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经济日报】电力迎峰度夏平稳有序靠什么

  2024-08-09

  7月以来,欧洲多国遭受新一轮热浪袭击,电力需求激增,电网不堪重负频繁断电,严重影响民众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同期,我国多地也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最大电力负荷快速攀升,多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不同的是,我国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应保障有力有效。巨大反差之下,有网友好奇,这背后隐藏着什么神秘的“东方力量”?

  我国电力迎峰度夏平稳有序,得益于“工具箱”越来越丰富。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高温热浪变得平常,夏季电力可靠供应的难度越来越大。从经济性考虑,任何一个电力系统的建设,都不可能为了满足短时间的用电高峰,匹配100%的托底电源。因此,为保障迎峰度夏不“掉链子”,我国除了加大电源、电网建设改造力度,以及保障电煤供应等常规操作外,还解锁了增加储能调节能力、区域电力互济、虚拟电厂等更多新技能。

  新型储能调节能力不断提升。当前迎峰度夏电力供需的主要矛盾,不是绝对数量的电能不足,而是结构性时空错配。比如,在中午新能源发力时,用电需求却没有那么多;夜间用电高峰期,新能源发电往往又供不上。新型储能好比“超级充电宝”,通过削峰填谷,重新匹配电力供需。

  今年4月,国家能源局出台政策规范新型储能并网接入,促进新型储能高效调度运用,取得良好成效。数据显示,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2024年上半年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达390小时、等效充放电次数约93次,较2023年上半年分别提高约100%、86%。随着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增加,其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的作用逐步增强。

  电力互济能力持续增强。我缺电时,你供我;你缺电时,我供你。面对迎峰度夏电力供需空间错配,在更大范围内平衡好电力供需是高效之举、经济之策。由于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用电负荷高峰时段存在差异,便可巧妙利用这一特点,由用电负荷不在最高峰的省份,向用电负荷高峰省份送电,并在另一时段反向送电,以优化配置电力资源。

  今年5月,闽粤联网工程首次以满通道能力送电广东,全力支援广东电力需求。受气候影响,福建入夏较广东晚一些,两省电力负荷特性互补。当5月份广东开始入夏后,福建仍有富余电量可送至广东,支撑广东夏季用电负荷高峰;7月至9月西南水电充裕可大量送至广东时,广东一旦有电力盈余则可送入福建,缓解福建夏季负荷高峰期供电压力。今年6月,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签订《2024年长三角一体化迎峰度夏电力互济合作框架协议》,通过电力置换互济等方式,共同应对今夏用电高峰。未来,还会有更多地区加入电力互济大家庭。

  负荷参与电网调节潜力充分释放。过去电力迎峰度夏,主要是给供给端施压,让电厂多发电,而电力需求侧的调节能力一直处于“沉睡”状态。当电力供需紧张时,唤醒海量负荷侧资源,合理调配用电需求,同样有助于保持电力供需平衡、保障电网安全。

  作为激活需求侧资源的重要途径,虚拟电厂是一套电力智能调度系统,将分散的充电桩、空调、分布式光伏、储能设备等资源聚合,统一协调能源消耗与电力吐纳,形成一座基于数字技术的“看不见的电厂”。以江苏苏州为例,目前该市已建成虚拟电厂管理平台。根据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城市能源战略中心测算,在虚拟电厂已完成基础建设的前提下,仅依托填谷响应模式,就可为苏州稳定贡献2万千瓦时/天的能源,从而提供至少5500万千瓦时/年的灵活调节资源。有机构预测,到2030年,我国虚拟电厂累计装机总容量将达5500万千瓦,超过2座三峡电站的总装机容量。

  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不仅缓解了电力迎峰度夏压力,也对主管部门提出了新要求。在电力市场化改革大背景下,只有制定合理的价格机制、交易体系,充分体现电能的时间、空间、属性等价值,才能释放出电力系统在调节方面的真实潜力。

  (本文刊发于《经济日报》2024年8月8日6版)

来源:《经济日报》

标签:经济日报,迎峰度夏,平稳有序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