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秋雨绵绵。山东省高密农网智能化试点迎接了一位特殊访客,他就是山东省高密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兰祥。李兰祥专程到全市各镇街探访居民智能用电情况,笔者跟随调研组一同前往。李市长轻车上阵,一大早就开始了探电之旅。
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的亮点
李兰祥首先来到高密市供电公司配电监控调度指挥中心。
该中心是山东省首家县供电企业建成投运的。它以中低压配电网运行数据的统一采集与集中监控为依托,利用企业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对涉及配网层面的生产、营销、服务等业务进行综合分析和智能化管理,为今后的分布式能源接入、促进有序用电管理和实施多元化交费、阶梯电价以及智能家居系统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看到李市长到访,正在对配电监控调度指挥主站系统进行联调的营销部副主任刘桂云停下手头的工作,向李市长介绍了中心情况。
11月2日,山东高锻机械有限公司汽车部件制造分公司配电室的高压柜继电保护系统发生故障,配电监控调度指挥系统迅速报警,快速判断故障点,3分钟自动隔离故障区域,并通过手拉手、网格式的配电线路,抢修人员很快故障排除。
“现在,要想了解全市所有配电台区和配电线路的运行情况,用鼠标轻点击一下这个系统,实时电流、电压、分合闸状态等都一目了然。”高密市供电公司经理刘海清介绍。“这个系统真神奇,3分钟就能把故障点隔离,全市用电数据实时监控,好……好!”李市长听了介绍后一直叫好。
李市长还饶有兴趣地观看了调度员演示中心运行依托的智能技术系统,不时赞叹供电部门依托科技手段为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今年,高密市供电公司被国家电网公司确定为2011年第三批实施智能电网项目“农网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试点工程”。该试点工程计划投资1996万元,建设136个台变的智能配电台区、6990户的用电信息采集、3条10千伏线路配电自动化以及农网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主站。目前,工程首批10个台区的智能化改造已全部完成,配电监控调度指挥中心进入试运行阶段,主站系统正在进行联调。
配电自动化的变革
9时20分,小雨还淅淅沥沥地下着,但是没阻止李市长的行程,他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全国棉纺织名镇、山东省特色产业镇——高密市姜庄镇。
高密现有纺织企业2800多家,仅姜庄镇就占多半数。因纺织产业发展迅速,棉纺织业进入全国十大产业密集群行列,被评为“中国家纺名城”。
在姜庄镇配电自动化客户终端现场,该镇党委书记王保功热情地向李市长说:“姜庄镇自智能农网建设后,供电质量大大提高。电力为媒,今年咱镇又增了10家纺织企业,原来的企业也都扩大了生产规模,农网建设为乡镇经济增添了发展后劲。”
“实施智能农网试点工程,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建设智能农网更好的为民服务。我们抓住承担国网公司农网智能化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的有利时机,将配电自动化改造的重点向全市家纺企业倾斜,通过实施配电自动化建设,为全国家纺名城的可靠供电保驾护航。”刘海清表示。
今年3月,高密市供电公司全面完成本市城区12条、农村3条线路的农网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建设任务。目前,工程已上线运行,城区10千伏线路全部实现了配电自动化,达到了实用化水平。
7月10日,高密龙翔纺织有限公司有一批100万元的订单急着发货,该公司上下正在加班加点。深夜11时,天空电闪雷鸣,下起了雷雨,2300纱锭的纺纱大车间突然停电,不及时恢复供电,该车间的纺纱将全部成为废料。就在这紧急关头,调控一体化主站系统启动,并迅速作出判断,发出网络重构的命令:故障在大庆线的010开关后面二段,迅速把大庆线020开关前的一段恢复送电。抢修人员迅速定位查线,10分钟后查出故障原因:即大庆线健康街支线由雷击冒火引起。抢修人员冒雨连夜把雷击坏的线路进行了更换,龙翔纺织公司纺纱车间又传出了“哄哄”的机器声。
“没想到全市的智能农网作用如此大,农网智能化建设试点工程为全市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李市长发出这样的感叹。
配电网自动化实施后,高密电网的供电可靠率由99.82%提高到99.96%。“按城区每千瓦时创造工业产值21.3元计算,每年多供电量可创造工业产值2718万元。”该公司生产技术部副主任冷延涛跟笔者算了一笔账。
智能化用电村的新生活
“供电部门为俺村建起了智能化用电村后,保障了俺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李市长刚进高密市朝阳街办冯家庄村,这个村支部书记单提先,按耐不住地赞叹智能用电村带来的实惠。
冯家庄村现有居民295户,人口1032人,2010年全村用电量为46万千瓦时,预计今年将达到62万千瓦时。今年,高密公司对这个村进行了智能化改造,低压电网实现了“手拉手”供电。
“这个村是我们实施农网智能化试点工程的典型代表,应用跌落开关、集束导线等先进技术,实现用电村管理、通信、控制自动化,解决了供电‘卡脖子’问题。”刘海清向李市长介绍。
作为分管全市电力的副市长,李兰祥从上任第一天就开始思索这样一个问题:群众的生活过的好不好,村民如何利用电力发家致富?
当走进这个村赫赫有名的“鹅王”——孙忠家中,近距离感受群众幸福生活,李市长思索的问题心里有了答案。
孙忠住的是两层“小洋楼”,笔者看到这个村的村民基本上都搬进了楼房。在他家的客厅里,映入眼帘的是崭新的液晶电视、电脑、空调。谈及智能农网建设带来的种种好处和变化,孙忠的幸福溢于言表,他感慨地说,如今咱们农民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出门座奥迪,回家按几下按钮一顿饭就搞定。
“要说用电,俺现在可满意了,供电部门对俺村进行了智能化用电村改造,俺村再也没停过电……”一谈到用电,孙忠跟李市长打开了话匣子。
孙忠还邀请李市长参观了他的养殖场。“今年,俺决定走出单纯养殖这个桎梏,在和技术员外出考察鹅产品加工市场时,决定生产鹅肥肝的思路。”孙忠说,看到村里进行了智能化改造,供电质量有了大提高,就放开大手笔搞起了鹅肥肝加工产业,随即在村里建成填饲车间用于生产鹅肥肝,又建起孵化车间、宰杀分割车间、冷藏库。如今,孙忠的畜禽产业公司年存种鹅60000只,每年养殖鹅苗近20万只,鹅肥肝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深圳等地。
“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给俺吃了‘定心丸’,有这么好的电力供应做后盾,俺可以放心大干一场啦!”单提先脸上又添了一份喜悦之情。
“哈哈哈……”李兰祥和在场的人听了单支书的话,一起开心地笑了。这笑声里既包含着对供电公司实施农网智能化的感谢,也充满来年美好的希望。
在回程的路上,李兰祥叮嘱陪同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回去后一定要研究扶持智能农网发展的政策,为全市智能农网建设打通“高速路”。
标签:副市长,探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