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特高压电网快速发展,目前公司已建成、获核准特高压工程“11交11直”,线路总长度超过3.2万公里。电网项目前期工作作为衔接电网规划与工程建设的桥梁与纽带,一直默默为国家电网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报特推出系列报道,全景展示公司电网项目前期工作亮点。
打开一张国家电网规划图,你会发现,有的变电站与换流站为同址建设,电源点集中密布;还有多条特高压线路利用同一条走廊通道,呈平行状分布。这是为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采访了电网前期工作者。“我们在做电网前期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统一,找到两者之间的最优平衡点是我们工作中的追求。”他们给出这样的答案。
在电网项目前期工作中,有这样一句广为流传的话,“规划的节约才是最大的节约”。记者查阅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发现一项电网工程,在建设环节中的成本节约,远不如前期工作中依靠扎实的调研、走访、可研得到科学合理的电网规划带来的成本节约,来的更直接。电网项目前期工作能够根据变电站、换流站以及线路的地理位置调整,合理布局,节省后期电网建设、运行维护成本,使电网工程投运后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站址规划藏高招 “螺蛳壳里做道场”
人们常用“螺蛳壳里做道场”比喻在狭小的空间里做出了不起的事情。在了解了电网项目前期工作之后,你会发现,电网前期工作者个个都是“螺蛳壳里做道场”的高手。他们在站址规划中,尽可能节约空间、公共设施等资源,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让有限的土地、空间、环境、资金办成“最大的事”。
在电网项目前期工作中处处藏着节约成本的高招。在《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前期工作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电网项目前期工作中应大力推行典型设计、典型造价、通用设备,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大量采用同塔双(多)回、大容量变压器、串联补偿装置、变电站小型化等节约土地、保护环境、节能降耗的先进适用技术,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泰州1000千伏变电站,位于兴化市大邹镇南舍村。泰州±800千伏换流站作为锡盟—泰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受端换流站,于2012年8月启动可研工作。然而,当时兴化市已无新建站址的建设用地指标。这给可研工作人员们出了一道难题。起初换流站站址选择在了盐城市,位于泰州1000千伏变电站东北方向约6千米的位置。
彼时,让泰州1000千伏变电站和±800千伏泰州换流站“合二为一”的想法,浮现在了研究人员的脑海里。
“我们的考虑是,要最大程度减少占地、节约资源。”国网经研院主任工程师黄宝莹回忆,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和直流换流站从未合建过,合建后有哪些好处、会带来什么问题,且现有站址附近村庄密集,如果涉及大量拆迁是否可行,都需要认真研究。
2014年6月,来自国网经研院和设计院的系统、变电、线路和技经等专业共计20名专家齐聚一堂,开始集中工作,研究泰州1000千伏变电站和±800千伏泰州换流站合建技术方案、设计原则。分、合建方案的技术经济对比分析工作完成后,国网发展部会同国网直流部、交流部、基建部和运检部,组织国网经研院、中国电科院及相关设计单位成立了联合工作组,进行多项总体优化设计,明确合建有关的详细设计原则。经过反复研究讨论,最终确定泰州±800千伏换流站与泰州1000千伏交流变电站在泰州兴化市合址建设。次年10月,采用合建方案的泰州±800千伏换流站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
黄宝莹介绍,和两站分建相比,泰州1000千伏变电站和泰州±800千伏换流站合建可至少节约用地2公顷,设备数量和水源、电源、道路、站内建筑物、控制保护等工程量均有所减少。“合建后,工程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省投资成本。”黄宝莹说,“从源头上保证每一项工程都具备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是电网项目前期工作的天然使命,也是我们工作的价值所在。”
优化走廊通道规划 向紧张的土地要空间
电网线路走廊通道的紧张是制约电网前期工作的一个重要障碍,由于土地紧张等因素,电网工程一旦在图纸上“大笔一挥”拐上一个弯,就意味着后期电网建设、运维的成本大幅上升。
±1100千伏新疆昌吉—安徽古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2015年,在该工程规划前期工作中,国网新疆电力发展部前期处的工作人员发现这样一个问题:该工程配套的外送火电电源和另外3个内用火电电源均集中于准东煤电基地内,“如何保障特高压直流及新疆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合理利用线路走廊资源,解决可能存在的相关技术问题,对电源汇集方案进行统筹研究?”线路走廊过于集中的问题摆在了国网新疆电力发展部前期处曾勤面前。
2015年夏天,为了解决该工程准东煤电基地电源汇集问题,前期工作启动时,前期工作团队根据特高压直流配套电源与换流站/变电站的相对位置、相关站点建设情况及电厂送出线路廊道条件等,将准东区域电源总体划分为四个电厂群,结合电厂不同组合送出方式,研究提出了多个电源汇集送出方案,通过经济技术比较,推荐出电源汇集方案。
在经过准东电源汇集方案的优化布局之后,大规模火电电源集中接入后准东电网面临的一系列技术问题得到了解决,指导了后续电源接入系统设计及输变电工程设计建设。“首先是梳理了准东地区电源输电走廊资源,汇集方案尽可能节约廊道资源,为准东地区电网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曾勤告诉记者,输电线路廊道的整体规划,面临特殊工程建设条件和环境,其中的最大问题是线路沿线涉及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大范围煤田矿区等。
在项目规划及前期阶段,前期工作人员对工程建设条件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协调,初步对准东电源送出输电廊道进行了统一集中布置,线路走廊尽量考虑利用园区边缘,少占用园区规划建设用地,同时选择从贫煤区及不具有开采价值的区域通过,尽量不占用已有矿产区域,避免影响煤田矿区开采占用资源。“考虑到特高压直流站出线段廊道紧张,我们还采用了不同电源两两共塔的技术措施,有效节约了廊道资源,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浙北地区是西电东送、三峡电力外送及皖电东送的主要走廊、华东电网东西联接的主要汇集点,是全国少有的各电压等级齐全、电网分布密集的电力输送核心区。在浙江省湖州市南郊的山塘村,一幅独特景象呈现在记者眼前:远处,四回特高压线路和两回±500千伏线路的铁塔呈“一”字排开,十分壮观,这就是嘉湖大通道。嘉湖通道内架设有1000千伏湖安Ⅰ线/Ⅱ线、安塘Ⅰ线/Ⅱ线、±800千伏复奉线和锦苏线等6回特高压交直流线路及3回±500千伏线路,所有线路采用“共用廊道、平行架设”的方式,线路通道宽度在170米至600米之间。“线路密集程度在全国少有。”国网浙江电力前期处宋春燕告诉记者,在典型的密集线路通道中,通道宽度仅为300米,相邻线路导线间距最近为55米,如何解决通道走廊问题,在有限的空间内布局电网,实现成本节省?国网浙江电力的前期工作工作人员充分挖掘潜力,发挥聪明才智,在湖州妙西镇至南浔镇72千米通道采用“六线合一”的密集架设方式,既满足电网布局需要,又节省了宝贵的通道资源。
除了浙北地区,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也是电网通道十分密集的区域。这里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和交通通道,也是重要的新能源基地,生态脆弱,走廊资源有限,项目选线难度较大。国网甘肃电力前期处董倩告诉记者,在长约1100公里的河西走廊,共并行规划了4回特高压工程线路。
针对河西走廊生态脆弱现状、自然保护区、公益林区、湿地和黄河大跨越等敏感区域,公司在特高压输电走廊规划中,组织国网经研院、西北电力设计院等设计单位,开展河西走廊4回特高压走廊选择、踏勘、论证和规划工作。“武威地区走廊内有马路滩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全线走廊最狭窄,按照常规标准,仅能通过2回特高压线路,其余2条需绕行通过。我们开展了塔型优化设计,确保4回特高压线路并行通过,每回缩短线路长度约10千米。这样的措施还有很多,通过通道规划、优化和积极协调,避免大范围绕行,每回特高压最少优化缩短线路长度50余千米,按照500万元/千米造价计算,每回线路节约投资2.5亿元。”国网经研院设计中心副主任李晋表示。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