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南方电网公司实施配变过载、低电压专项治理纪实(图文)

治问题台区 提民生温度

  2025-03-24

近日,贵州电网公司铜仁印江供电局工作人员在铜仁市印江自治县板溪镇岩底村开展并联配变工作。 向世杰 摄

剪影

在本次配变过载、低电压专项治理过程中,各单位立足实际,勇于创新,呈现出了因地制宜的有效解决方案。

广东电网公司汕头潮阳供电局工作人员开展配变重过载治理。 桑滢雯 摄

广西电网公司在外出务工人员集中的村屯投运储能一体柜进行电压监控与有功功率调节。图为供电人员在桂平市蒙圩镇蒙圩村13队检查储能一体柜的运行情况。 韦振宏 摄

云南电网瑞丽供电局组织台区网格经理对辖区内的低压计量表箱设备进行隐患排查。 杨慧媛 摄

为满足群众用电需求,贵州电网公司六盘水六枝供电局组织工作人员对10千伏红旗线洞门公变加装了风机。为变压器加装风机,可快速给变压器降温,将有效避免变压器在冬季用电高峰期出现过载烧坏的现象。 王飞 摄

海南电网公司白沙供电局组织技术人员对茶园周边的老旧线路和变压器进行升级,提升供电能力和可靠性。 余盛本 摄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

  新时代新征程中,电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命脉,其稳定供应直接关系千家万户福祉。作为连接民生与发展的关键纽带,配电网“最后一公里”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与期待。

  南方电网公司党组于2024年全面启动配电网升级工程,一年来取得了喜人成果。

  ——编者

  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郑重承诺:“将加强城乡配电网建设改造,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保障民生用电,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用能需要。”南方电网公司以此为导向,向民生用电难题发起攻坚,成功治理78799个问题台区,以强劲动力推进这些台区完成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民生跨越。

  数说

  √存量问题治理全面完成

  统筹安排153亿元,超4万个基建项目,动员近1万人全面完成近8万个配变存量问题治理

  √增量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去年南方电网新增配变过载、严重低电压问题同口径同比大幅下降48%

  √“动态清零”能力大幅提升

  新增问题解决率同比提高40%

  平均治理时限由原来的超12个月缩短至6个月以内,下降超50%

  今年春节期间,南方电网配变过载台次同比下降46%

  严重低电压台区同比减少63.5%

  √热点难点地区问题靶向攻坚

  聚焦毕节、铜仁、遵义、都匀、昭通、湛江等存量问题占比前10的地市供电局组织制定专项治理方案

  以占总投资的38.5%解决了57.3%的存量问题

  破局

  一场关乎万家灯火的民生攻坚战

  把腊肉、火腿搬进后备厢整齐码放好,张兴伟随后驾车载着家人告别了位于贵州毕节织金县的家乡,踏上了返回浙江金华的务工之旅。他感慨道:“今年春节,我们天天开着电炉烤火,家里一直都暖和得很。再加上制衣厂开工晚,孩子上幼儿园的要求也没那么严格,所以我们就在老家多住了几天,前后加起来有一个多月。”

  在张兴伟所在的村庄,共有400多户2000多口人,像他一样在外务工的就有近300人。而他们一家,几乎是这批外出务工大军中最后一批离乡的。

  每年春节,大量人口回流形成“返乡潮”,张兴伟就是其中一员,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贵州、广西返乡人数分别增长46.0%和12.8%,其中贵州返乡人员占常住人口比例高达72%,人口几乎翻一番。在“返乡潮、旅游旺季、局部区域强降温”三重因素叠加的情况下,春节期间电力负荷大幅增加,导致配变频繁出现过载,低电压问题屡见不鲜。2023年寒冬,返乡潮与寒潮叠加,贵州电网更是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严峻考验,全省多达62523个台区亮起了过载红灯。

  这一困境并非贵州独有。据南方电网公司规划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云南的昭通、文山,广西的贵港,广东的湛江,以及海南的万宁、儋州等地,南方五省区共有近8万个外出务工人员聚集村、150个旅游热点区县,这些地区基本上都呈现出“平时轻载,特殊时期重过载”的用电特性。小容量配变供电裕度不足,对负荷预测、天气预判不够准确,以及对“打工村”“旅游村”等热点地区的供电保障研判不够精准等问题,使得配电网“最后一公里”的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配变过载、低电压问题不仅影响民生福祉,更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隐形瓶颈。为破解这一困局,公司党组将配变过载、低电压问题治理列为头号民生工程,通过建立“问题台账动态清零”机制,运用智能监测手段构建“网格化预警”体系等,打响了一场覆盖南方五省区的配电网攻坚战。

  南方电网公司党组将配变过载、低电压治理作为检验“两个维护”的政治标尺,公司党组精心谋划,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将配变过载、低电压专项治理纳入2024年度党纪学习教育实践清单,作为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的攻坚任务。

  创新

  配电网治理的“南网方案”

  公司系统各部门各单位立足实际,勇于创新,在配变过载、低电压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中呈现出了“百花齐放”场面。

  在顶层设计方面,公司规划部与输配电部双牵头,编制印发《配变过载、低电压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创新形成电能质量“1+2”治理新机制,即,建立一套高效的问题治理协同机制,建立配变过载、低电压问题等两套销号工作方法,形成“申请销号、销号审核、成效后评价”常态化工作模式。统一了问题治理标准,制定分级原则和治理指引,加强全过程管控和动态监测预警,提升监测精准性和时效性。

  资源统筹方面,坚持全网一盘棋,统筹安排153亿元,超4万个基建项目,动员近万人,对78799个存量问题进行治理。加强东西部协作,开展配变利旧增容、“推磨轮换”超1万台,完成超2万个台区台账信息修改,组织广东、广西跨省(区)调拨433台配变、1120台配电箱、6221套智能网关支援贵州。同时,对55903个台区精准采取配变新增布点、扩容等长久性措施,对18649个台区采取了加装风机、负荷调整等生产营销技术性措施,对4247个台区采取了调整抽头、调整运行方式等措施。

  贵州电网公司面对62523个台区的治理压力,探索出了专项治理工作“防分抗改”四字诀:预防性规划避免新增问题、分散负荷破解单相过载、提升设备抗过载能力、系统性改造根除顽疾。最终,以“每天解决260个台区”的攻坚速度,提前一个月完成治理任务。并在治理费用管控上,通过构建“建设-运营-评价”闭环机制,开展“一区一策”精准治理,将台区平均治理费用降至7.32万元,仅为平均花费的37.7%,创五省区最低。

  广东电网公司策划推进“整线(成片)提升供电质量”标准化治理工作,对内进行流程变革,对外强化资源聚合,“陇田模式”获公司内外高度评价。

  广西电网公司打通内外数据建立“省-地-县-所”四级可视化的精准电力负荷预测系统,充分应用人员流动轨迹、居民用电特性等数据支撑配变风险预警,预测准确率达75.2%。通过前移治理关口,2024年配变过载、低电压新增问题数同比下降38.5%。

  云南电网公司全力提升旅游热点地区供电质量,按照整片、整村、整台区治理思路,专题推进,打造大理环洱海区域性治理样板,总结固化6个典型治理场景,并推广应用至丽江古城、西双版纳告庄等旅游核心区域,推动旅游热点地区的供电质量提升,为全网旅游热点地区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经验。

  海南电网公司扎实做好充电桩设施治理,充分运用全省充换电“一张网”服务平台,统筹做好充换电基础设施运维,推动政府开展高速服务区、景区、公路沿线等非局属资产充电场站升级改造。

  深圳供电局以规划引领配变过载、低电压治理,实施周督办销号式管理,制定“一村一策”质量标准和“三校验”标准,推广智能配变终端和低压透明电网技术,利用“数智大脑”精准识别问题并制定整改方案,长效解决局部和区域性问题,实现配变过载和严重低电压见底清零。

  蝶变

  治理成效让民生改善具象可感

  农村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低压)同比下降11.4%,综合电压合格率提升至99.866%,配电自动化有效覆盖率、自愈覆盖率分别提升至98%、93.34%……

  这一串串数据的背后,是南方电网公司配变过载、低电压问题治理工作的深层逻辑。

  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通过“整线整治”的配网自愈技术,让故障复电时间进入分钟级。广西电网公司也实现了配变过载同比下降90%,严重低电压台区同比减少98%的好成绩。贵州电网公司除了实现存量过载、低电压项目全部清零,增量台区实现动态清零外,还将全省农村居民端电压合格率提升到了99.844%。

  配变过载、低电压问题工作治理的成效也将民生改善具象为可触可感的温度。

  在贵州省安顺市镇宁自治县,那些由“打工经济”催生的“别墅村”里,返乡创业的李明华利用家乡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建起了腊肉加工车间。如今,车间里机器轰鸣,一块块腊肉在稳定的电力供应下被精心加工,不仅保留了传统风味,还提升了生产效率,产品远销各地,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广东佛山的鼋人工繁育基地,广东电网公司佛山高明供电局对该基地主供台变低压出线进行了升级,使幼苗房水循环过滤系统、恒温系统用电得到了更好保障,从而为国内最大的鼋亲本和保种群体提供了更好的生存环境。

  在广西桂林阳朔,民宿老板们再也不用担心电压不稳带来的困扰。空调可随时全开,让民宿更加舒适宜人,游客们纷纷慕名而来,享受这份来自山水间的宁静与惬意。

  在“中国宝珠梨之乡”云南昆明呈贡,万亩梨园在“南网电鸿”物联操作系统的守护下,实现了智慧灌溉,既节约了水资源,又提高了梨树的产量和品质。

  在海南,配网结构的优化使广大农村地区供电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当地的热带农业和乡村旅游提供了坚实的电力支撑。村民们利用稳定的电力发展起了椰子油、咖啡烘焙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有效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

  致远

  电力治理现代化的时代答卷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南方电网公司始终牢记“央企姓党”根本属性,以创新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写下生动注脚。76万个公用台区低压分布图的绘制,15万套分支监测装置的安装,构建起数字电网的“神经末梢”;“1+2”企业管理标准的出台,32个典型案例的汇编,沉淀为可复制的制度成果。

  “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治理策略,推动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建设。”据南方电网公司规划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阶段,公司将持续开展“强网架、补短板”工作,重点完成春节问题清零专项工作,补强重点地区短板,并增强高压配网网架,为保供夯实基础。将着力提升预防预控能力,因地制宜开展差异化规划,构建问题预警处置机制,并加强问题源头防控,确保问题在萌芽状态得到有效解决。

  在此基础上,公司还将进一步做优系统治理能力,优化问题治理“工具箱”,提升物资配置效率和应急处置效能。通过构建数字化全过程问题管理流程,实现问题监测、措施分析、立项安排等业务流程的闭环管控。将常态化评价考核治理成效,依托数字化管控机制开展评估,对出现偏差的单位及时纠偏,推动治理机制正常运转。

  “我们有信心通过久久为功的努力,逐步建立健全电能质量问题治理长效协同机制,促进供电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南方电网公司规划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阶段,公司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和基础提升并重,推动治理工作由去存量向遏增量转变,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以初心为墨,以汗水为笔,南方电网公司通过扎实开展配变过载、低电压问题专项治理,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深刻内涵,书写了一份无愧于时代的民生答卷。

  南网报记者 杨彬 通讯员 吴亚雄 张晓露 钱凌芸 龙定锦 贺墨琳 邓阳越 魏晓豫 韦露 刘慧萍 郭卫华

  广东电网

  数字赋能、专业联动、标本兼治

  “现在基建新建配变效率提升了9倍!”汕头潮阳供电局西胪供电所配电专责邓小康的直观感受,折射出广东电网供电质量治理的显著成效。2024年,广东电网公司以“治理存量、遏制增量、动态清零”为目标,通过数字赋能与跨专业联动,完成12704项问题100%治理,在配电网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数字赋能构建治理新基座。佛山供电局自主研发的配网规划管控系统,成为过载台区治理的破局关键。该系统能智能分析台区问题,自动生成多套规划方案,使日过载台区数量大幅下降72%。“我们变被动为主动,用数据规划赢得先机。”该局规划中心专责祝钧介绍,系统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立项准确性显著提升。

  广东电网公司将电网管理平台作为数字化手段中的一大致胜法宝,以其为数字化中枢,集成生产、营销、规划等多源数据,构建供电质量问题治理进度看板。广东电网公司规划部配网科高级经理张雪莹表示,该平台实现进度自动统计、问题穿透等功能,有效解决人工报送误差大、信息流转烦琐等痛点,全面提升全流程管控效率。

  ——专业联动打造治理共同体。在南方电网公司指导下,广东电网公司建立配变重过载治理全过程联动机制。规划、生产、基建、物资等专业深度协同,基建新增配变效率从月均11台提升至100台。汕头市潮阳区在负荷五创历史新高的背景下,配变重过载数量逆势下降,印证机制成效。

  这种联动不仅体现在问题处置,更贯穿规划建设全周期。韶关供电局按照“匹配定位、一次建成”原则,在韶关帽子峰圩镇实施标准化改造,低压供电半径控制在500米内,户均配变容量达4.5千伏安。十年零故障的纪录,彰显适度超前建设的远见,节约运维成本约200万元。

  ——标本兼治筑牢电网根基。遵循资产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优原则,广东电网公司推行“多布点、短半径、标准化”建设理念。在分布式电源密集的韶关市乳源县,构建中压供电半径不超8公里的坚强网架,全县9个镇布局18座变电站,既保障供电质量,又满足新能源接入需求。

  ——农网改造同步提速。2024年广东电网实现220千伏变电站“一县一站”全覆盖,完成120个美丽圩镇电力线整治,建成全网首座“南网E站”。这些举措不仅提升县镇村供电可靠性,更为广东“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电能。

  (邓阳越 许浩然 赵艳 黄斯奇 张鑫 彭杰)

  广西电网

  立足精准施策逐个击破

  近日,广西电网公司贵港平南供电局10千伏慈边线分布式储能系统投运成功,以新技术提升配电网供电质量,助力低电压、重过载治理。

  据悉,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平山镇位于平南县最南端,山多地狭,配电线路依山跨岭而建,部分村屯供电距离较远。近年来,交通便利了,外出务工人员遇重要节假日呈现返乡潮汐现象,对电网用电形成春节、夏季两个季节性重过载低电压高峰期,造成该线路末端的供电质量在负荷高峰期间下降明显。

  贵港平南供电局生技部副经理罗世杰介绍说,10千伏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智能程序可根据实时电压反馈,及时调整输出功率,既提升电压质量,也解决三相电压不平衡问题,明显改善了10千伏慈边线高峰期的供电质量。

  平山镇的用电变化,正是广西电网公司多措并举治理重过载、低电压的一个缩影。

  据悉,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供电品质的需求不断攀升、用电量持续增长,部分区域重过载、低电压等问题日益明显。广西电网公司各级单位负责人担任“首席问题解决官”,综合统筹监测数值、持续时间等维度,按照轻重缓急程度着力解决重过载、低电压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该公司着重精准预测用电负荷,前移治理关口。打通内外数据建立“省-地-县-所”四级可视化的精准电力负荷预测系统,充分应用人员流动轨迹、居民用电特性等数据支撑配变风险预警,预测准确率达75.2%。同时,精准施策,逐个击破,2024年累计投入23亿元资金解决13510个重过载、低电压问题。全年重过载、低电压台区数分别同比下降31.94%、42.57%,没有发生过载引起的配变烧损,电压合格率同比上升0.016个百分点。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永临结合、多措并举,系统完善长、中、短期治理策略,主要是以移动配变及储能装置解决短期过载,通过配变轮换解决长期过载,建设35千伏简易站、加装中压调压器解决线路低电压,台区低电压则通过整体改造、加装低压柔直调压器等进行综合施治。”该公司生产技术部副总经理聂雷刚介绍说,广西电网公司还将聚焦长期欠发展区域,落实“二八原则”,突出解决广西新电力集团供电区域频繁停电和重过载、低电压问题。同时,将配变过载、严重低电压纳入重大、紧急缺陷管理,利用抢修模式先实施、再立项,重点解决887台不达国家能效标准的配电变压器,横向协同、纵向到底着力将农村户均配变容量提升至2.61千伏安,力争基本消除户均配变容量小于1千伏安的台区。

  (韦露 谭世明 方天学)

  云南电网

  优先对六个重点区域集中整治

  进入3月,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布朗山乡班章村的春茶开始进入采摘期。往年,由于村里制茶用电时段较为集中,供电设备承载压力较大,电压一旦不稳就会影响到茶叶品质。为解决好班章村季节性用电需求,云南电网公司通过通道优化、加装电压治理装置等措施,大幅满足村民用电需求,电压合格率提升至100%,这让新购置制茶自动化设备的茶农吃了一颗定心丸。

  立足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近年来,云南电网公司创新构建低压配电网实施路径,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建设及整片区推进提升策略,聚焦重过载、低电压、安全隐患、三线附挂等突出问题,优先对旅游区、老旧小区、生产用电区、城中村、美丽乡村、传统农村六个重点区域开展集中整治。

  曙光小区是昆明市建成年代较早的社区,由于社区低压线路老旧,三线搭挂等问题较为突出,群众用电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借助老旧小区改造的时机,通过低压导线更换、装设智能网关等提升措施,如今,小区供电设施焕然一新,群众用电满意度大幅提升,故障报修率降低70%,用户诉求降低80%。

  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配网管理科经理李时珍介绍,基于群众需求和基层痛点,云南电网公司在配网整治过程中,不断总结摸索治理模式和治理策略,创新构建低压配电网六类治理套餐模式和“挂图作战”模式,通过简化工作方法,明确不同典型场景下的低压设备配置、设备选型、施工工艺、治理策略等要求,形成基层单位看得懂、易执行、能落地的全过程管控一本通手册,有效推动云南配网低电压治理实践。

  随着云南各地低压配电网治理实践不断完成落地,云南电网低压配网治理成效不断显现。2024年,云南电网公司中、低压故障率分别下降60和71个百分点,年故障抢修数减少近12万次,配网运维建设更高效,安全基础得到夯实,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升,供电质量、用电类客户投诉双下降,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电力需要不断满足。

  (刘慧萍)

  贵州电网

  8个月完成6万多个台区整治

  在武陵山脉腹地的大坝村,村民杜显河与乡邻同时启动打米机的轰鸣声,成为贵州电网攻坚用电“最后一公里”的生动注脚。2024年,贵州电网完成62523个问题台区治理,创下南方电网服务的五省区整治数量最多(占75%)、治理费用最低(7.32万元/台,为五省区均值的1/3)、完成速度最快(8个月完成常规1年以上工程)三项纪录,让515万群众用上放心电。

  面对超常规任务体量,日均需治理260个台区,传统模式需1年以上。贵州电网公司首创“敏捷建设体系”:通过省地县三级生产指挥体系全量梳理设备,创新“设备-问题-项目”编码溯源管理精准定位;建立三级穿透式指挥系统,六盘水供电局跨省调配202台配电箱,压缩施工周期15%;实施“双预判”机制提前消除过载隐患。

  在52亿元投资约束下,既要完成6.25万个台区改造,又要控制成本。贵州电网公司创新“设备银行+精准手术”模式:100%利旧改造退役变压器,黔西市塔山社区“双机互备”实现0.3秒负荷切换;建立“建设-运营-评价”闭环管控,一区一策精准匹配负荷特性,避免过度投资。

  应对“春节返乡潮+寒潮凝冻”双重冲击,毕节兴黔社区曾因10户网约车充电导致过载率飙至112%。贵州电网构建“时空双维应急响应网”:运用客流监测平台提前72小时预置资源;部署低压交直流混合装置实现柔性互济;绘制7.28万张数字图谱优化负荷分布;通过配网运行系统实时跟踪处置。

  攻坚之术不尽于此,贵州电网还以三大创新铸就治理标杆。

  数智赋能精准治理:自主研发的“小王同事”AI助手处理1.2万条负荷建议,从源头防范风险。毕节黔西供电局通过智能温控启停风机,使变压器承载能力提升50%,助网约车司机月成本从3000元降至600元。

  技术组合靶向施策:创新“加装风机-并联改造-柔直装置”组合拳。针对短时过载采用智能散热,季节性负荷实施“双机互备”,供电半径过长台区部署柔直装置,综合成本降低67%。

  长效机制防患于未然:创建“防分抗改”四维机制。严格“先算后接”业扩报装控制源头失衡;优先实施“微创手术”;提升设备抗过载能力;新建项目预留5年负荷空间。今年春节过载、低电压台区数分别下降53.7%和64%。

  459人次专家团队走遍88个县区现场指导,贵州电网公司以“把钱花在刀刃上”的理念,让62523个台区完成蝶变。从“深夜错峰打米”到“随时安心充电”,不仅践行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更探索出山区用电治理的贵州方案。

  (张晓璐 贺墨琳 刘凯 陈厦华 钱安顺)

  海南电网

  聚焦文旅产业发展痛点发力

  “春节假期里,我们全村74家民宿2000余间客房的入住率是82.4%,假期后的入住率反而上升到90%。”最近,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苏少洪发现一个现象——村里的民宿入住率出现了逆市上升。这是海南旅游持续升温的一个缩影。

  民宿人气旺,用电需求也旺。海南电网三亚供电局统筹开展“一村一规划”,针对博后、六盘、西岛、后海、梅联等8个网红民宿区域,全面摸排79个低压台区重过载、低电压、安全隐患等问题,并安排投资293.2万元,实现户均配变容量提升至7.3千伏安,既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也满足了旅游经济迅猛发展的用电需求。

  产业兴旺的背后,离不开电力的可靠保障。海南电网公司聚焦全省近200个重点旅游景区、度假酒店、餐饮场所、购物中心等旅客聚集地,构建供电质量问题解决协同工作机制,建立“一份指引+三个标准+一套流程”体系推动旅游产业供电问题高效处置。同时,率先在南网建成重点(重大)项目管理平台,精心做好陵水疍家文化旅游区、海口北港岛等16个旅游业重大项目电力生产要素保障。

  据了解,2024年,海南电网单位负荷对应主变电容量达到1.82千伏安每千瓦,对应配变容量达到1.45千伏安每千瓦,均为南方电网区域内省级电网最高,为新增用电项目提供充足接网条件;海南全省户均停电时间4.82小时/户,“十四五”以来年均下降18.07%,为在琼旅游消费用户提供优质的用电服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围绕环岛高速公路、高铁、旅游公路,海南电网公司适度超前开展充电配套电网建设,助力沿途“三环”服务站、高铁站、旅游驿站充电设施覆盖率100%,有效消除旅游出行“充电焦虑”。2024年,全省公共充电桩充电量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25%。

  随着海南自贸港封关进入倒计时,免税商品扩容、入境便利等政策势必吸引越来越多国内外游客来琼,直接推动酒店、景区、交通等领域的用电需求激增,对用电可靠性、服务连续性提出更高需求。

  “为应对用电场景多元化、用电体验升级及负荷曲线持续变化的趋势,”海南电网公司副总经理龚天森表示,“我们将加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多措并举提高供电质量,充分利用系统调节能力,推动电网建设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

  (郭卫华 杨泽)

来源:南方电网报

标签:南方电网,配变过载,低电压,专项治理纪实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