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古城之变(图文)

——从丽江、大理古城供电可靠性提升看古城镇电网改造

  2017-03-29

  编者按:


  精益管理,关键在人根本在干。目前,精益管理全面推行,精益理念在全网上下深入人心,公司系统各单位在各项工作中积极践行精益理念,以精益管理促工作提升,努力开拓新局面。


  近来,云南电网公司在提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大理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服务水平方面,积极践行精益理念,电网改造全面提速,夯实基础加强管理,供电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供电人以供电可靠性和供电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来呵护这份乡愁,点亮这乡愁中的夜深千帐灯。

1.jpg

  供电人员对古城电力设备进行测温、测负荷,呵护古城璀璨的灯火。杨双宁 摄

2.jpg

  丽江供电局党员突击队到古城进行负荷排查。杨双宁 摄


  来看一组数据——


  2016年春节期间,丽江、大理旅游区游客人数激增,加之遭遇低温雨雪天气,用电负荷骤增,多起因供电设备过载导致的停电事件引发游客不满,云南省能监办接到丽江、大理古城频繁停电的投诉多达24起,占全国投诉量的18.6%;


  同样是春节,一年之后的2017年春节长假,丽江、大理游客人数较2016年同期分别增长了48%和18%,达到历年来最高峰。然而春节期间,丽江古城却实现了客户抱怨“零投诉”,大理古城也只发生了1起客户抱怨投诉。


  一年的时间,丽江、大理古城的供电服务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改变?


  A 全盘规划全面提速,建设坚强电网


  丽江、大理古城,古朴而典雅,宁静而温婉,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丽江、大理古城的游客成倍增长。旅游业的兴旺也带动了客栈、酒吧、餐馆、商铺在依山傍水的城乡结合部迅猛发展。


  今年50岁的李一立,2013年来到丽江古城旁的文明村开设了一家客栈。“当时文明村才只有几家客栈,到了2016年短短3年时间,村里的客栈已经发展到了300多家。”


  以客栈为主的商业性用电负荷呈爆发性增长,且用电负荷变化受恶劣天气和旅游高峰的影响,日负荷和年负荷变化较大,呈现出高同时率、高需求的特征,这给原有的供电设施带来极大的压力。


  2016年春节期间,由于游客人数的增长加之遭遇寒流天气,丽江大研古城及束河古镇片区的12条公用线路中有7条重过载,100台公用配变中有29台重过载;束河古镇2月最高负荷达15591千瓦,较1月增长了45%。在大理古城片区,因为同样的原因,11条公用线路中有4条重过载,223台公用配变中有59台重过载;春节用电高峰时,南门3号公变负载率高达198%……旅游高峰期,丽江、大理古城原有的电网设施已很难满足用电需求,电力供求形势趋于紧张。


  “2016年春节,客栈遇上停电,游客纷纷退房,我只好自掏腰包为游客另找酒店,”说到2016年春节的停电经历,李一立心有余悸,“那一晚损失惨重,真是要了老命。”一年之后,他对2017年春节期间的用电保障却是赞不绝口:“电网改造后,今年春节没有再跳闸断电。”


  改变的发生,源于电网建设的投入。2016年春节过后,云南电网公司丽江、大理供电局对此次春节期间的供电服务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反思,对古城电网改造进行了全盘规划,古城电网改造全面提速。


  丽江供电局在确保完成2016年丽江大研古城、束河古镇第一批次3080万元电网投资计划的基础上,上报了应急项目共29项投资估算3672.3万元的第二批次投资计划,以及一户一表改造投资900万元。2016年,由云南电网公司出资、丽江供电局负责建设,用于古城、古镇电网改造的投资就达7652.3万元。同时,丽江供电局积极协调当地政府投资2680万元,用于古城、古镇土建施工建设。


  改造完成后,丽江大研古城的10千伏线路的联络率将达到100%,转供率达80%;束河古镇的10千伏线路的联络率将达到100%,能满足片区负荷增长需要。即使停电,大研古城和束河古镇的停电范围也将进一步缩小,停电时间将大幅减少。


  2016年,大理古城片区计划实施中低压项目共138项,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54.12千米,新建及改造配电台区123台,容量68225千伏安,低压线路1512.4千米,总投资达7081.34万元。改造完工后,片区内配变容量将达142101千伏安,能满足片区负荷供应需要。


  大理供电局生产设备管理部副主任孔令匀介绍:“经过对110千伏古城变的改造,将用电高峰期的负载率从105%降到了75%;35千伏喜洲变改造后,用电高峰期负载率从103%降到了60%;35千伏挖色变增加了一台移动式变电站,用电高峰期负载率从102%降到了80%,不会由于主供变电站的失电造成停电,保证了主供电源的安全。”


  镜头一


  丽江、大理古城历史文化厚重,古建筑密集且游客较多。如何在保护古城原貌又不影响居民生活和游客旅游的情况下实施大规模电网建设和升级改造,考验着供电人。


  在线路改造中,施工人员想出了“一挖一铺”的施工方法,即人工开挖,当天开挖的电缆沟,当天必须铺设完成。在开挖过程中,他们对古城镇道路上的每一块青石板进行标号,铺设时再按原位进行复原。在不能使用大型机械的情况下,施工人员用手拉肩扛的原始方法,把成人手臂粗的电缆埋进小街小巷。除此之外,为最大限度降低停电给居民带来的影响,施工人员选择在每天夜深人静的凌晨进行施工,又赶在早上6点前结束……


  B 走访普查加强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通过分析和现场检查,及时掌握用电客户是否有新增设备或电气设备是否存在带病运行情况,提高对供配电设施是否满足客户用电需求的分析能力。”丽江供电局营销部主任和立生介绍,针对丽江古城区人口密集等情况,该局按照“敲开门、见着人、拉上话、连上心、送服务”的要求,开展了“大走访、大普查”活动。


  2016年,丽江供电局投入2800人次,完成了古城供电区域内所有设备配网普查及6458户营业普查;完成了6779户客栈、商户变户关系、客户信息的梳理,并入户核查登记用户用电设备及容量清单;对月用电量超过30千瓦的客栈酒店用户建立一户一册档案,并完成了1973户用户的用电检查工作,与1087户用户重新签订供用电合同。


  大理城区供电局与大理市工信局、安监局联合发文,对大理古城区域内的酒店、客栈、餐饮企业开展安全用电专项检查,重点核实用户用电容量、用电性质、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信息。2016年2月19日至3月31日一个多月的时间,大理城区供电局共检查481个公用台区,涉及客栈、酒店、餐饮3720户,入户核实检查1800户,对检查中发现实际用电负荷超过40千瓦的793户用户下发了整改通知书。


  针对冬季气温下降、用电负荷持续攀升的情况,丽江、大理供电局还组织技术人员开展拉网式用电安全隐患排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下发整改通知书并提供技术支持,督导客户进行隐患整改。同时,检查人员还入户了解客户生产经营情况,根据其负荷特点指导错峰避峰安全用电。


  走访普查工作广泛开展的同时,丽江、大理供电局进一步加强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打个电话不到10分钟就来了,有了客户经理,就像是家门口建了个营业厅。”大理古城红山茶酒店老板杨建波对供电部门的客户经理十分满意。“2017年春节假期游客很多,特别是大年初三很火爆。供电可靠了,客人们住店安心,客栈、酒店、商铺的经营者们也更加放心。”


  为保障客户用电,大理城区供电局对公变专变进行网格化管理,建立客户经理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及时收集处理客户反映的问题,与客户建立起了紧密的日常联系。为提升与用电客户的高效沟通及信息传递,丽江供电局玉龙供电所建立了“束河电小二”微信群,古城供电局建立了古城供电服务群,通过微信群进行停电信息及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等相关知识的宣传,同时对客户的需求、疑问、咨询、投诉等情况进行及时解答。


  不仅如此,丽江供电局还通过安装智能电力监控设备,提高古城古镇及重点旅游景区低压供电但用电量较大客户的负荷管控。


  丽江古城供电局副局长陈继忠介绍,通过安装该设备,可实现单户客户过载用电造成的停电影响只涉及单一客户,减少对其他客户造成停电影响。据了解,该局目前在古城、古镇内共安装了220伏电力监控终端730套,380伏监控终端290套。


  为应对古城用电特性,大理供电局着力做好电网负荷分析与预测,科学安排电网运行方式。


  “根据以往经验,春节期间负荷会很高,每天的高峰负荷出现在晚上6点到11点,而每年的高峰负荷通常会有15天。”大理供电局副局长赵龙介绍,对于旅游旺季重大的运行方式安排,该局按照电网风险管控的要求,及时做好风险辨识和风险管控工作。与此同时,加强运行监控和系统调频调压管理,做好事故预想和电力电量平衡,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镜头二


  “我们以自愿报名的形式,组织了200多人的党员志愿服务队,为客户及时提供用电咨询服务,得到了广大用电客户的认可。”丽江供电局党委书记肖汉楹介绍,2017年春节期间,丽江供电局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4支,参与保电党员258人,带动青年团员78人,全局投入保供电人员1713人次,值班指挥管理人员每天84人次,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圆满完成了保电任务。


  (王宇 胡金铭 李灿斌 杨绍豪 周鹏 杨双宁)


  ■延伸阅读


  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982年2月8日,国务院批准了第一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到2016年12日16日为止,国务院已将131座城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对这些城市的文化遗迹进行了重点保护。在南方五省区,有2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具体如下:


  ●广东:广州市、潮州市、肇庆市、佛山市、梅州市、雷州市、中山市、惠州市


  ●广西:桂林市、柳州市、北海市


  ●云南:昆明市、大理市、丽江市、建水县、巍山县、会泽县


  ●贵州:遵义市、镇远县


  ●海南:琼山区、海口市


  目前,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正有序实施以挖掘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资源为主要内容的“琼台复兴计划”,以延续历史文脉,展示留得住乡愁、充满独特魅力的千年古城,打造国际旅游岛的历史文化客厅。


  (南网报综合整理)


  ■观察


  古城镇电网改造难在哪儿?


  走访中笔者了解到,除了违规用电现象严重、变电站难建等问题外,在电网改造建设中,缺地、缺配合成为最大难题。


  古城频繁跳闸多在晚上用电高峰期,有的地方甚至一天多次跳闸。为何频频跳闸?古城内的经营者称供电量不足。笔者实地走访却发现,供电量不足是古城区内客栈、酒店、商铺的无序发展所造成。


  以丽江为例,在大研古城、束河古镇和泸沽湖旅游区内,从2013年至今的3年多时间里,就出现了客栈、酒店3000多家,这些客栈酒店以前都是民居。按规范,一栋居民楼作为单一产权人,用电量只能按照4—6千瓦容量审批。供电部门在普查中却发现,不少客户的实际用电负荷达到了40千瓦左右,有的甚至超过100千瓦,远远超出电表容量或超过供用电合同约定容量,严重挤占了普通居民的公用变压器资源,致使供电企业为满足正常负荷需要而新增和改造的配电变压器资源变得“杯水车薪”。


  古城镇重点区域负荷急剧增长的现实,急需加大配电网建设改造力度。但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选址、配变落点困难,部分项目建设受阻,无法按规划时序实施。


  以几个工程为例。大理供电局110千伏文献输变电工程是为满足大理古城片区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而规划的项目。工程于2014年启动可研,因线路通道处于苍山保护区,协调难度大。110千伏洱河输变电工程,对切实提高整个大理市西洱河沿线及开发区供电可靠性、满足负荷增长需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因线路通道及配电变压器落点协调困难,造成项目中低压配网项目难以落地。而在丽江供电局,截至今年3月,大研古城还有2103年至2014年的5个项目因通道问题无法落地。


  据笔者了解,古城镇设备建设推进不快,缺地是关键原因之一。在寸土寸金的古城古镇,缺地、缺配合,成为电网改造最大的难题。由于一些政府部门缺乏统一规划,导致古城镇公共设施用地严重不足,供电局作为供电配套建设主体,很难落实配电变压器等供电设施的用地。而有的居民虽然希望能正常用电,却又不愿意配电设备靠近自己家,有的甚至拒绝从自家房屋走线。在古城古镇区域电网改造中,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供电线路通道出现“卡脖子”现象,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


  由此可见,解决古城镇用电问题,不仅需要供电部门的努力,更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王宇)


  ■相关阅读


  守护千年古镇


  历经千年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古建筑群密集,至今依然保持着明清古韵,是着名的休闲、度假胜地。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人员密集、负荷增长迅猛,这些,考验着供电人的安全管控能力、可靠供电能力和优质服务能力。15年来,贵州电网公司凯里镇远供电局保持着无安全责任事故、无客户投诉的记录。


  改造硬件设施,满足负荷增长需要


  火爆的古镇旅游,催生了大量宾馆、酒楼。古镇上,不少民居改成了客栈和酒吧,居民用户变成了商业用户。人口增加,密度加大,每年的负荷增长率达16%。


  为守护好这座名城古镇,镇远供电局对变电站(电源点)实施了标准化建设,对供电线路实行绝缘化改造和环网供电,对配变进行了加装和扩容,对下户线和户表进行了改造。


  2011年至2016年,根据镇远县城所在地舞阳镇城区负荷增长较快的实际情况,镇远供电局通过检修技改项目对该区63台配变进行增容,容量1.9万千伏安,投入资金207万元;为减小停电范围、解决城区转供电、倒闸操作问题,新增智能开关57台,投入资金163万元,为实现配网自动化奠定了基础。其中,2015年因城区河坝街旅游民居建设,负荷突增,新增400千伏安配变1台,架设0.4千伏线路0.86千米,用户下户线改造2.56公里,投入资金15.7万元,解决了用电“卡脖子”和低电压质量问题。2011年至2016年,针对老城区古建筑多,房屋人口密集的情况,对城区18个台区进行了导线绝缘化改造,架设0.4千伏线路15.9千米,0.22千伏线路2.4千米。


  专人负责制,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在镇远,为了保证供电安全和美观,供电线路通道标准规范,电线杆上其他信号线路搭接较少。这得益于该局与相关部门建立了良好的联动机制,沟通顺畅,并联合进行清理整治。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局定时开展线路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整改;属用户产权的进行温馨提示,避免因线路过热引发火灾。


  “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于线路通道,问题集中在私拉乱接和室内线径小。”镇远供电局舞阳供电所所长屠泽希介绍。


  因居民用户用电量小,室内线路往往线径小,改成商业用户后,用电量增大,因此极有可能因线路发热发生火灾。该所配电班班长李亮说:“镇远古建筑密集,一旦失火,后果不堪设想。”为此,舞阳供电所实行专人负责制,由专人负责发放宣传画册、讲解,并负责监督整改到位。


  为提高客户的安全意识,镇远供电局除了上门讲解,充分利用标示牌、宣传画册、公交车滚动屏、电视等载体,还使用微信、微博,全方位地进行安全宣传和客户服务。


  有付出就有回报。在镇远,未发生过有责任的安全事件,至今未发生一起客户投诉事件。(杨盛 姜琳)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南方电网报

标签:丽江,大理古城,供电可靠性,古城镇,电网改造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