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访谈实录

访谈实录

智能电网将引领低碳北京建设——访北京市电力公司总经理朱长林

作者:王大鹏 姚雷 曹瑾  2010-04-08

建设低碳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到城市的整体规划,小到普通百姓的饮食起居,全社会各方面需要协调统筹,共同建设低碳城市。作为重要的能源提供者,电网企业如何服务低碳城市战略?日前,记者就此话题专访了北京市电力公司总经理朱长林。

记者:不久前,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又提出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设低碳城市,这对北京电网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

朱长林: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对北京电力事业的发展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目前北京与国际公认的纽约、巴黎、伦敦、东京等世界城市相比,在终端能源消费方面的差距还很大:电力占城市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仅为16%,而世界城市超过24%。同时,世界城市的一项衡量标准就是人均碳排放的数值,目前,新一轮产业革命更加突出强调“绿色”“低碳”“环保”理念,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已成为大势所趋,这就要求电网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打造科技、环保、绿色电网,提供安全、清洁、优质电能。

众所周知,目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使低碳发展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强烈的关注,各国都为减少碳排放设定了目标。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必然带来用电量的快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北京电网最大负荷将达到2800万千瓦,比2009年翻一番。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服务首都世界城市建设,为世界城市经济发展提供重要能源支柱,成为北京市建设、发展智能电网的首要任务和目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可以促进风电等清洁能源发展,实现对煤电的替代,减少煤炭消耗;可以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实现对传统燃油汽车的替代,减少石油消耗;可以提高发电、输电和用电环节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为国家碳减排目标的顺利实现作出重要贡献。

记者:建设低碳北京,新能源的推广应用必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期,北京电网如何配合新能源发展?

朱长林:北京公司正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加快建设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使北京电网供电水平逐步达到国际水准,并在促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等方面充分发挥支撑作用。可以说,智能电网必将在构建低碳北京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对于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减少化石能源消费、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智能电网将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化、自动化、储能、运行控制和调度技术,为清洁能源的集约化开发和应用提供技术保证。一方面,能够解决大规模清洁能源接入带来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问题,有效提高电网接纳清洁能源的能力。另一方面,坚强的跨区网架结构,可以为远离负荷中心的清洁能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提供输出条件。

具体地说,我国的坚强智能电网强调的是坚强网架与智能化的有机统一。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其效益体现在可以提高发电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发电煤耗;提高电网电能输送效率,减少输电线路损失电量;提高用电客户的电能利用效率,节约终端用电量。

目前,我们正围绕国家和北京市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广应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战略方向,密切跟踪终端用能市场发展,收集分析地区能源市场发展信息,加强对新型能源、新型能源利用方式、新型能源服务及运营模式的分析和相关政策研究。

记者:在服务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北京智能电网建设遇到哪些难题和瓶颈急需解决突破?

朱长林:在国家电网公司的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下,我国在智能电网规划、科技研发、设备攻关和工程建设等方面已经处于世界前列。但在探索和实践中,制约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一是我国电网发展整体相对滞后,特别是骨干网架和配电网“两头薄弱”,不能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电网的坚强可靠需求。而且传统意义上的电网,也难以适应新能源的发展和分布式能源接入对高可靠、智能化的要求。二是国家尚未出台统一的智能电网发展规划。智能电网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定位还未正式确立,相关配套政策和技术标准缺失,智能电网建设目前仅局限于电力行业,国家相关能源及产业资源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电网发展水平与保证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低碳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三是对于北京地区来讲,经过近几年加大电网建设力度,主网相对可靠,但配网结构较为薄弱,农村电网发展水平相对城市地区存在较大差距,还不能充分满足新能源接入和稳定运行的需要。

针对这些问题,我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建议,将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列入国家能源战略和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并在相关法律、资金、电价等方面给予支持,出台新能源接入标准和消纳补偿政策,促进新能源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智能电网科技项目研发、试验示范工程及推广应用等方面给予政策激励。目前,我们正在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和北京电网的发展需求,积极开展智能电网示范、试点项目建设。

记者:在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除了新能源的接入,电动汽车的使用很受关注,智能电网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朱长林:电动汽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预计到2020年,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3000万辆。据测算,与普通汽车相比,电动汽车每行驶1千米可减排二氧化碳0.07千克,3000万辆电动汽车每年可减少油耗175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370万吨。因此,促进电动汽车的发展,将推进低碳城市建设。

在智能电网的作用下,可以通过分时电价政策引导用户主动调整充电操作,也可以自动调节控制电动汽车的充电操作,进而保证电动汽车的有序充电。随着电池技术的最终突破和智能电网的建成,电动汽车最终将作为移动储能单元,完全成为智能电网的一部分,对提高电网运行效率起到重大作用。

北京公司正认真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指导意见》和《2010年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加强与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优化充电站设计方案,在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标准下,使北京地区充电站建设突出特色、创新发展。

目前,北京公司已经在顺义区建设了一个小型智能电网示范工程项目。该示范项目不仅展示了太阳能、光能、风能等新能源接入,同时还利用地源热泵技术供热,电动汽车和充电桩就在房屋门口,室内还配有智能家电,集中展示了智能电网为未来生活创造的各种可能。

来源:国家电网报

标签:智能电网,低碳,北京市电力公司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