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苍茫、黄沙滚滚,悠悠的千年驼铃声远去,这里正在奏响新时代丝绸之路文明乐章。
天山巍峨,雪原千里,166万平方公里山河壮丽,处处迸发出无限活力。
春潮浩荡,生机勃发,新疆各族群众正与全国人民一道,携手走向全面小康。
“全党都要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来认识新疆工作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各方面艰辛努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国家电网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把服务新疆高质量发展与长治久安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全面助力脱贫攻坚,持续开展电力援疆,以实际行动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新时代新疆发展进步的壮丽篇章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经济发展,电力始终先行
电网提档升级,疆电外送加快,横贯天山南北的电力“大动脉”,有力推动了新疆新能源发展和资源优势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发展是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电力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大有可为。
10月14日,喜讯从遥远的北疆传来。随着阿勒泰—准北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新疆各地州实现750千伏电网全覆盖,新疆电网成为全国最大的省级电网。
从首个110千伏供电环网问世,到220千伏电网全面联网,再到东西横跨2000公里、南北贯穿3300公里的750千伏电网覆盖全疆所有地州。大电网横贯天山南北,一张以乌鲁木齐为中心,东至哈密、西到伊犁、北联阿勒泰、南延和田的750千伏骨干网架已经成型。
2014年以来,新疆电网累计完成投资942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超过1800亿元。电网从弱到强,一次次的升级改造给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19年6月24日,新疆750千伏莎车—和田输变电工程投运,750千伏大电网首次延伸到新疆最南端的和田地区。和田地区电网供电能力提升了近87%,直接拉动固定资产投资518亿元,增加当地就业岗位约2800个。工程还推动了南疆千万千瓦级光伏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开发和消纳,新增的清洁能源发电量相当于年减少原煤消耗313万吨,惠及塔里木盆地数百万群众。
“水泥工业作为高耗能产业,发展受电力影响极大。近年来,南疆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对水泥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南疆电网建设解决了和田长期存在的电力紧缺问题。”洛浦县天山水泥厂负责人王振芳说。
进入交直流混联时代,昔日薄弱分散的孤网转变成了现在具有“内供四环网、外送四通道”架构的坚强电网,新疆各级电网实现协调发展,供电质量与可靠性水平显着提升。目前,新疆共有750千伏变电站23座,变电容量5750万千伏安;220千伏变电站200座,变电容量7198万千伏安,重点城市形成了220千伏环网结构;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7.07万公里、变电容量2.13亿千伏安,全部工业园区实现了110千伏及以上电网供电。
新疆电网正成为保证内供、支撑外送、接纳新能源的重要能源综合服务平台,为新疆年均7.2%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提供有力支撑,持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用电需要。
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基地和我国五大综合能源基地之一,新疆具备同时开发煤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的条件。随着750千伏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第一通道、第二通道,±800千伏哈密南—郑州直流输电工程,以及±1100千伏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相继投运,新能源发电消纳难题得到了极大缓解,地方经济增长有了强劲引擎。
打通能源电力“大动脉”,将新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华能、华电、中电投等数十家电力企业纷纷加大力度,开发新疆潜在能源资源。四条“疆电外送”通道直接带动了新疆电源等相关产业投资约1018亿元,每年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30亿元,增加税收24亿元。
打通能源电力“大动脉”,推动了新疆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也提升了消纳水平。截至9月,新疆新能源装机达3033万千瓦,是2014年的2.7倍。按2019年各发电类型平均利用小时数计算,今年新疆清洁能源发电量将达79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2528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825.6万吨、二氧化硫21.49万吨。
丰富的资源被转化为电能,强劲的电流在条条银线中涌动,筑牢了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基,也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了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这不仅得益于输电通道的建设,也在于“电力援疆+市场化”政策的实施。
2016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批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自治区政府提出把消纳新疆电能作为援疆工作的补充升级,以市场化方式确定电价的“电力援疆+市场化”方案,促进了新疆电能外送。2016年9月7日,首批新疆送往江西、天津、江苏的“电力援疆”挂牌交易启动,“电力援疆”正式实施。当年,援疆电量为30亿千瓦时。今年,电力援疆合同电量达到229亿千瓦时,是最初的7倍多,规模约占疆电外送电量的16%,范围扩大到14个省份。
“电力援疆”启动以来已累计输送电能534.59亿千瓦时,为新疆创造直接经济收益110.23亿元,增加税收16亿元左右。同时,“电力援疆”外送电也助力中东部地区大气污染防治。
今天,一座座铁塔屹立天山南北,一条条银线穿越戈壁荒漠,安全稳定绿色的电能正沿着钢铁“巨龙”持续满足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并外送至祖国大江南北,带动经济跑起来、环境绿起来、生活好起来。
脱贫攻坚,促进民生改善
补强农村电网,助力精准脱贫,全疆各族群众从“用上电”到“用好电”,全面小康有了可靠保障
沙漠茫茫无际,戈壁浩瀚无垠,群山绵延千里、雪原银妆素裹……拥有独特地形风貌的新疆,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19.4%。“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的南疆四地州,更是新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要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南疆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公司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始终坚持电力先行,着力消除电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实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工程,扎实推进南疆电网延伸补强,推动贫困地区群众由“用上电”向“用好电”转变,为新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在喀喇昆仑山深处一条狭窄河谷中,700余名农牧民用电曾经只能靠小水电和光伏板。“通大网电是全乡人的期盼。”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马尔洋乡乡长阿布都热合曼·加瓦热说。2019年12月24日,马尔洋乡迭村和努什墩村接通大网电,农牧民告别了电力短缺的日子。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和田地区,每年冬季用煤需求激增,但因交通不便,煤炭常常供不应求,每吨甚至卖到上千元。如今,南疆四地州224个乡镇1205个村的31.6万户居民用上了清洁实惠的电采暖,普通家庭一个采暖期的花费只有过去的一半。
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线上,被誉为“西部国门第一哨”的阿拉山口边防连用上了稳定可靠的大网电,覆盖当地所有边防连队和重要执勤点位,连部、了望哨、国门全部告别了没有大网电的历史。“现在我们用上了充足电力,相关设施也有了稳定支撑。”某边防连的同志说。
电力,在脱贫攻坚的火热战场上释放了强大能量,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公司大力实施新疆地区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2019年户均配电容量达到2.2千伏安,是2014年的2.8倍,农村用电需求得到有效释放。“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任务提前半年完成,惠及南疆四地州33个贫困县439万人。南疆“煤改电”配套供电工程让1205个村32万户居民实现了清洁取暖。29个光伏行政村和259个抵边村寨通上大网电。
电足了,产业才能兴旺发达。得益于稳定可靠电力,乌恰县驼峰绒毛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范围扩大了两倍,产品由十几种增加到50多种。该企业用12条生产线解决了750人的就业问题,并帮助121户农牧民代养骆驼,每年每户农牧民可增收1.7万元。和田地区的天王纺织有限公司,2019年平均月用电量接近140万千瓦时,稳定电力让企业有了产能10万锭的纺纱新项目,生产规模再上新台阶。
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决胜阶段,光伏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消费扶贫等措施多管齐下,精准发力,行业扶贫的国网样板在新疆成型——
建成152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个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惠及348个贫困村23022户贫困户,发电收益落实到户;
面向策勒县贫困户提供1000个外包业务就业岗位和50个高考学生“定向”委培计划,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将贫困村特色农产品推向国网电商平台,今年安排2000万元消费扶贫任务,架起贫困地区和消费市场的桥梁……
坚强可靠电力持续释放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不竭动力,托起各族人民脱贫致富“小康梦”,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筑牢坚实根基。
倾情帮扶,维护和谐稳定
东西帮扶深度延展,人才队伍朝气蓬勃,电力援疆变“输血”为“造血”,为富民兴疆贡献国网力量
破解发展不平衡问题,突破新疆能源电力事业人才培养和发展瓶颈,是公司援疆工作的重要课题。公司持续加大对国网新疆电力的管理和支持力度,提升其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国网新疆电力逐步走出了符合新疆实际的发展之路,成为服务和助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在资金帮扶方面,公司向国网新疆电力直接注资10亿元,通过东西帮扶基金投资20亿元,切实增强新疆电网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技术支撑方面,公司各专业部门、省级电力公司和相关单位在专业管理、电网建设、运行维护、营销服务等方面提供大量的业务指导和专项帮扶,提升国网新疆电力管理水平。在政策支持方面,公司与自治区政府深化合作、互利共赢,为推动新疆电网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新疆伊犁有着全世界规模最大、唯一保存完整的“八卦古城”——特克斯。这里地处偏远、重峦叠嶂。过去没有智能电表,供电员工每个月都要骑马进山抄表,被称为“马背电工”。作为公司“东西部人才帮扶”的一员,山东烟台供电公司贺晓军来到这里后发挥专长,带领团队研发制造了载波控制器采集用电信息装置并成功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创新实现远程集抄。2018年6月,这项成果在新疆全面推广,“马背电工”终于“下了岗”。
人才是发展的根本。公司高度重视国网新疆电力人才培养,加大人才援疆力度,累计选派32名年轻干部和136名专家骨干赴疆帮扶,通过干部援疆、人才援疆、挂职交流等举措,打造出助推新疆电网发展的坚强队伍。
要“送进来”,更要“走出去”。公司共选派国网新疆电力70名青年骨干赴山东、江苏、上海、河北、福建、浙江等地实践锻炼,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技术和工作方式。
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保居民就业”成为“六保”之首。在和田地区,就业帮扶的点睛之笔落在“精准”二字。针对文化程度较低的贫困家庭成员、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贫困家庭高考考生三类人群,公司专门制定了针对性就业岗位和培养计划,优先面向对口扶贫的12个贫困村招聘。
2014年以来,公司在疆累计招聘大学毕业生9717名,是“十一五”和“十二五”招聘总人数的2.1倍。目前,国网新疆电力职工中当地劳动力占71%,少数民族职工占比超过24%。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按照自治区政府“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简称“访惠聚”)驻村工作要求,公司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及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月8日晚上,结束了农民夜校的课程,策勒县巴什科克买提村村民走出村委会,在公司“访惠聚”工作队安装的光伏路灯守护下结伴回家。村里展示维吾尔族群众传统生活的农耕文化园,有近300件老物件;“百果园”和“张骞核桃林”每到丰收季都会结满硕果。作为公司“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特色项目,“两园一林”到2019年年底已累计接待6000余人次,是当地有名的红色教育基地和乡村旅游胜地。
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公司已有4338名干部职工与少数民族群众结对认亲。为做好“访惠聚”工作,公司先后派驻117名第一书记、619名驻村干部,承担93个村的驻村任务。广大驻村干部扛着责任、含着深情,坚守驻村一线,抓党建、保稳定、促脱贫,积极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帮助各族群众拓宽致富门路,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
“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从广袤的塔里木盆地到高耸的阿尔泰山,从雄壮的帕米尔高原到富饶的吐鲁番盆地,澎湃电力为大美新疆带去蓬勃活力。火热的建设工地、轰鸣的生产车间、忙碌的田间地头,坚强大电网打通了经济社会发展“任督二脉”,国家电网人携手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以更坚定的步伐、更强大的信心走上小康之路,共建美丽家园。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国家电网,服务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