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市场化交易量(亿千瓦时)
跨省市场化交易量(亿千瓦时)
南方区域省内交易主体规模 <省内市场主体累计>
南方区域绿证交易量(亿千瓦时)
电力市场化交易降低客户用电成本
南方区域绿电交易量 (亿千瓦时)
在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指引下,南方电网深入落实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相关要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决策部署。十年来,南方电网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持续推动能源体制革命迈向纵深,率先开展全国首个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建立全国首个电力现货市场,率先组建运作区域及省级电力交易中心,有序开展增量配售电改革试点,探索电力市场化运作……
今年1—5月,南方区域市场化交易电量达到2245.5亿千瓦时,约占用电量的52.7%,同比增长3.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以凸显。
南方电网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改革是与生俱来的基因。十年来,南方电网着力打造能源体制机制“改革示范田”取得新进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初步形成。
建设全国首个区域电力市场
打造电力体制改革标杆
2023年12月15日,在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交易平台上,来自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超过16万家发电厂、售电企业和电力用户达成了约2000万千瓦时的电力现货交易,标志着我国全域电力现货交易首次实现了从模拟运行到实时结算的转变,为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迈出关键一步。
南方五省区全域电力现货结算试运行,标志着新一轮电力改革以来,我国第一个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开花结果,标志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
十年来,经过躬耕不辍的探索与实践,南方电网基本建成以中长期市场为压舱石、现货市场为风向标、辅助服务市场为调节器的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体系,建立了与区域市场相匹配的电力交易组织体系,“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初步形成,努力将改革“试验田”深耕为“示范田”,打造电力体制改革标杆典范。
市场化交易机制率先成形。南方素来是中国改革的前沿阵地,电力体制改革也在此留下了深深的烙印。2015年3月15日,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启动,在“管住中间,放开两头”核心思想的指引下,电力直接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电力交易主体也走向多元化。2014年广东省推行直购电深化改革,2015年广东被确定为新一轮电改的售电侧专项改革试点。2016年3月1日,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成立,标志着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化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同期,贵州、广东、广西、昆明、海南等省级电力交易中心相继建成。2021年5月,南方电网率先完成6家电力交易机构股权调整,南方电网在各交易机构股比全部降至45%以下,创新实施电力交易机构间交叉持股,以股权融合促进业务融合、市场融合,改革进度、深度均在全国领先。
跨省与省内的电力中长期市场有序衔接。南方电网持续完善“协议+市场”跨区跨省交易机制。南方五省区建立以年度、月度交易为主的中长期市场机制。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双边协商、挂牌交易、集中竞争等10多个交易品种及年、月、周等多种时间尺度交易频次的市场机制。
电力现货市场从探索试运行到稳健正式运行。2018年8月31日,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正式启动试运行,其作为全国第一批建设试点,采用节点电价机制、全电量优化出清模式,市场设计可以实现发电成本的有效传导,体现电价在时间和空间的价值。2019年至2020年期间顺利完成从日、周到月不同时间维度结算试运行,2020年8月、2021年5月分别经历了供应充裕和供应紧张两种场景验证,2021年11月起连续运行至今,并于2023年12月转入正式运行。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从省内逐步扩展到区域。2018年南方电网在广东省启动了调频辅助服务市场建设试点,2021年7月建成覆盖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四省区的区域调频市场,2022年1月实现南方五省区全覆盖。2019年以来,因地制宜推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建设。目前广西、贵州和海南三省区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均正式运行,广东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功能融入现货市场。2020年开始探索开展备用辅助服务市场建设。2022年4月顺利启动跨省备用市场模拟试运行,成为继调频、调峰后第三个区域级辅助服务交易品种。
持续完善绿电绿证交易机制
助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推进,南方电网积极构建和完善绿电绿证交易市场。绿电、绿证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成交量累计突破135亿千瓦时、110万张,首次实现对港澳跨境绿证交易。
绿电绿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南方区域成交绿电绿证电量累计约250亿千瓦时,超2000多家市场主体参与,其中电力用户1500多家。主要集中在金属制造、电子科技、数据通信、建材化工、汽车制造、石油煤炭等行业,其中东部地区以电子科技、数据通信为主,占比超40%,西部地区以金属制造、建材化工为主,占比超50%。广交会、博鳌论坛、东盟博览会、南亚博览会、海南消博会等国际活动消费绿电绿证。国家电投、中广核、广东能源集团等发电企业,以及万国数据、腾讯等电力用户积极参与。
风光新能源发展成效更加显著。绿电绿证交易有效增加了新能源发电企业收益,激发了新能源投资积极性。广州电力交易中心于2021年8月、2022年9月先后启动绿电、绿证交易以来,南方五省区新能源装机占比持续提高,2021-2023年南方五省区风电、光伏新增装机708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提高约10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底,南方五省区新能源装机容量13226万千瓦,同比增长46%,占电源总装机26.3%。其中,光伏发电7268万千瓦,风电5077万千瓦。
推动社会绿电消费意识逐步树立。南方电网加大绿色电力消费社会宣传,为电力用户颁发绿色电力证书和绿色电力消费凭证,强化绿色电力标识效果,为企业消费绿色电力提供证明,逐步强化全社会绿色电力消费理念和认同感,激发全社会消费绿色电力潜力。
2024年4月18日,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和海南电网公司海口供电局试点向第四届消博会主办方发布绿色电力消费评价证书,为本届消博会100%绿色办会提供证明,实现了南方区域绿色电力消费统一评价机制试点的首次落地,解决了以往市场主体对外声明绿色用电比例时缺少统一可信证明的问题。
南方电网积极推进建立南方区域绿色电力消费统一评价机制,以国家核发的有效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凭证作为用户绿色电力消费和绿色属性标识的唯一凭证,按照“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数据口径,统一产品样式”的原则,推出了由广州电力交易中心联合用户所在省级电网公司(或省级电力交易中心)发布的“绿色电力消费评价”证书,为南方区域电力用户提供绿色电力消费评价服务。
促进多层电网协同发展
不断迈出改革实践新步伐
进入新时代以来,南方电网促进多层电网协同发展,积极推动央地电网融合。
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支撑,探索央地电网融合经验。2017年10月,为进一步优化配置电力资源,提升电力服务水平,贵州电网公司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达成了“两网融合”发展的共识,建立了南方电网与兴义地方电网融合发展联席会议制度。2019年1月,贵州兴义的“两网融合”第一阶段的标志性工程圆满完成。“两网融合”发展以来,黔西南州全社会用电量首次突破100亿千瓦时,并保持持续增长态势。2021年6月,两网实现220千伏联网,仅仅两个月,地方电网从南方电网主网下网电量达到8.5亿千瓦时,占地方电网总量的75.7%,充分体现了大电网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支撑。
历史性解决体制机制问题,促进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2019年7月30日,针对广西县域供电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南方电网达成共识,签署“新时代全面深化合作战略框架协议”,推动地方电网和主电网融合发展。2019年8月27日,由广西电网公司与广西农村投资集团出资组建的广西新电力投资集团揭牌成立。自2019年9月1日起,广西新电力投资集团全面接管原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所辖40家县级供电企业管理权,广西电力“一张网”格局基本形成。这从根本上破解了长期以来广西供电管理体制造成的电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形成落实国家战略、服务地方发展、构建现代治理体系的实践典范。
持续发挥电力“一张网”优势。2022年10月31日,云南电网公司与云南农垦集团正式签署深化改革合作协议,云南农垦集团所持云南农垦电力公司70%股权转让给云南电网公司。2023年10月24日,云南电网公司与云南农垦集团签署农垦电力股权转让协议,理顺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电力体制,西双版纳州电网融合发展迈出重要一步,为该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电能,同年11月,云南首个“两网融合”工程在西双版纳开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电网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服务正逐步实现。
改革步履不停赓续奋斗不息。南方电网将以更大决心和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向纵深推进电力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南网新实践取得更大成效,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用电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区域级
2016.03.01 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成立
省级
2015.11.16 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成立
2016.06.28 广东电力交易中心成立
2016.06.29 广西电力交易中心成立
2016.08.25 昆明电力交易中心成立
2017.12.25 海南电力交易中心成立
南网报记者 卢翛楠
标签:能源体制革命,能源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