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电动汽车百分之百能摇到号,没想到竟然未中签。”前几日,听到一位北京朋友这样抱怨,我才真切地感受到电动汽车正在快速地发展普及,逐渐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由于能源安全和环境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我国政府于几年前开始利用财政补贴和利好政策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北京在此基础上,于今年相继出台了纯电动小客车单独摇号、不用限行等政策,强烈刺激了大众的购买欲望,使得月购车申请数量屡创新高,然而,电动汽车“逢申必中”的美好时代仅持续了数月便宣告终结。与许多消费者一样,我的那位朋友虽然因为长年饱受摇号之苦开始考虑购买电动汽车,但他仍然对目前的电动汽车产品还存在诸多顾虑:价格较贵、续航里程短、充电不便等。消费者心中的这几块坚冰还未能完全破除。
不过,今年4月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为电动汽车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京津冀协同发展首先应该突破的是环保和交通的问题。作为我国雾霾的“重灾区”,三地的大气污染治理问题尤为突出。若要完成区域PM2.5的减排任务,势必要对其主要来源之一——汽车尾气的排放进行控制,加大推广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京津冀地区改善环境的一条重要路径。在此背景下,政府将给予电动汽车更多的重视和支持,比如北京将有望出台纯电动汽车免收过路费与停车费等福利政策,通过降低购车或用车成本来引导汽车消费市场的资金流向。随着电动汽车性价比的不断上升,消费者对价格方面的顾虑也将逐步减少。
除了节能环保方面的诉求,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愿景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电动汽车的发展。京津冀三地目前正在共同研究北京大外环通道和区域环线通道等,计划形成“一小时交通圈”和“半小时生活圈”。随着交通一体化的推进,京津冀区域内的道路交通将愈发便捷,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担忧也会有所缓解。此外,区域协同发展对电动汽车的依赖还将激励一些企业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数不断提高。
充电不便的顾虑大概是让一部分消费者与电动汽车绝缘的最主要原因。电池方面的短板使得充电设施的普及和升级变得格外迫切,现有充电设施水平还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了适应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推进汽车终端的清洁能源替代,京津冀三地除了继续开展充换电站和充电桩的落地工作之外,还将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并相互配合,力争在区域内的高速公路全面实现充电服务一体化。届时,令消费者头痛的充电难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亚洲电动车之父”陈清泉曾说,发展电动汽车的三个关键因素是好的产品、好的基础设施和好的商业模式。京津冀开启协同发展模式之后,电动汽车不仅可以享受到更优惠的政策,还能够通过更积极的产品更新和服务升级来吸引更理性、更稳定、更忠诚的消费者群体。期待电动汽车搭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快车,破冰碾雪,驶向真正的春天。
标签:电动汽车,京津冀协同发展,节能减排,绿色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