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3日上午,阳光明媚,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办公大楼里洋溢着喜庆的气氛,穿梭而过的干部员工步履匆匆,为下午举行的福建电网500千伏大环网合环庆典仪式忙碌着。为这一天的到来,福建公司总经理李卫东付出了四年的辛勤努力。在办公室接受采访的李卫东,意气风发,神采飞扬。他认为管理创新在推动企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先做突击兵 争当排头兵
记者:近四年间,福建公司和福建电网实现了跨跃式发展。应该说,事业的推进离不开管理的推动。您特别重视管理创新,您认为实现管理创新的基础是什么?
李卫东:管理创新要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对此,我想说两点,第一点,福建地处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福建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最南端的一个省公司,因为历史原因,福建电网建设速度非常慢。国家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对福建公司来说,起到了乘风、扬帆、起航的作用,我们的发展有了动力。我们有国家的支持,有国家电网公司的支持,有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也就有了转变的机会。
第二点,虽然之前福建电网发展与全国相比相对薄弱,但前几任领导在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要腾飞,有了基础,才能腾飞。如果没有基础,“腾飞”二字就无从谈起。历史是延续的,管理也是延续的。如果没有这种延续,那么我们做事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了这样的前提条件,才能有我们现在的做法。
记者:您的管理理念是什么?
李卫东:我来福建之后,提出“摸情况、打基础、上台阶、再提升”。我到基层调研,听取各方意见。最初,我提出争当国家电网公司的排头兵,后来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发现“排头兵”提的太高。||||
何谓“排头兵”?就是大家都向他看齐。他就是一个标杆,而且各方面都要达到标杆水平。显然目前这个目标太高。好比苹果吊在眼前,跳着都够不着的时候,这个目标就会像空中楼阁一样,没办法实现。所以我调整了工作目标,提出了“争当国家电网公司的突击兵、突击队”。
为什么是突击队呢?就是在某一个方面突击上去,有重点地突击到国家电网公司最前沿,要求每一个部门、每个专业都要突击。如果大家都成了突击兵,我们自然而然就成了排头兵。
目标设定了,第一步首先抓人的思想,这是尤其重要的东西。为什么日本经济能取得快速发展?日本人做事精益求精。比如一个茶杯设计好后,他会始终琢磨如何改进设计。所以,同样是拿出来一个茶杯,他能做得很精细。这种精细就在于他的敬业。敬业是一种精神。
设计四通道 人人有发展
记者: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事业成功的根本保障。您是如何抓队伍建设的?
李卫东:我们在队伍建设方面设计了一个框架。
对干部,我们要求做到“一三六”:上级交给你的任务是三,你做到了一,那么说明你没能力,无法圆满完成任务。如果上级说三,你做三,你只是完成任务,满足于现状,没有精益求精。怎么才能发展呢?要上级说三,你做六。“一三六”做不到怎么办?第一我们有干部退出办法。第二我们有干部诫勉谈话。“一三六”是一个小闭环管理。
对于党员,我们提出党员“一带二”,这一点有很深的理念在里面。我们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最大一个优势在于,我们有一个坚强的组织构架,有党组织。党员是先锋,党组织是堡垒。这要求我们不仅在组织上要健全、要有力,而且党员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党员的作用怎样发挥呢?就是要让一个党员带两个员工,带思想、带技能、带作风、带业绩。
对员工,要求准军事化管理,提升整个企业的精气神。就像《亮剑》上李云龙说的,军队要有军魂。我们说,企业也要有企业魂。我们提出“尽善尽美、无可挑剔”的理念。我给大家解释,这是一个目标,是一种追求。你只有向这个目标走,才能越做越好。我们提出了开展“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做得好不好,可以通过比武表现出来。
这样一来,干部应该怎么做,党员应该怎么做,员工应该怎么做,大家在思想上实现了统一。
到开花结果的时候,我们设计了“四个通道”,就是管理通道、技术通道、技能通道、劳模通道。“四个通道”是什么意思呢?干得好的可以当干部;会抓业务的,理论上好的可以当首席专家;动手能力强的可以当高级技师;工作勤奋,做好本职工作,较好地起到了螺丝钉作用的人,就可以当劳模。员工结合自身条件,实现不同的发展。||||
记者:您如何评价这一管理理念?
李卫东:这四年下来,福建公司和电网的发展得益于我们的企业文化。一个企业有了企业文化,有愿景,有目标,有培养途径,员工就会往前走,就不会浑浑噩噩。
精心护电网 服务出成效
记者:“十一五”以来,福建电网建设速度非常快,变电站数量激增,设备维护检修任务也越来越重,这必将给电网运行带来一系列问题,对此,福建公司采取了哪些措施?
李卫东:近年来,为顺应海西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和支持福建电网建设,确定“十一五”期间投入福建电网建设资金610亿元,相当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电网建设资金的总和。到2009年12月,福建仅500千伏变电所就从2005年的5座增加到14座,变电容量达1855万千伏安,线路总长度达2904千米。
为了检修、维护好设备,我们开展了“调控一体化”管理、设备状态检修、集约化检修等工作,全面加强生产运行精益化管理。
在设备日常维护管理上,我们在变电所,对所有电气设备实行在线检测。以前呢,设备是两年一修。两年以后,大队人马进来,不管设备状况如何,就要把设备拆开,检查完了再装回去。打个比方说,就像一个人身体很健壮,两年后你把他送到医院去,把心脏划开,看看没事,你再把它缝起来。这是不行的。装上在线监测仪后,发现问题的时候就修,没有问题就不修,让它正常运行。状态检修成熟以后,我们就把变电站人员全部撤出来,把运行人员放到调度去,实行“调控一体化”。
目前,“调控一体化”变电运行管理模式在厦门、泉州电业局等单位成功投入运行,2010年将在福建全省统一推广这一模式,这样能减员20%以上。此外,下一步我们还将成立省公司检修公司。管理流畅了,管理现代化了,其他看不到的成本姑且不论,从人员数量变化上就看得很清楚。
记者:在服务管理上有何新举措?
李卫东:95598客户服务中心在全国的情况是,县有、地市有,数量很大。我个人认为,这样有两点不好,第一个,服务口径不一致。有的客户服务中心服务好,有的客户服务中心服务不好。服务不好,客户就会有意见。第二个,占用大量人员,投入大量设备,浪费人力物力。||||
基于此,我们集约服务资源,在厦门、福州成立南北呼叫中心,厦门呼叫中心负责闽西南4个地市,福州呼叫中心负责闽东北5个地市。地市、县的95598客服中心全部纳入其中。
管理见效益 颗粒尽归仓
记者:我们了解到,福建公司比较早就开展了大计划大预算管理,取得了较好成效。请问你们的主要做法有哪些?
李卫东:实行大计划大预算管理的目的是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四化”工作要求,树立全局一盘棋思想,突出计划和财务的龙头作用。我们的理念是好钢用在刀刃上。
以前各部门在资金管理上各管一块,生产管生产的资金,基建管基建的资金,管理很乱,现在全盘统筹,并要报明细。明细再细分急和不急,用星级管理,相关部门负责审核,对全省公司的资金进行调控,使投资更加科学合理。通过大计划大预算管理,2009年我们共核减资本性投资23.3亿元,成本性支出1.93亿元。
记者: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影响,供电企业经营形势严峻。福建公司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成效如何?
李卫东:2009年以来,福建公司面临非常严峻的经营形势。一是受外部市场环境影响,售电量增速缓慢。二是来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减少36.2%,火电比例上升,购电量大幅增加。
对此,我们向管理要效益,开展“我为一度电作贡献”等活动,确保电费资金颗粒归仓。此外,我们还推行预付电费,此举让企业发展有了资金,现在我们账上每天沉淀预付电费7亿多元。没有向管理要效益的理念,我们拿不来这个钱。
同时,我们建立健全“三节约”长效机制。以线损为例,现在我们给每一台变压器都装上一个终端,检测这台变压器的电压、电量。然后拿抄表数据跟这个数据进行核对,会十分准确。这一项我们做下来,线损率下降0.5个百分点都不止。按照800亿千瓦时电量算,那就创造了2亿多元效益。
我们抓退役设备管理。如何开展退役设备管理呢?全省9个地市局把退役设备的名单全部开出来,县公司一看,刚好有些变压器是它需要的,然后两家签约。签约之后,电业局要把这台变压器修好、包装好、试验好,确保能用,县公司以适当的价格把它买过去。这样资产盘活了,积压物资盘活了,需求方花钱少了。前不久,我们在三明开了一个现场交易会,大家一次就签了5600多万元。以后,像这样的会我们还会再开。||||
所以,我说“三节约”不是一个运动,而是一个理念,是人们在工作中的一种信条。“三节约”是企业精益管理很好的抓手。
●我们要在某一个方面突击上去,有重点地突击到国家电网公司最前沿。如果大家都成了突击兵,我们自然而然就成了排头兵。
●一个企业有了企业文化,有愿景,有目标,有个人培养途径,员工就会往前走,就不会浑浑噩噩。
●我们集约服务资源,在厦门、福州成立南北呼叫中心,地市、县的95598客服中心全部纳入其中。
●“三节约”不是一个运动,而是一个理念,是人们在工作中的一种信条。“三节约”是企业精益管理很好的抓手。
采访手记
鲜花满树赖根生
与李卫东总经理交谈,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作为编辑,我每天接触各地大量来稿,经常看到福建公司所属各单位通讯员发来的稿件。这些零散的稿件给我一个印象,就是福建电网和福建公司在蓬勃发展。但是我的这一印象我还不清晰,我还不清楚其发展的原动力在哪里。这次到福建采访,使我对这一情况的认识清晰起来。
“你看到满树鲜花。根在什么地方?就在这里。”李卫东一语惊人。他气质儒雅,措辞精炼,像一位学者。谈起如何抓队伍、强管理,他却显示出军人作风。交谈中,他几次提到军事化管理。他十分注重变革传统工作模式,善于寻找工作突破口,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法。只要找到工作着力点,他尤其坚持管理的刚性。正是源于此,福建公司发展步伐越来越快。
李卫东说,企业的成长有赖于福建肥沃的土壤。“《爱拼才会赢》就是从福建流传到全国的,其中一句歌词叫‘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说明事在人为。这里的人们既有南方人的细腻,又有敢闯敢拼的豪气,说明只要有正确的目标,大家就会做到。”从他这里,我看到福建公司发展的鲜花,作为发展动力的根,还有这片丰腴的土地。
标签:管理,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李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