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精益管理 创造营销业绩
记者:谈到精益化管理,长春供电公司在哪些方面表现比较突出?
赵振伟:精益管理,对于吉林省、对于长春市的意义重大,身处欠发达省份,我们必须在提升执行力上下工夫,在变革攻坚中求发展,向精益的管理要效益。今年,我们确定了50多项保障措施。年初以来,我们通过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和各项专题会议,跟踪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干部员工的争先创优意识和执行能力都有了新的提升。可以说,长春供电公司在电网规划、营销管理、优质服务、班组建设、规范集体企业及主多分开等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记者:据说长春供电公司在台区管理过程中,发现了高科技窃电的情况?
赵振伟:“5·20”高科技窃电案经中央电视台报道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很大反响。可以说,这得益于我们精益的线损管理。我们将线损管理由按线承包转为按台区承包,实现了由宏观向微观管理的转变。
员工在严格的营销管理和考核中形成了高度责任感,促使我们从蛛丝马迹中发现了问题。在承包考核的过程中,我们员工发现有电能丢失现象,却没有发现表箱、表封被动过的痕迹。电表被调、台区表也被调,两个表的数据一致,是很难发现问题的。我们通过走访调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在大海中捞针,终于发现了问题。随后,我们与长春市公安局联手侦查。这个案件被列为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打击高科技窃电成为全国范围内的专项行动。但这也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还需不断提升设备水平和管理手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记者:您在营销管理上看重哪些因素?
赵振伟:最重要的是人为因素,如何管理抄收员队伍是供电企业面临的共同课题。我们改变传统抄收员单兵作战的管理模式,强调团队作用的发挥,将抄收团队、团队长、抄收员在考核体系内互相交融,形成一种1+1>2的团队文化。“王乐电力抄收服务队”是我们实施雁式团队化服务的有益尝试,实现了团队建设创新和抄收服务方式的转变。
记者:长春供电公司采取了哪些措施提升营销业绩?
赵振伟: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吉林省售电量严重下滑。我们积极采取措施,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全市重点项目,同时把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各县区指标进行仔细分析。我们追溯3年,研究售电量增长趋势和变化。
经研究,我们发现长春蕴藏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特别是招商引资为地方经济增长带来生机。因此我们提出两项措施:一是在长春开展重点客户VIP服务,对全市重点客户服务建立“绿色通道”,提高办事效率。二是在长春市两个国家级、两个省级开发区,成立重点项目推进办公室,派专人进驻开发区,一方面,了解区域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根据区域负荷变化,参与制定电网规划,调整电网布局,另一方面,将营业窗口前移,直接受理各项办电业务。另外,我们每周召开两次供电方案审核会,上半年共受理客户用电工程申请330项,批复233项,极大促进了售电量增长。前不久,我们公司在全省率先将服务窗口进驻政务大厅,实现所有供电营业窗口可受理的业务,成为进驻政务大厅的首家企业。
推进电网建设 打造本质安全
记者:你们在电网建设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赵振伟:2009年,是省公司对长春地区实行计划单列的第一年,也是长春电网建设投资有史以来最多的一年,17亿元,这在长春电网建设上是史无前例的。今年,我们与长春市14个区、县、市政府签订了加快电网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协议,明确了电网企业和地方政府在电网建设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营造电网建设和地方经济互促互进的局面,为“十一五”电网建设项目全面完成和“十二五”规划开局奠定了基础。
记者:你们在大生产、大运行方面做了那些尝试?
赵振伟:为落实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整体部署,尽快实现“三集五大”工作目标,我们以减员增效,缩短管理链条,合理整合人力资源为出发点,建立了大集控中心,将与调度实现数据信息互为备份和管理方式互为备用,为调控一体化及大生产、大运行奠定基础。
记者:长春供电公司如何开展对设备的状态检修?
赵振伟:我们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共同研发了设备管理软件,把设备从可研、设计、施工、验收到运行的相关数据都录入其中,包括设备出厂数据、每年运行情况、检修情况、缺陷情况、设备在线监测实时数据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建立了红外监测管理平台,实现对实时信息的在线分析,对设备进行健康评级,让“历史数据”变成了“活数据”,设备健康的实时状态被真实地反映出来。今年春检,我们的作业量由488项减到了231项。
追求企业和谐 促成“四市对标”
记者:长春供电公司是怎样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和谐的?
赵振伟:在国家电网公司统一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围绕使“诚信、责任、创新、奉献”在基层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长春供电公司打造快乐文化,这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一种具体化措施。微观上讲快乐,宏观上讲和谐。这种文化一旦形成,员工面对问题时,他们会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化解,在诚信中追求和谐、在责任中追求快乐、在快乐中追求奉献。
记者:长春供电公司在同业对标上是怎么创新的?
赵振伟:企业发展要上新台阶,而上台阶不同于达标。我理解上台阶是一种意识、一种状态、一种追求、一种向上的精神,是“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实践。
我以前在辽宁沈阳供电公司工作过,感受到这两个单位有很多可以互相借鉴的管理办法。怎样交流学习才能做到不同单位之间的管理经验融会贯通、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就需要一个共同认可的平台。为此,我倡议召开“创一流同业对标”论坛,由东北的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四家供电公司参加。
我们发布各种对标信息,有国家电网公司的对标指标和我们自己的对标指标,我们一起研讨、确定需要对标的项目,四家企业轮流举办对标活动。
记者:为什么会有举办“创一流同业对标”论坛的想法?
赵振伟:我们这四家供电企业,同处于东北地区,有共同的电网、人文和经济环境,所以,基于相同背景下的“创一流同业对标”论坛更有针对性,也更切合企业的实际。
在召开论坛前期,我们专门去沈阳、哈尔滨、大连共同商讨同业对标事宜,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积极响应。我们还确立了“创一流同业对标”论坛的主题,即同盟、同心、同进、同荣。现在,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供电公司每个月都在对标,还设立了网页和论坛,互相学习管理经验。
记者:论坛的成效怎么样?
赵振伟:从效果看,哪家单位主办“创一流同业对标”论坛,哪家企业获益就最大,因为这容易激起本企业干部员工的对标热情。我公司2009年及2010年上半年,都被吉林公司确定为综合管理标杆单位,短时间内各项指标大幅度提升,综合电压合格率指标由全省排名第8上升至第1,创历史新高。其他三个供电公司均有部分指标在国家电网公司排序中实现进位升级。
夯实班组基础 提升企业素质
记者:在2010年的工作报告上,您提出构建班组的基础。您怎么看班组建设的作用?
赵振伟: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是执行层。无论是开展状态检修,还是设备管理,企业各项工作都要依靠班组执行。那么,让执行层与国家电网公司、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要求保持一致和协调,是我提出构建班组基础的初衷。
记者:你们如何抓班组建设?
赵振伟:我们明确管理班组的部门是工会,设置相应职能,紧紧围绕国家电网公司核心价值观,开展特色班组文化,培养、树立先进典型,让班组承担起一个小家庭的职能。
我们强调抓班组建设要从基础抓起,要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班组标准化建设进行规范,年末前,我们将投资240万元用于班组基础设施、安全工器具、科技项目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同时不断完善班组建设的各项制度,加强班组安全管理、环境管理以及班组工器具管理,改善班组工作、生活条件。我们还把加强党小组和工会小组建设作为班组建设的重要内容,拓展班组建设的内涵。
记者:构建班组基础的难点在哪?
赵振伟:难点在于如何提高班组长的素质。班组长是个特殊的管理层级,好的班组长容易成长为企业的管理人才,而入企的年轻员工需要锻炼,班组长往往是年龄偏大的老员工,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是一个难点。班组长是家庭的大家长,至关重要,班组成员团结一致,调动工作热情,都需要班组长有足够的组织能力和个人魅力。
记者:您在提高员工素质的同时,积极提升企业素质,您如何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赵振伟:不管是从电网的发展需求上看,还是从我们企业自身发展来看,我们都在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要求,按照“三集五大”要求,减少管理层级,缩短管理链条,提高管理的效益和效率,提升企业的经营能力、安全能力、依法治企能力、服务能力。企业能力的提升反映了企业素质的提升。如果没有这种企业能力,个人素质再强也同样得不到个人的发展和自我的突破。我们打的不是个人锦标赛,是团体赛,我们给社会服务不是个人,是一个团体,所以我们必须提高团体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而提升企业的能力和水平,又需要素质高的职能队伍和相应的制度建设来保证。
标签:吉林公司,长春供电公司,赵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