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我国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这是节能环保产业第二次以“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身份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是李克强总理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
“‘十三五’作为国家重要的绿色发展的机遇期,对节能环保产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博天环境董事长赵笠钧说。
“节能环保行业将成为助力供给侧改革的新动能。”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小康说。
绿色发展、供给侧改革,宏观战略释放腾飞动能,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逻辑也可借此契机得以重构,正如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所说,“在未来一段时间,环保企业在我国不光是为了解决环境问题,在GDP发展过程中也要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环保产业想像空间继续加大
节能环保产业第一次真正尝到政策红利带来的“甜头”是在三年前。2013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提出了一个宏大的目标,即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到2015年,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4.5万亿元,这一数字一度让业内人惊叹,但三年后再回过头看,它的想像力度还不够。姜克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节能环保产业的价值不只在改善环境,在GDP发展过程中也要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大家感觉不舒服的地方,我们要大力投资改善它,作为拉动经济非常重要的因素。”他半开玩笑似地说,之前对环保产业提出的目标数字太低了。“从全国GDP发展来讲,环保产业所扮演的角色可以更大,发展空间也更大。”近几年,政府、社会对节能环保产业 寄予厚望,该产业的发展现状却不尽如人意。经过多年的发展,节能环保领域以民营企业为主,且鲜见百亿元级、千亿元级规模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上还处于产业化初级阶段,与“成为国民经济新兴的支柱产业”仍然有一段距离。
不过,随着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幕开启,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壮大的“密钥”将被找到,借用王小康所言:“在结构性调整中,节能环保产业作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产业,将成为新旧动能转换中的新动能。”
产业发展呈现四大变化
“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必然会改变我们整个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对环保产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新的机遇。”赵笠钧表示,供给侧改革释放出政策红利,节能环保产业也将发生新的变化。
一方面,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传统产业的业务将受到较大影响,大型国有企业纷纷突围,向环保产业进军,社会资本趁热也大量涌入。“像中建、中能建、首钢 等大型国有企业都在进入环保产业,将节能环保作为业务转型的一个重要选项。”另一方面,配合改革大局,环境管理制度也将发生变化,环保治理开始变得系统化、复杂化,环境产业链也将被拉长,需要环保企业提供更加系统的环境解决方案,也将推动该产业从单一业务向综合型环境服务转变。
第三,外部环境和产业内部环境双重压力来袭,环保企业将更加注重专业化和技术创新。
另外,在商业模式上也将出现更加广泛的探讨。BOT、PPP等模式日渐成熟,也将为该产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一带一路”打开国际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节能环保产业的国际业务也将觅得更多机会。“过去几十年,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能力,在全球都是具有竞争力的。如今,在一些需要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当然不可避免会遇到诸多环保问题,因此,中国的环保企业也要做好‘走出去’的准备。”赵笠钧说。 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对此深表赞同。他补充认为,与过去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更多是“拿工程、接项目”不同,如今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方式更加“豪爽”———直接并购、收购国外企业。
2015年以来,环保领域海外并购案例增多,资金额也不断刷新。例如,巴安水务通过全资瑞典孙公司协议受让奥地利KWICorporaterwaltungsGmbH100%股权;雪迪龙收购英国KoreTechnologyLimited公司;永清环保收购美国IST公司51%的股权;成都天翔环境收购德国最大的污水处理公司BET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这期间涉及环保海外并购的资金额已达200多亿元。有分析认为,随着中国经济放缓,以及海外股市的低估值,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动力将更加充足。
“中国环保企业在高度发展过程中,应积极面对国际化带来的机会。”赵笠钧说,他坚信,中国有全球最大的环境市场和最复杂的环境问题,也一定会呈现全球最大的环境公司。
标签:供给侧改革,环保产业,密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