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踏波逐浪立潮头 黔西南州电力70年发展成就显著(图文)

作者:何胜坤 龙玉玺  2019-09-23

  “以前别说用电,连电灯是什么都没听说过。现在电灯、手机、电视、电磁炉、洗衣机,电器种类多得数都数不过来,社会发展太快了。”晴隆县茶马镇兰蛇村81岁的张文富老人说。2007年,兰蛇村作为黔西南州最后一个无电村正式告别煤油灯,步入“电气化时代”。张文富是村里第一家装上电灯的人。


  这只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黔西南州电力事业发展的缩影。


  2018年,黔西南州发电总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供电量突破120亿千瓦时,分别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2.5万倍和2.14万倍。


  光耀金州70载,踏波逐浪立潮头。70年来,黔西南州电力工业沐浴着新中国的春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125014261_15688615056381n.jpg

  中国金州的白天与黑夜。(卢关文 摄)


  电源建设突飞猛进


  黔西南州的电力工业发轫于1941年,当时西南公路局第1、2工程处兴修贵昆公路时驻扎晴隆县,用1台20千瓦汽油发电机发电。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黔西南州境内仅有4台20千瓦的发电机发电。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人民政府致力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上世纪50年代后期,全州各县的县城均已通电。1967年,兴义发电厂第一台机组正式投运,黔西南州迎来了大电厂时代。从1970年到1979年底,共兴建、续建500千瓦以上电站、电厂9座,安装机组20台,装机总容量15970千瓦。


  改革开放以后,黔西南州电力工业迎来大发展。改革东风吹醒了沉睡多年的南北盘江,1986年,天生桥水电站截流成功,1988年,举世闻名的鲁布革水电站并入云南电网发电,这标志着黔西南州成为“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此后,天生桥发电总厂落户兴义,成为黔西南州电力工业史上的重大事件。


  鲁布革电站的建成还有一重重要意义,它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并按世界银行规定进行国际竞争性招标和项目管理的工程。通俗点说,鲁布革水电站开了我国电力工业利用外资的先河。


  1993年初开始,鲁布革水电站开始向千里之外的广州送电,成为“西电东送”工程的第一个水电站,“西电东送”的伟大战略在黔西南州率先启幕。目前,电站仍有60%以上的发电量输往广东。


  随着天生桥一级、二级电站的建成投产,南北盘江梯级开发提上日程,平班水电站、龙滩水电站、大田河水电站、光照、董箐、马马崖等水电站次第建成,黔西南州发展成为全国三大水电基地之一的红水河水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后,包括兴义电厂在内的一大批火电厂相继投运,黔西南州煤炭资源丰富的潜能也逐渐得到释放。风能、光伏等多种发电形式也在金州遍地开花。


  2018年底,随着中电普安发电厂投产,黔西南州电力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形成了水火互济、新能源与可循环再生资源多头并进的电力发展新格局。同年,黔西南州供电量突破120亿千瓦时,标志着全州工业基础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工业强州”战略有了强劲的动力支持。

1125014261_15688614368681n.JPG

  兴义供电局500千伏金州变。(卢关文 摄)


  主网发展翻天覆地


  曾几何时,电网是制约黔西南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桎梏。1941-1960年的20年间,全州仅在狮子山电站建成投产后安装了1台320千伏安的变压器和1条高压线路向兴义城区供电,其余7县均为低压供电。


  “我印象比较深的是,直到我读初中,依然还存在电灯下面点煤油灯的现象。”1958年出生的兴仁市民林跃进说。


  在整个70年代,各县依然是孤立电网,供电可靠性极差。1977年,贵州电网首次向黔西南州供电。改革开放以后,1983年,贵州省电力局修建了首条110千伏线路沙兴线,1984年,贵州省电力局首次在兴义修建了110千伏三毛山变电站,黔西南州电网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兴义城区及周边乡镇用电基本无忧。


  当时兴义城区的人们只是觉得电灯比以前亮了,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一个更加明亮的时代即将到来。


  1988年底,兴义供电局正式成立。此后,黔西南州电网的建设突飞猛进。1991年12月3日,兴仁110千伏枢纽变电工程投运,1998年1月18日,县110千伏册亨变投运,全州8县市全部结束了单纯依靠小水电供电的历史,实现国家电网全覆盖,供电可靠性大幅提升。


  更大的发展也随即到来,2002年,兴义供电局跟随着贵州电网加入南方电网,黔西南州电网逐渐形成空中高速公路。2008年,兴义供电局投资20161万元建设500千伏金州输变电工程,当年12月底投运,2019年9月6日,金州变3号主变投运,该变电站正式跻身大型500千伏变电站行列。


  70年来,从最早的1台20千瓦汽油发电机,到35千伏电网供电,再到110千伏、220千伏电网供电,今天,黔西南州电网已经形成以500千伏金州变为中心、220千伏双环网供电的坚强骨干网架,各县(市)均实现了两座及以上110千伏变电站、两回以上110千伏线路供电的网架结构。


  电压等级的提高和变电容量的增加,不仅为兴义供电局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保证,也从根本上促进了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为黔西南州脱贫攻坚、工业强州提供了坚强的动力支持。2019年上半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增速排名全省第一,其他各项经济增长重要指标均排名全省前列。

1125014261_15688615486201n.JPG

  南方电网供电员工在为册亨香蕉大数据扶贫产业园巡检线路设备。(卢关文 摄)


  农村电网从无到强


  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州农村都处于电力覆盖的空白地带。70年来,黔西南州农村电网从无到有,从弱变强,有效解决了农村生产生活用电不足的瓶颈,缩小了城乡供电服务差距,城乡电力一体化、均等化的格局初步形成。


  查阅史料,黔西南州农村电力肇始于1955年兴义下午屯水电站建成投产,但直到1988年,黔西南州大多数农村依然处于“黑暗时代”。


  1988年,顶效镇6户农民集资兴建的小寨电站竣工投产,这标志着农民开始追求电灯带来的“工业光明”。


  2007年4月28日,黔西南州最后一个“无电村”——晴隆县大田乡兰蛇村正式通电,这标志着兴义供电局在全省率先实现“消灭无电村”的目标。2009年年底,黔西南州实现“户户通电”,这是兴义供电局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


  1988-2018年的30年间,兴义供电局累计投资78亿元开展农村电网建设。2013-2018年,完成“小康电”建设11.17亿元,较阶段性目标任务多投资10.7亿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十三五”规划期间,兴义供电局将投资46亿元,持续推进165个深度贫困村和49个非深度贫困村“小康电”建设任务,逐步形成一个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结构较为完善的农村电网架构。到今年年底,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2%,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7.95%,户均配变容量不低于2.18千伏安。


  “兴义供电局对于农村电网的投入真正体现了央企的社会责任。”在2019年兴义供电局举办的社会责任日暨国企开放日活动上,一位媒体记者表示。


  不断坚强的农村电网也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现在我们生产红糖都依靠生产线生产,有稳定的供电作为支撑,我们就能生产出高品质的红糖,感谢供电部门一如既往的支持……”册亨县双江镇坝布村原浆红糖加工厂负责人袁江说。


  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2016-2020年,兴义供电局在册亨、晴隆和望谟3个深度贫困县投资13亿元,在晴隆三宝乡、贞丰鲁容乡、望谟郊纳镇和册亨双江镇4个极贫乡镇投资6300余万元实施电网改造升级,着力解决电网基础薄弱、供电可靠性低、电压质量低等问题。开展全州36个安置点配套电网梳理排查,及时解决安置移民和扶贫相关产业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新中国成立乃至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电力供应不足,谈不上用电营商环境的改善,但自1988年兴义供电局成立以来,兴义供电局不断提升供电可靠性和优质服务水平,逐渐成为贵州省打造营商环境高地的“样板工程”。


  2019年3月1日,兴义普安供电局正式从云路电力公司手中接管普安县龙吟镇,将为龙吟镇提供大电网支撑下的优质供电服务。被称作“中国苗族第一镇”的龙吟,此前已经多年未开展电网改造,安全隐患突出,电能质量极低。


  在接到普安县人民政府要求接管供电、助力苗族同胞脱贫攻坚的要求后,兴义普安供电局积极介入,主动作为。“接管过来后,我们将投资超过7700万元对龙吟镇的电网实施升级改造,确保一户一表、同网同价,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南网电、品牌电、停电少、服务好。”普安供电局党委书记花岗介绍。


  “以前从来没有搞过电改,普安供电局接管后,施工队伍马上就进场了!”听闻很快可以用上“放心电”、“舒心电”,龙吟镇吟塘村村民邓吉高喜笑颜开。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是答卷人。


  透过70年的时代光影,兴义供电人看到了兰蛇坡老百姓载歌载舞的身影,阿妹戚托小镇新市民溢出的笑容,龙吟镇苗族同胞的阵阵欢歌,黔西南州日新月异的发展变迁……70年来,黔西南供电人“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始终不变,提升客户用电体验的追求始终不变。


  从“三为”服务到“五心”服务再到三轮农网升级改造,从“服务永无止境”到“以客为尊和谐共赢”再到“为客户创造价值”,兴义供电局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连续多年蝉联黔西南州多行业服务满意度评价第一名。


  在“十五”期间,兴义供电局实现了同网同价,每年减轻农民负担2200万元以上。2015-2018年,兴义供电局组织黔西南州注册用户88家开展市场化交易,累计完成市场化交易电量65.25亿千瓦时,减少企业用电成本10.5亿元。2018年,兴义供电局严格落实一般工商业电价降低10%政策,为工商业客户降低用电成本0.42亿元,为特色和新兴产业企业降低用电成本1.08亿元。2019年仍将按照国家政策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


  事实上,近年来,兴义供电局从接电时间、办电程序、费用成本以及供电可靠性和电费指数透明度等方面狠下功夫,坚持将用户体验和实际接电时间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实施“三零”服务,全面优化用电营商环境。


  2019年前8个月,全州远程报装比例达98.14%,实现低压居民客户平均接电时间1.29天(标准6天),低压非居民客户(小微企业)平均接电时间3.08天(标准11天),高压单电源客户平均接电时间46.79天(标准70天)。


  2018年底2019年初,黔西南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均高度肯定兴义供电局工作,认为该局讲政治、敢担当、善作为,发展快、服务优、保障好,在黔西南州推进“大电强网+大产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125014261_15688615824361n.JPG

  供电服务晴隆阿妹戚托小镇。(卢关文 摄)


  融合发展大势所趋


  电源点的发展倡导百花齐放春满园,电网建设如果两张皮就会产生麻烦。


  黔西南州是左右江革命老区,是贵州省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是全国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的首批试点地区。2015年兴义市电力公司与贵州电网解除代管以来,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无序竞争等种种原因,全州用电量不增反降,影响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地方电网供电区域的农网改造升级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这引起了贵州电网和黔西南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


  2017年10月,贵州电网公司董事长尚春到兴义调研,与黔西南州委书记刘文新开展座谈,初步达成了“两网融合”发展的框架共识,决定建立南方电网与兴义地方电网融合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并由原副州长周舟担任召集人。


  2018年1月,贵州电网公司总经理郑之茂到兴义调研,与黔西南州委副书记、州长杨永英座谈,双方同意“两网融合、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此后,周舟两次到访贵州电网公司,表示要推动双方“长远发展合作”。


  至此,“两网融合”发展的方向已定。但由于长期以来的竞争关系,如何融合发展显得格外棘手。


  兴仁登高铝业恰逢其会,成为关键转机。


  登高铝业是贵州省“四个一体化”重点项目,建成后将是黔西南州最大的用电企业。目前已建成年产35万吨的生产线,年用电量约40亿千瓦时。生产线全部建成后,预计年用电量将达80亿千瓦时。


  “配套设施都齐全了,如果电力供不上,就是‘大马拉小车’,空耗很大。”贵州兴仁登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动力部副经理吴中文告诉记者,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对铝业的生产至关重要。受地方电网单电源、供电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2018年2月投产的Ⅱ期首条生产线中,90个电解槽仅投运12槽,影响了产能释放。


  贵州电网公司与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决定以兴仁登高铝业为契机,探索一条电力体制改革的新路子。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3月9日,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召开会议,明确由兴义供电局和地方电网共同解决登高铝业用电问题。


  2019年1月26日,兴义供电局向登高铝业供电的永久性线路正式投运,“两网融合”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圆满完成,电力不再制约该企业达产扩产。


  不仅如此,由于有兴仁登高铝业项目的成功经验在前,黔西南州委州政府要求兴义供电局积极主动介入义龙大数据产业园和清水河工业园等多个园区供电,放开了这块传统上属于地方电网的地盘,“两网融合”进入新的机遇期。此后,黔西南州电网统一规划,双方筹建配售电公司等也提上议事日程。


  在4月24日尚春与刘文新的会谈中,双方科学规划电网避免重复建设、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打造低电价服务区等达成共识,强调要“顺应改革、优势互补、携手共进、政企共赢”,用“大电强网”助推“工业强州”。


  合力才能共赢。在兴义供电局和金州电力公司关系趋缓并逐渐走向融合发展的2018年,黔西南州全社会用电量突破1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以上。黔西南州各项经济增长指标均排名全省前列。


  在可预见的未来,依托南方电网的大电网优势,乘着“工业强州”战略的春风,兴义供电局和金州电力公司仍将继续推动“两网融合”发展,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为黔西南州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兴义供电局

标签:踏波逐浪,立潮头,黔西南州,电力70年,发展成就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