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张家湾镇普洒村发生严重山体崩塌地质灾害。
灾害发生后,南方电网公司第一时间组织抢修力量,积极配合政府做好抢险救灾电力保障等工作,南方电网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曹志安批示要求:“请贵州电网公司按贵州省委省政府要求,全力做好抢险救灾的电力保障等相关工作。”贵州电网公司迅速启动Ⅲ级响应,成立“8·28”山体崩塌应急救援保供电现场指挥部,统筹开展应急供电保障服务。
截至8月31日16时,南方电网公司已经累计投入了506人次、车辆138台次、3台发电车、23台发电机,安装39套大型应急照明灯具、350余盏照明节能灯,全力以赴保障现场2000余人、30多台机械抢险救援用电,为救援工作提供了充足的电力、照明及生活用电。
加快!迅速到位,点燃希望
“贵州电网这一次干得非常不错”。30日晚,贵州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总指挥部总指挥长秦如培督导检查3号救援点,亲切拍着电力保障指挥部人员的肩膀说。“电力保障做得好,到处都亮堂堂的,电力部门要再接再厉,让现场的灯光更加明亮。”事件发生以来,南方电网公司的救援保电工作接连4次得到秦如培的表扬。
灾害发生后,贵州电网公司迅速组织抢修力量开进灾区,积极配合政府做好救灾工作,全力以赴保证用电需求。
毕节供电局迅速启动社会突发事件供电保障Ⅲ级响应,成立现场指挥部,下设协调监督、综合保障、供电技术3个组,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指挥抢修及应急保供电相关工作。
28日11时,纳雍供电局突击队员赶到现场。13时,该局各职能部门和城区供电所、张家湾供电所、乐治供电所等单位的近百名员工快速集结,来自大方、黔西的应急发电车和大型照明灯具迅速到位。
山体崩塌造成10千伏张普线多处低压分支线、1台配变被埋。张家湾供电所所长谌洪宇带领突击队员迅速展开抢修工作,11时10分隔离10千伏张普线66号杆后段,14时25分解断张普线86号杆T接普洒1号变支线,16时48分恢复张普线全线通电。
事发当晚是救援的黄金时间,应急照明至关重要。指挥部组织员工紧急出动,多管齐下展开电力保障工作。10人对现场故障进行紧急隔离;7人对35千伏纳张线进行特巡特维;5人对10千伏张普线开展特巡特维;3人对35千伏张家湾变电站一次主要设备测温及特巡,对35千伏张家湾变的电网运行方式进行优化。剩下的人员一拨运送发电车、发电机及照明灯具等应急物资到位,一拨在抢险救灾指挥部、救援现场及临时安置点等地接线接灯。
28日18时40分,天色全黑之前,在张家湾变电站和应急发电车、发电机的双重保障下,17套大型灯具和255盏节能灯已经完全点亮,救援现场没有照明死角。
坚守!扞卫光明,温暖人心
又是一个雨夜,抢险现场有两处灯损坏,刘辉立即披上雨衣出发了。他和同事们心中有一个念头:生命至高无上,全力保障救灾用电。
灾情发生后,纳雍供电局张家湾供电所员工刘辉和同事立即赶往受灾点,冒雨对山体滑坡点的变台实施紧急断电,保证救援过程安全。在了解受灾点及周边的电力设施情况后,刘辉主动参与到救灾临时指挥部等地的布置工作中,并肩负起抢险电源保障第一组工作。
在救援现场,许多一线人员已经一宿没有合眼。28日,纳雍供电局张家湾供电所所长谌洪宇率领员工不到20分钟就赶到救援现场,成为第一批进驻灾区的救援队伍之一。由于现场救援点多面广,他将员工分成以党员为骨干的7个小组,由点及面全方位开展保供电工作。
救援现场情况复杂,谌洪宇对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决定都非常慎重,当晚,他组织员工把现场巡视了一遍又一遍,让大家务必坚守在应急发电车旁,自己也一夜没睡。
“为了把握救援的黄金时间,救援队伍必须24小时不间断作业,尤其是在夜间,保电就是保光明,保光明就是保希望,责任如山。”谌洪宇说。
张家湾镇普洒村普洒小学内安置了超过30顶帐篷,是200余村民的临时家园。来自张家湾供电所的文程云负责这一安置点的拉线接电工作。30日下午,安置点帐篷还未安装完毕,他就带领纳雍供电局的7名员工开始拉线作业。
“一定要在6点半前完成全部工作。”文程云说,此时光明对村民来说是极大的慰藉,供电所不仅给村民安装照明灯,还会对厨房的用电线路、路灯的安放位置进行优化。
南方电网公司一线抢修人员抢险保电的举动,感动了许多人。
张家湾镇林业站站长陈雷对冒雨安装10米高应急灯塔的供电员工竖起了大拇指:“山体崩塌的体量非常大,供电局的各种应急措施十分得力。”
来自城区供电所的岳建、郭进和张家湾供电所的李龙进给消防官兵的临时指挥部安装节能灯。
“这里既是我们的临时指挥部,也是消防营地的厨房,你们来又是接灯又是拉线的,帮了大忙。”一名指挥员说。
保障!规范管理,保证后勤
除了扎实的后勤保障,为更好地开展救援工作,保电指挥部要求员工注意行为规范,做南方电网公司良好形象的代言人,注意安全,确保救援过程中保护好自己、保护好他人。
29日下午17时,纳雍供电局安监部专责王波第5次往返于供电所与救援现场之间,他负责运送灯具等紧急救援物资。由于交通情况较差,往来运送物资车辆较多,从张家湾镇到普洒村仅10千米的路程驱车需要1个半小时。
纳雍供电局工会副主席罗文则奔波在2千米外的封路点与救援现场之间。“各种后勤保障的东西需要进来,交通状况又不好,还有一些出去没带通行证的人需要协调。”罗文一天要来回奔波七八次。
来自张家湾供电所的陈燕,本来已经休假。事故发生后,他自告奋勇到现场为救援队员烧饭做菜,道路不通时,陈燕独自扛起笨重的煤气罐步行到指挥部。“人是铁,饭是钢,希望他们吃得好一点,聚集精神打好攻坚战。”除了扎实的后勤保障,规范化的管理让救援更加快速有效。
“走在街上人家一看我们的工装和安全帽就知道我们是南方电网的,大家有什么用电问题一眼就知道找谁。”乐治供电所所长蒙文杰说,“穿橘红衣服的是消防队员,穿迷彩衣的是武警官兵,穿白衣服的是医生,穿蓝衣服戴安全帽的是供电员工。”
规范化管理在救援现场的另一个体现在于标识。公司现场指挥部不仅设计了供电保障图,还在每一个电源点和设备上都贴了标签,有的是提醒有电危险,有的是提醒线路高度,还有的表明设备用途。此外,保电指挥部还制定了临时轮岗、轮班等制度,让参与抢险保电的干部员工在有限的条件下轮流休息,避免疲劳作业,真正做到安全第一。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贵州纳雍,山体崩塌,地质灾害,保电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