用不上电,居民怎么生活,企业如何生产,经济社会又何谈加速发展,而另一方面,群众又对健康、安全有了更多的需求,其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城市的发展难题与群众需求之间的矛盾该如何协调的问题,因此,这都需要政府支持,需要社会理解,共同解决这个供电难题,让‘有电用不了’的难题早日得到破解。”省委党校教授唐镇乐说。
“梗阻”亟待打通
一方面是海南电网公司提出跨越式发展,在完善和加强现有电网的基础上,将电覆盖全省各角落,加快新建项目投运,满足广大用户用电需求,而另一方面电网项目落地难,供电形势越发严峻。因此,这其中的“梗阻”需要及时打通,当中多道难题待解。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我省提出建设现代化智能、高效、可靠的绿色海岛电网作为目标,使省内220千伏主网架逐步实现“双环网沿海覆盖、三通道东西贯通、三区域重点加强”,建成环绕沿海的220千伏双环网和北、中、南三条西电东送大通道,重点加强海口、三亚和洋浦等三个重要负荷中心的网架建设,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使海南电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那么,如果按照这样的计划安排,首先必须上项目,推进各项目建设,然而因为征地难、工程受阻等问题,导致项目推进缓慢。而且,有些多年前已经规划和推进的项目难以实施而“胎死腹中”。
然而,打通多年的“电梗阻”绝非一日之功,多道难题仍摆在政府决策者的面前,亟待破题。
“十一五”以来,我省年年将电网项目列入重点项目计划,年年安排资金,但部分项目至今无法按时开工。“因此,这就需要政府将电网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规划中,包括需要建多少变电站、什么地方建变电站、什么地方建高压线路等,都需要考虑进去,与城市同步或超前规划发展,而且专门预留用地,将其保护下来。”唐镇乐说。
海南电网公司基建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坦言,其实,在建设变电站和高压线路时,站址和线路走廊无法确定,项目前期工作往往推进艰难,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将电力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整体规划中,满足电力设施建设的需要,同时电力设施建设也需要与城市建设相配套,整个城市建设才不至于混乱。
从另一方面来说,电力设施项目落地难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在政府、专家与民众之间,沟通交流渠道有待通畅。因此,有关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可以在网站上公开电力设施建设信息、方便市民查阅规划图、增加变电站建设的透明性等。
要电,必须要电力设施。要电,离不开电力设施。总之,一个个难题亟待破解,需要政府、企业和民众的共同努力,才能让供电和用电不再存在矛盾,使电力在城市中像血管一样畅通无阻,流向千家万户。
标签:居民,海南电力设施,落地难,供电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