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前,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作为全国劳模、国网生产技能专家的刘卫红,那时的他刚当选十八大代表不久,心情激动不已,认为自己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
3个月后,11月10日晚上11点,记者再次拨通了刘卫红的电话,这时他刚从讨论组回到代表驻地。“每天的行程安排十分紧凑,基本上都是这个时候才能回宾馆休息。”在电话中,刘卫红一再表示歉意。问及目前的心情,作为第一次参加党代表大会的他,还是久久不能平静,仍旧沉浸在聆听总书记报告时那种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心态当中。
2010年,刘卫红作为全国劳模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而此刻他作为十八大代表再次走进大会堂,感觉大不相同,“作为一名党代表,是从广大党员中产生的优秀分子,我要履行好更为崇高的职责,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从原本默默埋首于科研成果的技能人才,到全国劳模,再到十八大代表,刘卫红逐渐走进电力人的视线。成为公众人物后,他对自己的一言一行有了更高要求。利用业务时间加强履职学习,特别是对党章、党史以及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重大决策和重要精神进行了深入了解,专研于政治类书籍的刘卫红来了个角色大转换,他很是兴奋:“有压力才有动力,不能辜负了基层一线党员的重托。”
为此,刘卫红3个月前就着手准备十八大相关建议,涉及如何从电力行业角度深化为民服务,强化服务理念?如何从电网角度确保服务经济建设?以及智能电网、特高压建设等方面。但在聆听了十八大报告后,特别是其中科学发展观的重新定位,科学发展中要坚持节能降耗,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后,刘卫红在原先建议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调整和升华,着重提出要加快特高压电网的建设,特别是针对革命老区要加快推进特高压入赣,保证江西能源安全和可靠供应。他认为,江西是自然环境大省,要保护好这片绿水青山,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目标,经济就需要快速发展,电力需求增长旺盛,然而面对电力紧缺问题,首先要实现更大范围的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特高压入赣工程显得尤为重要。“江西优美的绿色环境和落后的经济建设形成了鲜明对比,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关系,我从总书记的报告中找到了答案。”
刘卫红在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后,在分组讨论中和与会代表沟通,引起了代表的广泛赞同和共鸣。会议期间,刘卫红还与代表交流了电力行业近些年的成就和变化,比如“十分钟缴费圈”、户户通电、农网升级改造等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的利好举措,实实在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支撑。他了解到,现如今各界对电力行业已经有了很大改观,特别是在98年冰灾、南方洪灾、今年强台风等自然灾害面前,电力人那种冲锋在前保供电的精神,表示大力赞同。看到与会代表对电力行业从原先“电老虎”到如今“电保姆”的思想转变,刘卫红感到很欣慰:“归根结底,是这几年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成果。”
12排25号,十八大会议上刘卫红所坐的位置,他将永远记住;38次掌声,代表了他,也代表了全体与会人员及全国人民的意愿;胡总书记64页的报告全文,当晚,刘卫红逐字逐句读了3回;7天的北京之行,他将此生难忘。
目前刘卫红正在进一步和代表们交流沟通十八大报告精神,他告诉记者:“回去以后,我准备身体力行,践行好十八大的精神,将自己的所知所感带回到生产一线的班组员工当中去,将十八大精神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如同总书记所说”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才能如期实现报告中描绘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奋斗目标。”
标签:十八大代表,刘卫红,所知所感,生产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