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主动配电网、能源互联网建设刚刚开始,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以创新为驱动力,未来的产业机会很多。”对于智能电网发展趋势,在第三届中国国际智能电网产业关键技术峰会上,国网能源研究院智能电网专家冯庆东博士表达了观点,并做了《智能电网关键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的演讲。他认为,对于智能电网以及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不应该炒作概念,要用理性思考,明确智能电网特征与功能定位,实实在在地研究产品和技术。
智能电网建设的主要目标
智能电网是《中国制造2050》的重要发展项目,又被称为“电网2.0”。发展智能电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为实现清洁能源的开发、输送和消纳,电网必须提高其灵活性和兼容性。为抵御日益频繁的自然灾害和外界干扰,电网必须依靠智能化手段不断提高其安全防御能力和自愈能力。对于未来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冯庆东认为,智能电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接纳更多的新能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火电机组的灵活性与调节性;(2)电网灵活扩容,灵活接线(多分段、适当联络),灵活的拓扑结构,保护随拓扑变化,可远方修改定值;区域能源优化与分布式协调控制。(3)提升需求侧用能优化管理水平、需求响应水平、实施能源总量控制。
智能电网现状和未来趋势
任何一次新兴的科技浪潮都伴随着战略规划及关键技术的完善。就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关键技术的发展,冯庆东将其概括为两个方面:(1)分布自治与全局优化相结合的协调控制技术。(2)功率能量灵活可调的全局优化能量管理技术。具体可以分为六个方面:(1)广域状态感知(WASA)、物联网、信息物理系统(CPS)。(2)智能信息处理技术(Intelligent Agent)。(3)电力电子技术。(4)储能。(5)智能一次设备。(6)能量管理系统。他认为,未来的主动配电网可能面临三个需求,一是全局能量优化,需要掌握开关状态信息,网络拓扑信息、储能信息。二是配网网络重构,需要开关能够电动控制,远程控制。三是运行方式灵活,可以优化变电站主接线。采用嵌入式传感器的隔离断路器适合于35千伏及10千伏配电网。他强调,对于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进取,重视接口类、互操作类、系统集成类(包括信息安全)的技术标准制定,重视提高标准的生命周期和执行力度。
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并肩前行
中国的智能能源体系主要是以智能电网为核心,以配电网为载体,在终端用能层面,采用CPS及EMS实现智能协同控制技术,在智能配电网基础上将电力、天然气、电动汽车充电站互联,形成“智能能源网”。所以,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坚强的智能电网支撑。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刘庆东认为,能源互联网是智能电网的扩展和延伸。。能源互联网是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以配电网为基础,以接入分布式新能源为主,采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通过能量管理系统及CPS对分布式新能源设备实施区域间协调控制。能源互联网可以更大范围的适应新能源的接入。未来的智能电网应该可以充分满足接纳新能源的需求,具备以下功能:1)新能源的即插即用,当新能源并网或离网时,配电网应该能够识别新能源设备的状态及属性;2)信息交互功能,当新能源向配电网发出服务请求时,配电网应该能够提供相应的服务;3)能源管理功能,配电网能够适应分布式新能源和用户之间复杂的随机特性,实现多种新能源的动态管理和优化控制。
标签:智能电网,重在创新,专家提醒,概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