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专程到河北省安新县考察,并召开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8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三到雄安考察,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领航指路、把脉定向。未来之城积厚成势,日新月异。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雄安新区的战略部署,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持续提升供电服务水平,全力服务雄安新区发展。应用前沿科技建设新型电网、打造全电智慧零碳园区、“获得电力马上办”高效服务用电客户……公司以智慧、绿色、便捷的电力,源源不断地为这座“创新之城”注入强劲动力。
建设中的国家电网能源互联网产业雄安创新中心
AI智能指挥调度:为城市电网装上“数字引擎”
春到雄安,万象更新。3月28日,一场春雨让正在建设中的河北雄安新区又平添了几分俊朗。
“请介绍一下雄安调度自主巡航工作模式。”在国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调度大厅建设项目负责人唐凡对着调度系统发出指令。环形屏幕上呈现雄安新区电网三维全景潮流图,身着黑色工装的虚拟数字人“小安”应声而起,将自主巡航的开发思路、部署架构和实施方案娓娓道来。
随着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被运用到电力调度控制中,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小安”的“大脑”里接入了1160个电力调度规范,这些信息被光明大模型转化为可计算的知识图谱,辅助调度工作人员开展数据查询与知识检索。当工作人员输入“220千伏剧村站2号主变故障如何处置”的问题后,系统立即从海量历史工单中检索出相似场景,推演设备故障过程,同步计算出周边变电站的冗余容量。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小安”能在秒级给出负荷转供方案,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2025年是雄安电网建设的“大年”。国网河北电力建设部项目管理处处长段剑介绍:“今年,雄安新区电网续建工程有13项,新开工的工程有7项,一年投运变电站的数量接近前7年的总和。”一系列电网工程投运后,雄安将形成500千伏“双支点”、220千伏“双分区”、110千伏“双侧电源供电”的联络程度高、安全韧性强的电力网架,满足新区高品质电力服务、高智能城市发展需求。
在雄安新区,一场关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创新实验也在同步推进。2024年4月,包括7位院士在内的11位专家齐聚雄安新区,为电网发展“把脉问诊”,论证审议通过了《雄安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方案》,形成雄安电网发展“路线图”。随着方案的落地实施,各项创新探索逐步变为现实。
AI智能助手“小安”回答技术人员问题。
国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是在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试运行智能导航调度模式的首家单位,实现了电网运行“全要素采集、全局化分析、一体化指挥”。国网雄安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主任栾士岩说:“在这一模式下,电网复杂故障处理的时间将压缩到分钟级,电网两票办理效率提升65%以上,运行决策采纳率达90%以上。”
国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员工在电力调度大厅应用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
从电网调控到电网运维,创新的火花随处可见。在容东片区,6万余个智能感知终端实时采集电压、电流、温度等数据,传送至新一代配电物联感知平台。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庞大的城市配电网在虚拟空间中变得清晰可见。在这张数字孪生电网中,可视化巡检代替了人工巡检,设备健康评价代替了状态检修。
“在雄安的目标电网中,没有春检、秋检,也极少出现紧急抢修。依靠可靠网架、先进技术,我们正把电网运维的‘出急诊’变成‘治未病’。”国网雄安供电公司供电服务中心副主任唐宝锋说。截至目前,雄安目标电网供电可靠性达到99.999%以上。
全电智慧零碳园区:精益求精打造国际领先标杆示范
3月28日10时,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互联网产业园北部的国家电网能源互联网产业雄安创新中心正在加紧建设,直臂车、曲臂车伸展臂膀,搅拌机轰隆作响,建设者们冒着小雨井然有序地为主体建筑安装三玻两腔幕墙。由5栋主体建筑组合而成的智慧零碳园区已初具规模,从空中俯瞰形似一架准备凌空而起的飞船,未来感十足。
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施工人员为园区建筑安装三玻两腔幕墙。
该园区是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牵头建设的雄安首个全电智慧零碳园区,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9.8万平方米,地上5层、地下2层,包括产业科研用房、试验检测用房及会议展示中心用房。园区围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能开放等能源互联网特征,充分利用雄安地热、光照等资源禀赋,采用被动式节能设计和主动式节能技术,构建以“电”为中心的能源供给体系。
为了将园区打造成国际领先的智慧零碳园区标杆示范,建设者们在每一个环节都“精打细算”。“从建设之初,我们就精密计算。雄安气温年差大、干燥多风,园区采用围合式空间布局,减少建筑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国网数科控股公司所属雄安公司徐慧明说,“就像天冷时大家挤在一起‘挡风取暖’,能有效降低建筑能耗。”
园区墙体里还安装了真空绝热板,幕墙、外窗安装的三玻两腔玻璃厚度接近10厘米,空腔间注有氩气,能减少冷热量传导,还能优化采光,有效降低园区暖通空调和照明能耗,进一步减少外部环境对建筑内部温度的影响。
全电智慧零碳园区鸟瞰效果图
走进地下一层的清洁冷热能源站,3台地源热泵机组并排而立。它们是控制整个园区冷热水循环的“心脏”。园区建筑底板下还敷设了1136口管径25厘米的U型地埋管。这些井间隔4米至6米,深度达到130多米,为地源热泵进行冷热交换提供通道。
徐慧明说:“地源热泵的原理就像一所‘地下热能银行’,冬天跟土壤‘借热’向园区供暖,夏天再把室内热量送回地下储存起来,相比传统空调机房,这种方式可降碳40%以上。”
在后续运营过程中,园区智慧运营管控一体化平台将发挥关键作用。在控制中心,大屏幕上跳动的曲线模拟显示着园区各类碳排放。该平台能实时监测设备使用和耗电量,实现负荷柔性调配和零碳管理。预计今年年底,零碳园区将竣工验收,实现试运行,为雄安新区注入绿色动能。
“获得电力马上办”:一流服务助力“雄安速度”
“现在我们是参与者,未来我们是见证者”——国网雄安供电公司主城供电服务中心门口的标语格外醒目。推开玻璃门,开放式服务大厅内,20余块电子屏组成的雄安新区智能能源管理平台光影交错,实时跳动的数据勾勒出雄安新区能源动脉的运行图谱。
首批疏解央企中国星网进驻办公,中国中化、中国华能紧锣密鼓装修;中试基地、科创中心等创新平台项目扩建稳步推进;梅卡曼德机器人等一批高科技企业落户……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高质量疏解并重”的阶段。国网雄安供电公司市场拓展中心主任刘敬文说:“随着疏解企业陆续入驻,供电可靠成为客户的迫切需求。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
2021年4月,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锚定新区发展定位,依托国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创新推出“获得电力马上办”服务模式,成立“获得电力马上办”办公室,为客户提供“电网规划支撑、电力线路迁改、施工电源保障、用户电力配套、客户办电服务”5个方面的“马上办”。今年,国网河北电力持续升级服务措施,专门增加了“实现用电可靠供应马上办”举措,让电力服务“跑”在城市建设之前。
2月底,启动区羊定110千伏移动变电站改造工程正式完工。这是一次针对临时用电的“剥离手术”,将过渡电网的线路从该站全部迁移出去。改造完成后,由羊定110千伏移动变电站供电的宣武医院、电信产业园等一大批疏解项目将享受到“5个9”的高可靠供电服务,成为升级版“获得电力马上办”可靠供电举措的受益客户。
国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员工在宣武医院配电室现场检查。
2024年12月,国网雄安供电公司分别与国网北京通州供电公司、房山供电公司以及国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达成“跨域办”服务合作协议,客户无须往返异地办理用电报装业务,办电效率提升30%。
真抓实干,马上就办。“获得电力马上办”办公室成立近4年来,全面满足雄安新区380余个重点项目及10.4万户回迁居民、0.5万余户疏解用户的用电需求,240余家企业及重点项目享受到优质便捷的供电服务。
标签: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智慧电网,创新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