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技术密集型的电力工业,在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中,对创新型、高技术人才的渴望和需求越来越大。如何培养适用于社会、企业和电力工业需要的人才,如何打造创新型人才,这是作为人才“孵化器”的高校,许久的命题。记者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以他40年的教育工作经验,讲述人才培育之道。
记者:最近天气特别不好,引发了人们对我国新能源发展的关注,您对我国新能源发展有何见解?
刘吉臻:人类社会对传统化石能源消耗的持续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及时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势在必行。虽然当前我国能源结构中,新能源还只是辅助和补充。但是将来,新能源可能由补充能源,过渡到替代能源,最终成为主导能源。当然,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风能、太阳能这些可再生能源都存在间歇性、波动性等特性,和传统能源有本质差异,这也是人类迎接新能源革命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现在令人困惑的是,人们在以看待化石能源的固有思维和理念,乃至于技术,处理新能源的问题。比如,现在装了很多风电机组,我国风电装机世界第一,但有些地方接近一半的风能浪费掉了。原因是不好用,或是进不了网,或是进网时负荷不需要等各种原因把宝贵的资源扔掉了。
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模式,因循守旧地沿用传统的方式,新能源发展前途黯淡。
关注是好事,但我们应当加速找到对策,从技术上和理念上。不仅国家要重视,政府要重视,更应该从我做起,特别是大力提倡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这是一个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的事情,而不是仅仅寄希望于别人去做的事情。
记者:听说华北电力大学有一个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请问该实验室能对电力行业的科技创新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刘吉臻:与电力相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在高校里的有5个,企业里也还有一些。
这些实验室研究的侧重点虽有所不同,但对于提升我国电力科技水平,培育科技创新成果和高层次人才发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华北电力大学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面向国家规模化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重大需求,聚焦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重大科技问题,为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以及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其中就包括研究如何让更多的风电、太阳能发电接入电网。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将共生共存、互为补充。同时因为大量新能源电源接入电网,对传统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高效运行造成了很大冲击。而从根本上解决这些新问题,应该寻求一个整体解决方案,形成一个多元互补、网源协同、安全高效的新电力系统。早日让大规模新能源安全高效利用成为现实,是我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的问题。
记者:华北电力大学有“电力黄埔”之称,您新近提出了“大人才战略”,为什么?
刘吉臻:多年以来,我们确立的办学目标是要办一所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提出了办学十六字方针: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发展,摆在首位的就是要“学科立校”。早在十年前,我们就提出到要建设“大电力学科体系”,实际上当时是针对能源时代的变革提出的,把新兴能源学科作为学校学科发展的重点,取得了成效。
“大学者,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
人才是学科发展建设的根本。因此,我们在“人才强校”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大人才战略”。所谓“大人才”发展战略,是以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出发点,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在整个学校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与重大意义,做好人才工作总体规划,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投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汇聚和造就各级各类的优秀人才、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建功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推动高水平大学快速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实施“大人才”发展战略,落脚点要放在建设好三支队伍上:师资队伍、管理干部队伍、学校员工队伍。
我们所理解的“大人才”有“横、纵”两方向。横向看,既有师资队伍,又要有管理干部队伍、员工队伍。我甚至认为,虽然不可能人人都是人才,但是人人都应该努力地成才,人人皆可成才。纵向看,一所学校办的好不好,说到底就是师资水平高不高。大学除了大师外,我们还应该着眼于中青年骨干教师以及未来青年教师的培养。未来,大学的竞争实力更在于今天的青年才俊,他们是未来竞争的主力。
人才是所有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当然,发展的各个阶段侧重点不同。一个学校要发展,首先是要让大家都把自己最大的能量发挥出来。既然成为发展战略,我们应当把有限的财力、物力、精力放到这上来。
记者:华北电力大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有什么做法?
刘吉臻:我从事教育整整四十年,我国的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教育质量也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但同时,我确实感觉到我们还存在不少问题。原因是什么?可能是审视的标准发生了变化,以前是上不了学,学校环境不好,破破烂烂,师资队伍不理想等等。
但这些问题现在都解决了。现在要考虑的是我们国家要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建创新型国家,谁去创新?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先导。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应该考虑如何把我们的学生置于国家需求、国际视野上,使他们将来能够担当国家创新的重任,在这些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距离。
要提升教育质量,核心问题是什么?首先,要培养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德、强壮的体魄、较高的情商、奋斗的精神、责任心、勇于担当的品质。其次,要解决我们的学生只会读书、会考试,创造力不足的问题,要让他们不但掌握书本知识,还激发年轻人的创造力,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自我发展能力。尤其是对于理工科院校来讲,这是急需破解的难题。还有一点就是社会问题,学校培养人才是为了满足社会、企业需求。但目前存在一种怪象,企业宁愿在新员工进入公司后再组织培训,却不愿意接纳学校的学生来企业实习、实践。其实,真正优秀人才将来是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的。我希望学校和企业能够紧密结合互动,把“产学研”合作与全过程的人才培养结合起来,为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提供平台。这些问题都是教育改革的深层次问题。
标签:政协委员,刘吉臻,大人才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