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9日报道,元旦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深入北京市供热企业和敬老院,考察民生工作,看望一线职工,慰问老年群众,向全国一线职工表示慰问,向全国老年群众致以祝福。习近平表示,元旦春节将至,大家要一丝不苟做好工作,让家家户户过一个温暖的冬季、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
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都尽全力保障家家户户过上温暖祥和的新春佳节。南方电网公司发布《落实服务群众四项举措工作方案》后,五省区范围内各单位和广大员工迅速响应,深入城乡各地,进行用电检查、落实免费电量、赠送节能灯具、为保障性安居工程快速接电、为大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等。同时,部分单位员工自发组织,通过员工捐助等方式,为城乡低保户等生活困难群体送去爱心与温暖。
在广东,截至2013年12月31日,韶关供电局向该市15165户城乡低保户、农村五保户赠送了30330只节能灯;广东电网河源龙川供电局,组织全县25个供电所和团总支部成立了19支服务小分队,对辖区内的城乡低保户、农村五保户进行了走访,对室内外用电线路、开关插座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和维修,整改老化裸露线路等,赠送节能灯3万只,惠及困难群众14811户。
截至元旦前,广西电网公司各单位走访低保户、农村五保户共167653户,广西开工、在建的134个保障性住房小区全部实现了客户经理项目负责制,建立供电服务绿色通道,简化办电手续。
在云南临沧,镇康县落水坝移民安置点的通电工程于1月2日完成,为完成该移民通电工程,临沧供电局加强工程管控,按目标要求倒排工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采购、设备安装等各项工作的推进,促使施工各环节紧密衔接,确保春节前该移民村住户全部通电。
截至目前,贵州电网公司走访全省所有执行免费电量的城市低保、农村五保户共计2.47万户,赠送节能灯4.94万只,并帮助低保户、五保户及时发现和消除用电安全隐患881宗,结合贵州省物价局“完善居民阶梯电价政策”的工作安排,明确从2014年1月1日抄见电量起,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户家庭免费用电量的兑现由“即征即退”方式调整为“先征后返”方式。
2013年12月,广州越秀供电局的党员代表和青年志愿者来到五羊社区,为社区8位孤寡老人送去慰问和礼物,还将印有联系电话等信息的“爱心服务卡”送给了老人,结成点对点帮扶对子,“只要有困难就可以打电话,我们会随叫随到”,老人感动得连连称谢。本报记者 关飞 通讯员 王雪 王媛媛 罗绍兰 廖献球 秦维||||
甜蜜之乡 甜蜜的事
14名供电服务队队员服务乡亲的故事
寒冬岁末,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平山镇大阳村淮海屯,吸引眼球的不仅是纵横交错的柏油路和一栋栋崭新的小楼房,还有村里的文化站。广西电网柳州供电局鹿寨供电公司平山供电营业所14人组成的供电服务队捐资援建的文化娱乐中心,每到傍晚时分,年轻的小伙子们就聚集到灯光球场打一场球,姑娘大嫂也会在戏台尽情地跳舞。
这些看似很平常的幸福生活背后,有着平山供电营业所的真情奉献。村里所有的照明灯,还有电灌站的用电,从采购、立杆到设备的安装,都是供电服务队义务帮助村里完成,成就了该村成为首个在鹿寨县完善村级文化站的乡村。村里的五保户吴大伯说:“电力员工们点亮的不仅是美丽乡村,还有咱们村民的幸福生活。”
日前,本报记者深入素有“甜蜜之乡”美称的平山镇,用镜头记录南网基层员工服务地方群众的真实故事。
平山营业所的线路维护班工作人员帮助青山村村民抽水灌溉。当大家看到抽水机出水口哗哗冒出清流时,所有的辛苦和劳累顿时消失
在大阳坪屯,夕阳西下,收工回家的营业所所长杨利和与同事莫良云帮忙收获甘蔗,与乡亲们分享收获的喜悦
●在青山村堡底屯,线路维护人员为抽水站检修线路,解决村民抽水灌溉难题
●在前往为村民开展用电线路检查的路上,供电所人员驾着工程车,亲切地与村民打招呼
●供电所员工罗长亮与同事扛着楼梯、背着工具包,一早就穿行在甘蔗林,奔向下一个抢修目的地
●堡底电灌站旁是20余米深的地下河口,供电所员工与当地村民共同探讨电灌站改造方案
●巡视完毕,线路维护员罗与生在田边小憩。有了充足的电力保障,村民们在田里忙得不亦乐乎
●线路维护员吴才龙义务为五保户吴日保家里装表接线,解决其用电难题
电力足了,特色生态农业发展了
平山镇群山环抱,地下水资源丰富。然而,在几年前,群众却一直为灌溉难而发愁。
原来,鹿寨县第一期农网改造升级时,当地镇政府建起了电灌站,眼看这个电灌站就要建好了,因电压过低无法抽水,需要安装一台专用的10千伏变压器。这让村民很着急,本来看到建电灌站了,大家都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当年种植芥菜的面积比往年翻了两三番,突然听说电灌站不能供水,那就意味着大面积的庄稼将被枯死。
这事让时任平山供电所所长吴开豪知道后,他积极上报鹿寨供电公司,优先将平山镇农业灌溉用电线路改造列入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全力解决灌溉用电问题。村民吴大奎记得第一座电灌站抽出水时的情景:“那天电刚接通,水哗啦啦地抽到田里,全镇的人都跑来看,还放鞭炮庆祝……”
负责该村抽水灌溉的村民吴大义回忆,以前灌溉都是用小型柴油机抽水,浇一块地就耗上大半天,还得请很多工人帮忙。现在有了电力保障的电灌站,一个人就可浇完全村的地。
如今,村民们已陆续建起了26座电灌站,满足全镇8.6万亩田的灌溉。镇里大力发展的特色生态农业,都用上了充足的电。
生态环境好,有供电所一分功劳
在平山镇石龙村,农户家中的老土灶、柴火堆都不见了,被各种现代化家用电器取代,村民用电煮饭、烧水,上山砍柴的人也少了。这些年来,平山的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这其中也有平山供电所服务队的一分功劳。
随着村里电力容量提升,电压稳定了,电力更加充足了,热水器、电磁炉、电饭煲等现代化家用电器也相继走进村民的生活。
采访当天,在前往为村民开展用电线路检查的路上,平山供电营业所所长杨利和与他的同事们如同回到家一样,“石头叔”、“罗旺婶”的招呼着,亲热地问起各家田头地尾农田的灌溉情况,顺便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忙。
“我们都很熟了,他们每次收工,就经常来帮助我们搬运、装车。”在蜜桔收获的季节里,供电人员也会利用工作之余帮助果农收果。
对供电服务队来说,这不仅是工作,也是对乡亲的牵绊。虽然鹿寨供电公司早在2006年就开通了95598热线,但是村民们更习惯直接打到供电所员工手机上,报修的、咨询的、交电费的,每个员工的手机都成了服务热线。
而供电服务队也是不亦乐乎地忙前忙后,有时候这边的工作还没结束,那边的电话又响起。杨利和一听到电话铃声,第一反应就是哪里又有问题了。家人都笑说他太“神经”,而这神经的背后便是对乡亲们的牵挂……本报记者 詹晓东 通讯员 邹振远 孔兰芳 莫文星 摄影报道||||
“暖冬行动”之“他们在行动”
编者按:《万家灯火普照,南网情深暖冬》的报道1月3日在本报刊登以来,全网范围内各单位和广大员工积极响应,遵循《落实服务群众四项举措工作方案》的精神内涵,寻找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在新春佳节来临前的冬日里,送上南方电网员工最温暖的爱心。
在贵州六盘水,学生们围在供电局送来的取暖炉边烤手。李泵 摄
■ “暖冬”声音
传递爱心是每一个企业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深圳供电局一直秉承“万家灯火,南网情深”的核心价值观,在做好电力供应服务的同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希望我们的点滴奉献,能为社会带来和谐,传递文明的正能量。
——深圳供电局副总经理 方翎
献爱心就是回馈社会,就像孝敬父母一样,虽然对象不同,但都是我们怀揣感恩之心的回馈行动。
——广东电网中山供电局爱心志愿者 高锋
比如说关爱孤寡、生活困难的老人,就是要把他们当作家里人看待,要常“回家”看看,也要常去看看他们。
——广西电网南宁隆安供电公司爱心志愿者 凌维财
行动者:深圳供电局
地点:贵州凯里雷山县
关键词:送电脑、与打工父母视频
关注贫困山区儿童成长,是深圳供电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1月初,深圳供电局副总经理方翎一行满载电脑设备、文具等物资向贵州省雷山县郎德小学进发,拉开了该局“2014年美丽校园行”活动的序幕。
雷山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为了生计,大多数学龄儿童的父母都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多由老人照顾,学校成为他们接受教育的重要依托,然而老旧的办公设备、简陋的教学条件、贫乏的书籍资料,远远满足不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
雷山县郎德小学,周围高山环抱,连围墙都没有,仅有的10多台电脑是2004年配备的远程教育设备,现已面临报废。
连绵的大山,却阻断不了小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更阻断不了深圳局全体员工对贫困孩子们的牵挂。在方翎的带领下,深圳供电局捐助小组在雷山县委领导及郎德小学全体师生的见证下,将50台电脑、30套耳麦和摄像头及150套文具送到了孩子们的手中。“这是一件顺民心、应民意的事。”看着面前堆得满满的物资,雷山县副县长巫贵生及全校师生一次次用热烈的掌声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
连同物资一起带来的,还有深圳供电局员工精心准备的两堂互动课,包括如何使用电脑以及安全用电常识等实用小知识。课堂上,孩子们好奇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深圳供电局员工们精心准备的小礼物更是让孩子们激动不已,个个都高举着小手,扯着嗓子响应“老师”的提问。
电脑使用课上,当视频网络接通时,孩子们通过电脑看到远在外地务工的父母,更是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甚至忘记了先叫一声爸爸、妈妈,只有屏幕内外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伴着孩子们《送别》的歌声,深圳供电局结束了郎德小学的捐助活动。紧接着,深圳局又安排一批人马赶赴贵州大方县进行考察,为下一步的捐助做准备。
早在1997年,深圳市政府就发起了“深黔携手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对口扶持贵州省大方县,深圳供电局作为参与者之一,于当年积极组织全局职工捐款达21万元,衣物3600件,并在当地建立了第一所供电希望小学。2000年,深圳供电局带领16名团支部书记再次赴供电希望小学捐款捐物,并协助其主办了两期“两思教育”板报。2013年,在深圳局赴雷山县挂职干部戴均祥的牵线搭桥下,深圳供电局又将同样需要扶持的雷山县纳入了关爱名单。
秉承“万家灯火,南网情深”的核心价值观,深圳供电局组建深圳供电义工团队,开展了义务支教、关爱孤儿等各类公益活动,累计为群众提供了2万多人次,近10万个小时的义工服务。2014年,深圳局还将前往广东省雷州市杨家中学开展常态帮扶,继续开展春草行动,捐建2-3个贫困学校图书馆,贵州省大方县供电希望小学捐助项目也被纳入2014年重点帮扶计划之列。(李家)
行动者:贵州电网凯里供电局
地点:凯里黄平县浪洞镇湾溪小学
关键词:爱心墙、城区线路改造、特殊客户服务档案
湾溪小学是一所村级小学,离镇中心小学有13公里,现有学前班、一至三年级4个班,共有学生40人。由于大山里的教育相对较差,学校设施也较落后,长期没有大门、围墙,附近却有个很大的池塘,这一直是重大的安全隐患。
凯里黄平供电局得知这一情况并实地查看后,通过与当地教育部门协调和沟通,积极筹措资金,为该校捐助了2.2万元爱心款,用于该校修建“围墙”,让学校的孩子们能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成长。
由于湾溪村离镇上较远,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有的是一出世母亲就离开了,只和爷爷奶奶生活、长大,山路难行,孩子们一年只有一双雨鞋,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至此,该局工会还主动倡议全局员工献爱心、捐助衣物,帮助贫困孩子,并与孩子们开展亲子联谊活动。
在城区,凯里供电局对“低电压”、“频繁跳闸”等95个台区的下户线进行整改增粗更换,并在凯里市金井村安置小区等3个“低电压”居民小区增加了3个台区的布点,惠及35000余户。同时,还开展了主动式服务和亲情式服务,根据平时建立的“特殊客户服务档案”,组织员工深入老人家中,帮助老人检查家中用电设备、照明线路,更换老化或损坏的空开、刀闸、灯泡及保险丝,发放节能灯,指导老人正确使用取暖设备,讲解安全用电常识和冬季安全用电注意事项,努力让五保户、低保户老人温暖过冬。 (陈举 雷菊 石冰)
行动者:贵州电网六盘水供电局
地点:六盘水市水城县纸厂乡高炉小学
关键词:电暖炉、棉衣、爱心午餐
“今天最开心了,教室里有了电炉子可以烤火,还穿了新棉衣,还吃了最香的饭!”高炉小学学生马举勇捧着午餐盒,高兴地说。1月6日,六盘水供电局的志愿者们为高炉小学送去了电暖炉、新棉衣和大米、菜油、牛肉鸡蛋等慰问品,并亲手下厨为学生们做了一顿香喷喷的营养午餐。
元旦期间,六盘水供电局员工在高炉小学除冰时了解到,因为长期的路面凝冻阻断了出行,导致当地生活物资匮乏,高炉小学的老师只能用洋芋汤为学生们做营养午餐。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学校也没有专门的取暖设备,学生们只能冒着严寒上课,不少学生手脚都生了冻疮。
六盘水供电局了解情况后当即决定,为高炉小学架设专线。该局开通了业扩报装“绿色通道”,在学校未申请用电、办理手续前,就组织施工队伍,为高炉小学架设了一条全长70余米的400伏专用线路。为了满足教室取暖和制作营养午餐的用电需求,他们还重新清理、更换了学校原有的供电线路,铺设了分别通往4个教室和食堂的电缆线路20余米,为每个教室和食堂安装了插座、节能灯电表、刀闸、低压计量装置等,为保证学生们的用电安全,学校内的供电线路已全部用PVC管包裹。
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六盘水供电局也将高炉小学作为该局“牵手连心”工程的重要联系点,根据学校的需求提供优质便捷的供电服务。捐赠给高炉小学的慰问品,全部来自六盘水供电局及所属县局员工的爱心捐赠。(李泵 邱菊)
统筹:关飞 詹晓东
让新春温度成为闪亮品牌
中国传统文化里,“年”是一种兽,“过年”时的喜庆、热闹、团聚、欢笑,都是为了让大家能够抱团取暖,共度严冬。从这个意思上讲,新春佳节来临前的冬日,是中国人最需要被温暖的力量打动的时刻。此时的温暖祝福与真诚相助,会让人铭记许久,也更显理解与尊重。
南方电网公司发布服务群众四项举措以来,吹角连营,各级单位、员工云集响应,深入到城乡各地,不仅在春节前做好用电检查、落实免费电量、赠送节能灯具、为保障性住房用电开启快速通道、为大用户提供个性服务,也给城乡低保户、孤寡老人、贫困孩子等亟需关怀的群体送上了最及时的爱心帮助,遍布五省区的“暖冬行动”就此拉开序幕,孩子们穿上新棉衣时露出的灿烂笑容,胜过了感谢的千言万语。
一时间,南网员工活跃在山乡与城区各处,工装安全帽、志愿者、爱心服务队、爱心车队、关爱使者等一个又一个标识与称号,都是他们的忙碌身影。棉衣、被子、书包、电脑、面油、助学款等礼物,都体现着他们的浓浓深情。
参与“暖冬行动”的员工说,帮助别人的过程,也是在帮助自己,因为每个人都有爱心需要表达,有回馈社会的能量需要释放,爱心活动让弱势者得到帮助,也会让助人者感到力量、希望和快乐,“暖冬行动”这座桥梁,让双方从相识、相知、相助,到彼此逐渐温暖。
爱需要释放,企业员工的爱心行动也需要整合。不少参与者希望,要让带着新春温度的“暖冬行动”成为一个闪亮的品牌,成为一个具有成长性的爱心活动,年年如此。无论是助人者、被助者、分享者,都能够看到数年间自己参与其中的内心成长与收获。把这千万股满怀爱心的涓涓之细流,汇聚成南网人肩负社会责任的奔流之力量,可以实现全网合力,东西联动,统一组织,统一形象,让全网人能够共同分享“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美好与快乐。(关飞)
标签:南方电网,关爱,困难群体,服务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