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电力援藏助力高原幸福生活

作者:党亚利  2014-07-16

高原电网变样,用电更有保障

用电这件事,曾让落户西藏的一些企业“发愁”――过去,受能源资源结构、电网网架薄弱等因素制约,一到冬季枯水期,西藏电力供需矛盾就更为突出。近20年来,通过电源、电网建设,西藏电网已形成了“一大二小”的格局,且在青藏联网工程建成投运后,告别了孤网运行历史。现在,电网变了样,企业用电也有了保障。

结束孤网运行历史 用电不再“卡脖子”

“有电真好!”

在西藏拉萨远大建材有限公司,主管生产供销的副总经理卓嘎深有感触地给记者讲起“电”带来的忧和喜。

在卓嘎的记忆里,他所在的公司过去几乎年年为用电这件事发愁。“每年10月底,公司就会收到停电通知。停电就意味着停产,工厂没有收入,厂里400多工人几个月都没有事做。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这样的日子是艰难的。”卓嘎还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正常情况下企业每个月生产产值可达700万元左右,过去每年停电4个多月,一年的产值就减少3000多万。

记者了解到,西藏电网从2004年开始出现电力缺额以来,电力供应紧张形势逐年严峻。

过去,每年从11月到次年的4、5月枯水季节,西藏需要实施限制用电措施,限电量接近需求的三分之一;为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电,一些工业客户长时间不能正常生产甚至全面停产,直接造成经济产量降低,基本建设项目不能按时开工、工期延后。在电力供应最紧张的时段,还会对市政、居民客户实施拉闸限电,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直接的影响。电力短缺,成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2011年年底,青藏联网工程投入试运行。卓嘎回忆说,这一年公司迎来了自成立以来第一个“不停电不停产”的冬天,全厂上下都像过节一样高兴。现在,公司正热火朝天地全天候生产,员工平均工资也提高了15%。

“我们还准备革新技术,继续发展。”卓嘎说。

青藏联网工程的建成投运,加快缓解了西藏长期存在的缺电矛盾,为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电力支撑。自工程投运以来,西藏地区冬春季人们的生活用电得到保证,工业客户用电全面放开,整体用电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像卓嘎所在企业这样开足马力生产的企业也多起来。

这一工程也对优化西藏能源结构和电源结构有着重要作用。据了解,2012年至2014年间,青藏联网工程在直流大负荷试验全面通过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4次输送功率提升,最大输送容量由工程初期的12万千瓦逐渐提升至现在的21万千瓦,这占到藏中电网总负荷的50%,交流变电容量由工程初期的210万千伏安增加到420万千伏安,有力保障了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

电网格局“一大二小” 各级电网协调发展

西藏电网发展曾长期滞后。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时,全区用电人口不足10万人,电网仅有35千伏拉萨电网雏形,拉萨、山南、日喀则三地市年用电量一共仅1056.78万度,全区基本没有电网调度管理机构,也基本没有农村用电。

由于没有形成全区统一电网,没有与区外电网联网,电源结构不合理,西藏水能、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受到严重限制,无法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这也导致在电网实际运行中,夏季丰水季节水电发电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出现装机容量浪费,冬春季节电力缺额巨大,无法得到外部支援,导致较大范围的限电,直接影响西藏的发展、稳定、民生。

经过近50年的发展,西藏电力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近20年来,特别是2007年国家电网公司控股管理西藏电力有限公司以来,通过电源、电网建设,实施一、二、三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及“户户通电”工程,西藏电网发展加速。

1997年,拉萨电网与山南电网联网,随后,日喀则电网、那曲电网先后于2000年、2005年并入拉萨电网。2009年,拉萨电网与林芝电网联网。目前,西藏地区已形成了藏中电网(拉萨、山南、日喀则、那曲、林芝)、昌都电网、阿里电网“一大二小”的电网格局,西藏电网电压等级提升到220千伏。

截至2013年年底,西藏主电网覆盖范围达到44县,覆盖327个乡镇、2499个村、39.15万户、191.5万人,乡、村、户、人通电率分别提高到77.49%、73.13%、80.65%、90.47%。

2011年,通过青藏联网工程,西藏电网实现与全国电网的联网运行,西藏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丰富的水电、光电、风电发展也有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2014年3月,川藏联网工程开工,西藏昌都电网与四川电网联网输变电工程正式开始建设。上世纪90年代,中央对口援藏的62个项目之一就涉及昌都电网的改造。未来川藏联网工程建成投运后,将进一步改善藏区生产生活条件。

有了稳定电能,藏区生产生活更便利

现在,西藏地区建立健全了供电优质服务常态机制。实施农网建设与改造以及“户户通电”工程,则帮助几十万农牧民告别了用酥油灯、牛粪照明取暖的历史,使西藏地区农村生产、生活用电条件得到了显着改善。

现在,西藏山南隆子县日当镇加洛村村民扎西班久回忆起自己两年前要建新作坊的情形仍十分激动。

“以前村里也有电器和用电的设备,但我们不太敢用,因为太阳能电池、县里的小水电供电不稳定。我之前买过1台磨面机、1台饲料加工机,都只得用柴油发电机供电。电网改造后,我把这些机器都用上了,还新买了1台梳毛机、2台磨面机。这么多机器,以前的小房子肯定放不下,就打算建新作坊了。”扎西班久说,“用上稳定可靠的电,我们磨面、加工饲料就不用跑到县城去了,收入也可以提高了。”

日当镇镇长洛尼告诉记者,过去镇里70%的用电需求主要靠太阳能等发电,其余30%用电需求则由县里的小型水电来供应,农牧民迫切希望用上稳定的电。洛尼说,要是没有电,想发展也发展不起来。这两年通过农网改造升级,电力供应稳定了,村里也能依托电能来提高经济收入。

用上电,用好电,能更好地提升高原生活质量。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启动供区内农村“户户通电”工程。西藏地区无电农户大都在边远山区,通电所需资金及施工难度都非常大。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西藏那曲地区,大电网延伸到无电区往往要架线几百公里。尽管资金、建设、维护等都提出了严峻考验,但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实现“户户通电”,给西藏无电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西藏那曲县那么切乡第二小学校长边巴说:“长期以来,我们最头疼的就是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生活都受到缺电影响。没有电,学生只能在酥油灯下学习,很多学生因油烟和亮度不够而导致视力下降,这让我们老师非常心痛。通电后,我们教室的灯全亮了起来,学生们上晚自习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眼睛紧贴着书本了。我们配置的电气化教学设备也都开始使用了。我们还买了冰箱,学生和老师现在都能吃上新鲜的蔬菜和肉类,通电真是解决了我们以前想不都敢想的大问题。”

据了解,国网西藏电力于2008年4月开建西藏农村“户户通电”工程。2010年基本实现西藏主电网覆盖下的“户户通电”,解决和改善了11万户50万人的用电问题。现在,电网最大范围延伸加之小水电、光伏发电等形式已让西藏实现100%“户户通电”。

2013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与西藏自治区签订协议加快推进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和规范管理。按照规划,2013~2015年,西藏地区将通过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扩大主电网覆盖面积,到“十二五”末,西藏主电网覆盖将达到58个县(“十一五”末为32个县),供电客户达到52万多户,供电人口达到218万多人。

人才援藏 管理水平提升西藏电力事业未来更美好

目前,西藏已形成了以水电为主,地热、风能、太阳能等多能互补、点多面广的电力工业体系,未来西藏电网还将积极利用清洁能源,合理调整电源结构,提高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这将进一步推动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才帮扶为电力事业注入新活力

西藏电力事业是全国电力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20年来,中央国家机关、企业和省市,对西藏电力的援助工作从未间断过。

据统计,自1994年至2013年年底,电力系统累计选派18批803名优秀管理技术骨干进藏开展为期1年至1年半的援助工作。

2007年,国家电网公司控股管理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后,援藏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家电网公司深入分析了东中部与西部企业在电网建设与发展、生产经营管理、队伍素质等方面的差距,进一步加大人才帮扶力度、丰富人才帮扶形式,为西藏电力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国家电网公司生产、安全、信息等领域的帮扶专家组进藏开展帮扶工作。从2007年至2013年,国家电网公司组织4批589名新进员工在江苏省进行岗前培训,为西藏电力事业培养了大批骨干,极大地缓解了当地电力人才紧缺的矛盾,为提高西藏电力事业管理、技术水平,促进西藏电力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家电网公司还投入帮扶资金,解决西藏电力系统设备落后、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供电能力“卡脖子”、可靠性低等问题。这提高了西藏地区电力设备技术水平和自动化水平,促进了西藏电力的经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为西藏电力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形成电力管理体制新格局和多能互补的电力工业体系

西藏电力管理体制经历了一系列变化。

1997年,西藏自治区电力公司成立,迈出向公司化运作转变的第一步。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做好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西藏能源电力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任务。

2007年7月,由国家电网公司控股、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参股的西藏电力有限公司成立,西藏电力企业建立了与中央企业的资本纽带关系。

2010年4月,原西藏自治区电力工业局及所属西藏水电勘测设计院、电力试验研究所机构改革工作基本完成,标志着在西藏由政府宏观调控,电力企业自主经营,行业协会自律管理和服务的电力管理体制新格局形成。

目前,西藏已形成了以水电为主,地热、风能、太阳能等多能互补、点多面广的电力工业体系,这为满足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供了电力保障。

记者从国网西藏电力了解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电力将科学规划、适度超前,大力发展水电,积极利用新能源;因地制宜、多能互补,合理调整电源结构,保障区内用电和加快推进藏电外送相结合;加快联网步伐,加强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提高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开发和保护并重,建设和管理并重,质量和效益并重,努力实现西藏电力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来源:亮报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