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以企业管理现代化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新引擎

作者:记者 杨彬 通讯员 熊洁旖  2025-08-07

  近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管理体系基层落地现场座谈会暨年中推进会,总结回顾上一阶段管理体系基层落地工作成效,交流分享管理体系落地样板建设经验。今年以来,公司扎实推进管理体系基层落地,打造一批方法创新、实践扎实、成效突出的落地样板,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构建M-21S管理体系框架、打造75个特色管理子体系、建成十大企业级协同场景……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以“管理现代化”为核心引擎,全面推进管理体系升级和管理能力现代化,构建了更加系统完备、科学规范、集成融合、协同高效的管理体系,搭建了现代企业管理大厦的框架,为公司管理的综合性变革、系统性重塑,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场自上而下的管理变革,不仅是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决策部署的积极响应,更是公司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内外部形势变化的必然选择。

  • 在体系建设阶段,公司优化了44%的业务能力、25%的业务流程,使跨部门协作效率提升30%以上

  • “六大融合”建设方法,即将管理体系全面融入制度、标准、岗位、指标、流程、数字化系统之中

  • 建立了覆盖7家管制业务单位的335个基层观测点

  • 分子公司已设计形成75个特色管理子体系,涵盖了公司管理的各个方面

  •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致力于打造公司现代企业管理大厦的“数字孪生”,第一批、第二批示范性场景已经成功上线,已实现“智周万物”知识问答及10个“AI+管理”示范性场景的推广应用

  顺应时代 引领变革 构建现代企业管理新框架

  “管理规范化”“管理一体化”“管理精益化”……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在管理探索的道路上从未停歇,始终保持着积极进取的姿态,不断寻求突破与创新,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审视,公司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管理体系设计的科学性上,尚需进一步优化布局,以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在建设的规范性方面,仍有提升空间,需确保各项管理举措都能精准落地、有效执行;在运转的协同性上,亟待加强各环节、各部门之间的无缝衔接,实现高效联动。

  为此,公司决定全面推进管理体系升级,以管理现代化支撑世界一流企业建设。

  为确保管理体系升级工作的有序推进,公司开展了深入的管理体系升级深化研究,提出公司管理体系升级工作以“管理现代化”为核心目标,遵循“博采众长、融合提炼、以我为主、自成一家”的工作方针,以此明确了公司管理体系升级的总体蓝图和方法思路。随后发布了公司管理体系升级顶层设计的重要成果——公司管理体系框架M-21S,为公司管理体系升级提供了根本性遵循和纲领性指引。

  公司形成了管理体系升级深化研究的四类成果,明确了管理体系升级的核心目标和显著特征,即“管理现代化”和“系统完备、科学规范、集成融合、协同高效”,描绘了管理体系升级的M-21S管理体系框架,构建了一套管理体系升级方法论,按照“科学设计、规范建设、高效运转、常态治理”的思路推进升级工作。推动公司管理实现从“自转”向“公转”、从“经验型”向“现代型”两个关键转变,为公司管理体系升级工作提供了全面支撑。

  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公司还通过“SMECOP六步法”规范体系设计,打通了管理与业务视角,以“架构化、流程化、数字化”路径重构了管理体系。例如,在体系建设阶段,公司优化了44%的业务能力、25%的业务流程,使跨部门协作效率提升30%以上;在体系运转环节,引入“协同策略库”和“数据模型”,实现跨体系信息共享与业务联动。

  穿透管理 激发活力 打通管理“最后一公里”

  管理体系升级的关键在于能否真正深入基层、植根于每一位员工心中。为此,公司创新性地提出了“六大融合”建设方法,即将管理体系全面融入制度、标准、岗位、指标、流程、数字化系统之中。

  通过“六大融合”,公司成功实现了管理体系向基层的全面穿透。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深刻感受到管理体系带来的变化——责任意识增强、工作效率提高、团队协作更加紧密。其中,深圳供电局通过“全员新型经营责任制”,将考核指标与岗位职责深度融合,激发基层员工活力。

  为确保管理体系升级工作的有序推行和有效落实,公司建立了“管理体系落地实施重点任务清单”和“六大载体融合建设任务清单”管控机制,实现了对管理体系升级工作的全面管控。通过细化342项实施举措,各部门、各单位能够清晰地了解自身职责和任务分工,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人负责、有计划、有执行。其中,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对115项业务能力进行升级优化,对190项流程进行再造,推动了“2+1+X”矩阵式组织架构高效运转;在云南电网公司,省地两级中台协同运营模式解决用户急难愁盼问题5025项,95598投诉量同比下降58.46%。

  公司还建立了覆盖7家管制业务单位的335个基层观测点,时刻关注基层管理动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全力推动管理体系在基层的常态实施和落地运转。例如,海南电网公司通过“保电资源战时一张图”,实现博鳌亚洲论坛保供电人力投入大大降低;贵州电网公司以“数字化、流程化、扁平化”改革,破解科层制组织结构导致的执行力衰减问题,支撑13个业务域系统升级。

  在管理体系升级过程中,公司还鼓励各分子公司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打造特色管理子体系。这些特色管理子体系如同管理体系大厦的基石,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支撑着公司管理体系M-21S的稳固与高效。目前,分子公司已设计形成75个特色管理子体系。这些子体系涵盖了公司管理的各个方面,既体现了公司管理的共性要求,又突出了各分子公司的个性特色。通过特色管理子体系的建设,公司进一步提升了管理体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管理体系升级工作的深入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字赋能 技术驱动 实现管理效能全面提升

  公司印发《数字运营升级工作方案》,推动4349条应用集成和7531条数据集成。云景“管理体系一张图”成为管理者手中的“数字罗盘”,实时呈现体系架构与运行状态。

  在管理体系升级过程中,公司将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入管理体系升级。公司各单位持续深化数字技术与企业管理全链融合,以技术突破推进管理模式变革、以场景重构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实现管理效能全面提升与核心业务指标显著增长。

  南网超高压公司以数据驱动生产组织模式变革,在昆明打造了新型集约化换流站运维模式,建立了“态势感知、作业监控、异动分析、生产支持”等功能一体集成的生产指挥中心,通过远程指挥实现机器代人巡维,大量减少人员重复劳动,实现94.7%免开箱巡检,机巡替代人巡1.45∶1,全域数据分析日均自动处理超百万条。

  广西电网公司牢牢把握“组织+流程+IT”三大核心要素,构建营配融合变革“六步法”,以双轮驱动机制为底座,通过低压设备“云—管—边—端”全面技术升级,优化采、传、存、算、用等一条龙业务数据链路,赋能停电快速感知、“上电即上线”、智慧保电等应用场景,形成“现网式测试、预制式调试、搬运式安装、更换式运维”管理新范式,实现新装电表上电即上线,建档时间从2日缩短至15分钟,准确率大幅提升,有效推动配网业务系统性变革。

  海南电网公司优化保供电业务运作机制,基于南网智瞰、电网管理平台、人工智能平台等智慧保电数字化平台,打通各专业系统,集成变电站、输配电线路、重要场所等保供电相关运行监测数据,打造保电资源战时一张图“行动沙盘”,实现保供电全程智能化、指挥扁平化、现场透明化。

  “管理体系文件智能优化”场景可自动识别制度冲突与冗余条款,“作业风险知识助手”能实时匹配作业场景与风险预案,有效解决基层“管理载体多、规范落地难”等问题。

  为进一步深化数字运营新模式的应用,公司系统谋划了AI赋能管理升级工作。公司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致力于打造公司现代企业管理大厦的“数字孪生”。目前,公司第一批、第二批示范性场景已经成功上线,已实现“智周万物”知识问答及10个“AI+管理”示范性场景的推广应用,“AI+管理”生态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迈向新高度。

  管理体系升级和管理能力现代化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深刻变革,也是一场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南方电网公司通过顶层设计的科学规划、基层落地的穿透管理及数字赋能的持续创新,逐步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集成融合、协同高效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筑起现代企业管理大厦。未来,随着管理体系升级工作的纵深推进,公司将奋力谱写以管理现代化赋能南网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新篇章。

  南网报记者 杨彬 通讯员 熊洁旖

来源:南方电网报

标签:企业管理,现代化,世界一流,企业新引擎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