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斗转星移,沧桑巨变。
唐山历史的胶卷被定格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这一刻,大灾突如其来,亲人生死离别,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重工业城市瞬间被夷为一片废墟。在这次地震中,有24万余人丧生,16万余人重伤,全市电力、交通、供水全部中断。其灾情之重、损失之巨,举世罕见,被称为“上世纪全球十大灾难”之一。
悲痛让人更加坚韧,困难让人更加勇敢。供电职工们在这场山河倾动的大灾面前,把“供电人”这个名字诠释得更加鲜明深刻。40年间,唐山供电公司秉承抗震精神,勇担社会责任,坚韧拼搏,挥洒热血。经过几代电力人的奋斗与付出,构建了一个安全可靠,坚强智能的现代化电网。
那些曾经坍塌的杆塔、断折的线路,在灾难中浴火重生,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人面前,展现出一幕幕令人惊叹的“电网奇迹”!
这是一曲英勇悲壮的抗震凯歌
把时间的指针拨回40年前的7月28日。
这一天,唐山电网全面瘫痪。唐山地区发电机组全部停机,负荷由震前的43.97万千瓦骤降为零,80%以上的变电站和输电线路、97%以上的配电线路被损毁,几乎100%的职工住宅和70%的厂房建筑被夷为平地,直接经济损失达1705万元。超过1150名员工及家属罹难,71名孩子失去双亲沦为孤儿。
提起当年那场灾难,唐山供电公司通讯所的田凤昌、毕志安两位老师傅至今依然感慨万千……当时,他们到供电局工作刚满一年,都还是二十七八岁的年轻小伙儿。7月28日凌晨,他们和同屋一个名叫孙玉中的职工都被剧烈的晃动惊醒,毕志安跳下床、冲向门口试图开门,可强烈的地震使门严重扭曲、发生了变形,怎么也打不开,仅仅几秒钟,毕志安就和田凤昌一起被压在了屋里;而试图跳窗逃生的孙玉中则被拦腰挤住,当场死亡!
黑暗中,毕志安和田凤昌一边互相鼓励,一边不断扒开身边的砖块瓦砾,寻找逃生的机会。直到下午三点多,两个年轻人才得以死里逃生。他们逃生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去单位!来到供电局,当时的局长陈本善已经在忙着指挥抢险了。按老局长的吩咐,两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找了工作服换上,跟着投入到抢险救灾的队伍当中。
地震发生后,北京电管局第一时间组织成立了“电力抗震抢修前线指挥部”,时任北京电管局领导李鹏带领百余人的抢修队伍分乘4辆满载食品、药品等救灾物资的卡车和抢险吊车等机械,于当晚11时左右赶到唐山。本着“三先三后”(先供电后发电,先简易送电后健全,先保重点供电后扩大供电范围)的指导方针,与各地支援的电力抢修队伍密切配合,迅速投身于救援、应急供电和抢修工作中去。
在电力抢险救灾指挥部的正确领导下和兄弟单位的无私援助下,震后仅15小时,抗震救灾指挥机关通电;震后38小时,新华道、建设路等主要路段亮起路灯;震后72小时,大红桥水井等主要水源及飞机场恢复供电。1976年末,唐山地区停运的变电站恢复了31座,输电线路恢复66条,全市700家单位恢复了生产,地区负荷上升到31.0万千瓦,达到震前地区总负荷的72.14%,实现基本正常供电,书写了灾后重建史上的奇迹!
1978年,随着唐山市第一座220千伏变电站──吕家坨变电站的建成投运,唐山电网的最高电压等级由110千伏提高到220千伏,供电能力大幅提升,设备总容量比震前增加了两倍!怆然回首,震后新生的唐山大地上,“供电人”唱响了一曲战天斗地、气壮山河的抗震凯歌!
这是一篇跨越发展的电网奇迹
十年重建、十年振兴、十年快速发展、十年腾飞之路。
1978年,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凭借着资源优势显着、工业基础雄厚等优势,唐山市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唐山电网迎来了第一个高速发展阶段。80年代,先后建成迁安、韩城、雷庄等多个220千伏变电站,在唐山北部形成220千伏环形网络;1999年,唐山电网的南部环网建成;2001年3月,随着500千伏姜家营变电站的建成投运,全国第一个交流联网──东北和华北两大区域电网的500千伏交流互联网络结构形成,开启了唐山电网运行最高电压等级500千伏的新时代。
科学发展潮涌动,经济腾飞电先行。进入新世纪以来,唐山经济社会步入了跨越发展的快车道,老牌工业重镇焕发出新的气息与脉动,而用电负荷也由此急速攀升。
“原有的网架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唐山经济发展的强劲需求。”据唐山供电公司副总师兼建设部主任林晋介绍,为打破电力“瓶颈”问题,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百姓民生,唐山供电公司牢固树立“不停电是最基本服务”的理念,不断加大电网投资力度,全力以赴保障地区用电需求。
“十二五”以来,唐山电网迎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黄金期,累计完成电网投资123.73亿元,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由1978年的43座增加到356座,变电总容量由1229兆伏安增加到56055兆伏安。与1978年相比,唐山地区变电总容量整整增长了45倍!
5月1日上午,随着锡盟—山东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唐山段)全线贯通,标志着区域内特高压电网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唐山电网开启了跨越发展的新纪元!
目前,唐山电网初步形成了以1000千伏特高压为骨干网架,500千伏为支撑的“九站四区”网络,特别是随着曹妃甸、乐亭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顺利投产,唐山电网首次具备了分区供电条件,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资源配置能力显着提升,唐山已成为京津唐电网的主力支撑点!
不仅如此。“十三五”期间,唐山电网还将迎来第一个落地唐山的特高压工程──锦州—唐山—天津南特高压交流工程。届时,充沛的电能将为凤凰插上腾飞的双翼,助力唐山飞往更加璀璨光明的未来!
这是一幅清洁智能的城市蓝图
唐山是一座以钢铁、煤炭、水泥等为支柱产业的百年工业重镇。近年来,受能源结构影响,雾霾天气频频侵袭唐山大地。
破解四面“霾”伏,能源结构必须调整。唐山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元伟说:“在做好优质服务的同时,我们深入推进电能替代工作,积极消纳风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努力描绘清洁智能的城市蓝图。”
那么,清洁智能的城市蓝图应该是什么样的?
2015年,一座兼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等特征的重型工业园区智能电网综合性样板工程落地曹妃甸。该工程综合应用多种智能电网先进技术和理念,不仅能够针对钢铁、石化等多种类型负荷特性采用综合能效管理,提出经济运行策略,同时还能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及时减少电网有害谐波、降低设备损耗,有力促进曹妃甸工业区低碳和循环经济发展。
消纳清洁能源,是打造“碧水蓝天”的关键路径。近年来,唐山供电公司不断完善新能源并网运行管理和监控技术手段,使电网能适应不同类型电源的友好接入,有效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截至目前,唐山地区已投运规模以上风力发电基地2座、总容量72兆瓦,光伏电站4座、总容量91兆瓦,清洁能源产业已成为唐山循环经济发展的又一强劲引擎。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唐山供电公司实现替代电量38亿千瓦时,折合节约标煤152.2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79.57万吨。
供电职工正用勤劳和智慧,描绘出一幅清洁智能的城市蓝图!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