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吞巴乡吞普村拥组的村民贡桑家就做好了准备。今天,国家电网拉萨供电公司负责农村电网改造的工作人员将上门为他家装电表。
拥组是吞普村的一个自然村,仅有22户人家,离县城20多公里,却被高山阻隔。要进入拥组须翻越一座海拔近5000米的高山,20多公里的路需要开1个多小时的车。因为偏僻,2013年这里才用上太阳能照明。
长期以来,西藏以电力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西藏电力建设的投入,去年又确定了18个农村电网建设项目,对农牧区电网进行改造。
“有了电,我就能买冰箱、洗衣机了。”贡桑盘算着说,以前虽然可以用太阳能解决照明问题,但是看电视和打酥油茶不能同时进行,否则就会跳闸。电够不够用还要看太阳,像连续的阴雨天就只能点油灯。“我们也想过更好的生活,想和山外的人一样。”贡桑说。
西藏地域辽阔,农牧民居住相对分散,为了一两户人家用电,就要架上几十公里的线路。“从山顶到拥组一共8公里,每公里大约要花16万元。前几年我们将线架设到了山顶,因为到拥组的路不通,所以一直无法安装过去。”国家电网拉萨供电公司建设部工程管理高级师任伍虎说。
在拥普沟的半山腰上,散落着2户人家,尽管分散,但是电力线路一样架设到了他们的家门口。
位于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江当乡雪琼村的卡巴洛砖厂里,工人们正在打制砖头。
江当乡制砖原料非常丰富,很多村民早就想开办砂石厂、砖厂等来增加收入,无奈电力供应一直跟不上。7个月前,听说村里即将进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村民加参就开始筹备建砖厂的事。终于,一个多月前,砖厂正式开始运营,而且当月就实现收入5万元。
“以前江当乡电压等级和主变容量都无法满足村民建厂使用动力电的需求。这一轮的农村电网改造给江当乡提升了电压等级,扩大了主变容量,村里终于能够安心安全地使用动力电了。”国家电网日喀则供电公司副总经济师兼发展建设部主任洛桑介绍说。
加参的父亲米次也因电力供应问题的解决加入了创业大潮:在自家开办了一个磨面坊,为村民磨制糌粑、小麦等。
“糌粑是我们长期食用的主要食物之一。糌粑加工在村里有市场,我开办磨面坊不仅能满足自家磨制糌粑的需要,还能给村里人服务,增加收入。”米次说,以前由于没有动力电,即使买回了加工机器也无法使用。米次一家需要一次性把全年食用的糌粑运到日喀则市统一加工,大约需要3天时间,同时还要花费高昂的运输成本,特别不方便。
“现在随时都可以加工,想吃多少就加工多少,非常新鲜。同时我还能挣点钱。有电真好,不仅照亮了我们的生活,还让我们有了更多赚钱的机会,点亮了我们的未来。”米次说。
“十三五”时期,西藏将进一步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力度,力争到2017年底,完成由国家电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承担的涉及全区61个县约3100个小城镇和中心村的电网改造升级,估算投资119亿元,进一步解决和改善西藏全区过半人口的用电安全可靠问题。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经济日报,太阳能,电网,藏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