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如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怎样确保其安全?如何破解能源可持续发展难题?8月11日—13日,第八届紫金论电学术研讨会在南瑞集团召开。会议邀请来自中外6个国家的48位院士、教授和学者,围绕“‘双碳’目标下的能源变革与能源安全”这一主题,共同交流最新研究成果,研判能源电力领域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言献策。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刘崇茹认为,虽然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源网荷”端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但目前我国的电网仍是世界上最安全的。
“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后,大面积的停电都发生在国外,比如欧洲和美国。”刘崇茹解释道,欧洲和美国发生大停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系统运维和监测工作做得不好,导致很多数据不能实时反馈系统的情况,极易错过最佳的控制期;二是欧美的电网企业注重盈利,而我国电网更注重安全。她表示,新型电力系统目前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相关技术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认识、实践的迭代过程,而很多问题恰恰会在这个阶段暴露出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禹胜说,电力系统现在处于转型阶段。电力系统和能源系统的开放,让系统内各个对象都处于高度的不确定性之下。因此,极端的自然灾害或者是极端的人为破坏,带来的故障形态将是群体性和大面积的。
薛禹胜认为,保障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必须从系统内部着手。过去我们把电力系统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和经济安全等作为完全孤立研究对象,现在要放在一个整体的架构上来研究,必须建立一个从信息、物理、社会等维度协同考虑的框架,用该框架对实现“双碳”目标与能源安全的最优路径持续推演。(张晔)
标签:专家建议,多维度协同,新型电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