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甘肃电力:璀璨之光 点亮如意甘肃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改革发展40年历程回望

作者:赵化利 陈晓巍  2018-12-14

  四十年凝练一个谜题,甘肃电力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变迁中揭开谜底;四十年汇成一段故事,甘肃电力在戈壁山峦的条条银线里展开情节;四十年遇见一场悲喜,甘肃电力带您领略繁华苍凉、灯火辉煌;四十年促成一次际遇,甘肃电力让人憧憬未来,参透明亮与喜悦。


  在充满传奇色彩和浪漫神韵的丝绸古道上,在辽阔的中国西北腹地,甘肃这片神奇的土地传承着黄河上游八千年的文化与文明,丝绸之路两千年的辉煌与梦想。


  经济社会发展,电力必须先行。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简称“甘肃电力”)干部员工深知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40年来,从黄土高原到河西走廊,从陇南山地到青藏高原,甘肃电力始终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积极探索创新、砥砺奋进,在西北内陆的广袤大地上谱写出一曲曲惊天动地的电力赞歌,用辛勤和汗水、创新和奉献点亮了镶嵌在祖国大西北的这柄“如意美玉”,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转型发展的一个历史缩影。


  电网发展一路领跑从330千伏到1100千伏


  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总面积45.6万平方公里的辽阔陇原,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也是如今2600多万各族同胞并肩奋斗的热土。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甘肃电力人努力拼搏、艰苦奋斗,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多个历史之最,为祖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40年来,甘肃电力工业从底子薄、起点低的基础中走来,走出了一条建设清洁能源基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之路。甘肃电力人以责任诠释初心,以行动践行承诺,为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为助力祖国亮丽风景线建设,筑起了一道道银光闪闪温暖坚实的 “铁壁铜墙”。


  “成绩辉煌,叹人力真伟大。回忆处,新安鸭绿都成此亚。自力更生遵教导,施工设计凭华夏。使黄河驯服成电流,兆千瓦,绿水库,高大坝。龙门吊,千钧闸,看奔腾泄水,何殊万马。一艇风驰过洮口,千岩壁立疑巫峡。”1971年9月18日,郭沫若在刘家峡水电站参观后慷慨赋词《满江红·游刘家峡水库》。


  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和“工业学大庆”的时代背景之下,谁也没想到在广袤苍凉落后的西北,作为中国第一条33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线路全长533千米,贯穿陕甘两省,设计输送能力40万千瓦的刘天关(刘家峡—天水—关中)线路实现了输变电工程设备全部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壮举,成为中国电力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全国首条330千伏线路的建成投运,也开启了甘肃电网主网奋力迈向330千伏电压等级的新篇章。1984年,陕西金锁关至甘肃庆阳西峰镇的330千伏输电线路建成;1995年,330千伏金昌嘉峪关输变电线路建成投运;2002年,330千伏平眉送变电工程和330千伏天水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在1978至2002年期间,330千伏电压等级的变电站、输电线路如雨后春笋般矗立在陇原大地上,形成了以330千伏为特色的甘肃电网主网网架结构。


  甘肃电力人从未停止创造和探索的脚步,2005年,全国首个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青海官亭至甘肃兰州东长达140公里的750千伏输电线路和两座750千伏变电站投入运行,该工程填补了当时我国输变电线路500千伏以上电压等级的空白。这标志着我国电网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为中国电力工业翻开了崭新一页。


  2010年9月,750千伏河西三站三线输变电工程,其中包含河西、敦煌和酒泉三座750千伏变电站及其线路相继建成投运。这项西北电网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线路最长、投资最多、环境最复杂的输变电工程,成功刷新了甘肃电网一年内连续投运三座750千伏变电站及配套工程的纪录,为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电力输送奠定坚实基础。


  攀登永无止境。2014年1月,中国西部首条±800千伏天中特高压输电线路建成投运,成为了连接西部边疆与中原地区的 “电力丝绸之路”。2017年6月23日,酒湖±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全线正式带电投产,标志着国内首条大规模清洁能源输送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成,成为西电东送的另一条大动脉。


  向着更高更强更优质不断进发。2018年7月,随着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 ±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甘七标段的附件验收完成,标识着吉泉线甘肃段已全面具备带电运行条件,该线路投运后将进一步推动西部地区能源基地每年向华中地区输送600多亿千瓦时的风、光清洁能源电量。


  从330千伏到750千伏,±800千伏到±1100千伏,从高压、超高压到特高压,从40米、70米、90米到100米的验收高度,在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甘肃电力人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用甘电速度在陇原大地的青山绿水间、黄土高原的沟壑峁梁里谱写新的传奇,向着打造中国电力新名片的奋斗目标扬帆起航。


  电力服务用情贴心彰显人民电业为人民


  40年前,甘肃的农民要走几十公里山路去乡镇、县城去磨面,现如今农村家家户户通上了三相动力电;从昔日电力限购限用电压不稳灯光昏暗,到现在建成绿色智能电网电压质量大幅提高;以前用电缴费全是抄表员抄收催费、群众到营业厅交费,现如今一部手机就可以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中充电交费……


  改革开放40年来,甘肃电力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内容,更新服务标准,使人民群众体验到了空前便捷的用电感受,享受到了日新月异的电力服务,这不断更迭推陈出新的服务项目,正是国家电网你用电、我用心的优质服务印记。


  “几十年前咱们用电,不但要‘定量供应’,还要经常‘等电’。”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用电紧张的往事,甘肃电力的退休职工赵向军记忆犹新。当时的工业用电同样受困于甘肃电网较低的承载能力,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产能不足的情况。归根结底,源于改革开放后城市经济发展迅猛,负载能力有限的电网“没跟上节奏”。


  当时的甘肃电力工业局下定决心,要解决全社会的用电问题。“十五”期间,甘肃电力投资98亿元进行电网建设,投资112亿元开展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当时,全省1516个乡镇全部通电;18818个行政村通电18486个,通电率达98.2%。“十一五”期间甘肃电网投资总额超过350亿元,比“十五”时期电网投资规模将近翻了两番,缺电、限电已成为永久的过去;全省的用电量持续增加,供电可靠性大为提高。“十二五”时期,甘肃电网省际间电网联络不断强化,与周边陕西、青海、宁夏、新疆间形成16回750千伏、9回330千伏联网,电力交换能力达1400万千瓦。截至“十二五”末,全省750千伏变电容量2440万千伏安,线路5453公里;330千伏变电容量3435万千伏安,线路9127公里;110千伏变电容量2003万千伏安,线路20802公里,甘肃电网风电并网突破1000万千瓦,光伏突破500万千瓦,甘肃千万千瓦级“陆上三峡”风电基地全面建成,甘肃电网位于西北电网“四室一厅”客厅位置的枢纽核心、送端电网特性愈加明显。全省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力度进一步加大,截至“十二五”末,全省农网电压合格率达98.96%,供电可靠率达99.88%,综合线损率降至3.03%。


  “等电”成为历史,享受“点电”生活,陇原百姓四十年间用电方式的飞跃,离不开供电服务的同步提升。昔日百姓颇有看法的供电服务,已转变为“电保姆”,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十大服务工程”,通过打造办电服务新模式,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最大限度方便客户,让客户享受到实惠,助力幸福美好新甘肃建设。


  “以前交电费经常要在营业厅排长队,现在用手机就能随时交费,每天能查家里的用电情况,余额不足时还会发信息提醒,真是又方便又智能。”家住甘肃兰州七里河欣和小区的王先生述说智能交费带来的便捷。


  武威市金羊镇新鲜村村民王斌在自己家里,通过“掌上电力”APP,填写信息提交用电申请,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一次居民新装用户用电申请。


  金昌市民张金权通过电e宝手机APP交纳电费后,取得了自己的增值税电子发票,用户足不出户就从手机客户端下载、查阅并打印电费电子发票。


  甘肃电力坚持深化“互联网+”营销服务,加快推进新型业务发展及电子渠道推广应用,打造以电e宝、掌上电力、95598互动服务网站等自有线上渠道为主,以微信、支付宝、翼支付及手机银行为辅的等多种线上服务渠道,同时配套推出网格化管理、台区经理制等一系列供电服务新举措,为客户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智能用电服务新模式。


  截至2018年10月31日,甘肃全省智能交费用户已达474.35万户,占用户数的56.75%,覆盖全省所有市州县区的706个供电所;线上交费用户达203.41万户,占比提升至总交费户数的57.90%,其中“电e宝”交费168.33万户,占比82.76%。


  甘肃电力的优质服务和责任担当多次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表扬,被誉为是全省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稳定器”,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保障,其精心打造的服务“亮点”和擦拭的“窗口”,已成为全省服务行业学习、看齐的标杆。


  倾情助力脱贫攻坚绘就国家电网“爱心图”


  甘肃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最困难的省份。一直以来,甘肃电力坚决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和甘肃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公司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科学统筹谋划布局、加快电网建设步伐、积极开展对口帮扶、高位推进脱贫攻坚,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2012年,在甘肃省委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甘肃电力与省内161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结合贫困村实际情况,通过肉羊养殖、药材种植、旱作农业种植等富民产业,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甘肃实际的联户帮扶新机制。该公司先后投入2079万元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现如今,161个贫困村的村容村貌及村民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5至2016年,甘肃电力投资6.85亿元,实施了891个行政村、2404个自然村的动力电覆盖工程,实现农村地区自然村三相动力用电100%全覆盖,全省农村用电真正步入“动力时代”。


  2014年12月7日,甘肃省全面启动光伏扶贫工程,将6个不同类型的贫困县作为光伏扶贫试点县,随着光伏电站并网产生收益后,还先后助力发展了有机蔬菜种植、肉牛养殖、蜜蜂养殖等多个产业项目,此举,不仅实现了扶贫开发由“输血式扶贫”向“精准扶贫”的转变,还有力地促进了新兴产业发展与农村资源的有效利用,初步显现了其实实在在的富民效应。


  2017年8月,甘肃电力派出6名优秀党员干部到西和县大桥镇五个贫困村开展驻村帮扶助力脱贫攻坚。扶贫一年多来,修建成总长度达28.82公里的10条富民产业路;这里的花椒、羊肚菌、中药材种植和中蜂、土鸡养殖等一系列的富民措施得到落实;幼儿园建设、村委会和水冲公厕建设,让村容村貌逐步改善;金秋助学、电工培训、公益救助,直抵人心的扶贫善举改变了村民精神面貌。2018年西和县农网建设与改造投资2332万元,为山乡脱贫带来了更大的发展动力。


  仅2012年至2016年,甘肃电力共联系148个贫困村,联系6076户贫困户,累计投资2080万元实施重点帮扶项目740项,为贫困村实现整体脱贫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连续三年荣获甘肃省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最高奖———“民心奖”。


  今年11月13日,甘肃电力在临夏州举行助力脱贫攻坚誓师大会,承诺2019年至2020年,甘肃电力将投资百亿元用于甘肃省脱贫攻坚10千伏及以下配农网工程建设,助推甘肃农村电网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型升级。


  忆往昔筚路蓝缕,看今朝春华秋实。这成就,来自甘肃电力发展的浓墨重彩。这荣光,来自甘肃电力改革转型的坚定信心。甘肃电力将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化,抓紧抓好这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征程中书写新的辉煌。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标签:甘肃电力,改革发展40年,历程回望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