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一个晴朗午后,记者走进海南电网董事长、党组书记金戈鸣的办公室,只见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份《南方电网报》,上面刊登着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赵建国的专访文章《创先承载梦想 砥砺前行致远》,旁边还有本厚厚的创先资料汇编,一个摊开的黑色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着些什么。秘书告诉记者,他来海南电网后,总喜欢做笔记,三个月已经用了4本笔记本。
“我是海南电网的一名新兵,不勤奋学习不行。”金戈鸣笑道。采访于是自然地从学习赵董事长的专访文章开始。
万事见为先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生存发展的追求,无非是平安、进步和幸福六个字。
记者:赵建国董事长的专访文章发表后,在全网引起了强烈反响。您能谈谈学习这篇文章的体会吗?
金戈鸣:拿到报纸,我一口气读完了这篇专访,每读一遍,感触便深一层。我理解,赵董事长是在对全网创先工作进行再动员和再部署,对于海南电网的创先工作具有特别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体会,创先是电网企业与国际接轨、做强做优的必由之路。开展创先工作,一定要在遵循电网企业管理普遍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尊重基层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工作方法,即赵董事长所说的首创精神。只有把相关的制度、规范、标准、流程等与企业实际状况结合起来,创先才能深深根植于员工的每项日常管理工作中。
记者:您怎样理解创先与实现“南网梦”的关系?
金戈鸣:赵董事长谈到,“南网梦”归根到底是要实现企业先进、促进员工幸福,做到让政府放心、使社会满意,关键是要走好创先之路。也就是说,创先是实现“南网梦”的路径。
我理解,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生存与发展的追求,可以归结为“平安、进步、幸福”六个字,而南网人要做到这六个字,就必须走创先这条阳光大道。
首先,平安是基础。就电网企业而言,平安包括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与和谐的内外部环境。创先的根本出发点,正是要通过从技术和管理上完善自身,与政府、客户和上下游企业广结善缘,服务社会,报效国家,最终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其次,进步是保证,就是要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先进的管理技术、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来实现客户服务的优质、高效。这正是赵董事长强调的创先实践要达到的终极目标。
最后,幸福是我们的价值追求,是“中国梦”、“南网梦”的具体体现。国家兴旺发达,企业长盛不衰,个人不断成长,这是今天我们要去追寻的“中国梦”,更是南网人要奋斗实现的“南网梦”。而实现南网梦的正确途径,就是创建国际先进电网企业。
记者:我们了解到,您上任后的两个月中,对海南电网所有基层单位进行了一次调研,甚至还有暗访,有哪些收获?
金戈鸣:这次全面调研让我更加坚信,创先是海南电网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几年来,海南电网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创先,今后迎头赶上,更加需要持之以恒地创先。
从2008年海南电网启动创先工作以来,网架结构得到巨大改善,发展能力、服务能力得到很大提升。特别是规范了用工管理,实现所有基层供电局的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在全网首开全员竞争上岗的先河。成果来之不易,是在网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在干部员工一点一滴的努力下取得的。
但必须看到,海南电网的进步并没有消弭与兄弟公司的差距,特别是关键指标差距很大,创先工作在全网处于落后状态。比如安风体系建设,我们只有40%地市局达到三钻,而发达地区已经有80%的企业通过了三钻,并已经向四钻、五钻前进;客户平均停电时间广东仅为3个小时,而我们是23个小时;第三方客户满意度其他四省区平均达77分,而我们仅有61分等等。
这一切都在警醒我们,创先必须提速,全面创先、全力创先、全员创先。为此,我们召开了海南电网创先工作推进会,狠抓基层供电站(所)规范化建设,把19个县级供电局全部纳入到创先版图中,全面铺开。
万法实为本
我们提倡“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创先精神。最终自己的事,要靠自己想办法,要靠自己干出来。
记者:看到了自身的进步,也看清了差距,放宽视野,我们更加注意到当前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变革,特别是国际旅游岛建设,是否给海南电网的创先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
金戈鸣: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使海南成为一个国际政治、文化、体育等活动的世界级舞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到海南视察和指导工作,更给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必然也给电网的建设和管理带来新气象。
先谈谈机遇。电网的发展跟经济发展大体同步。这几年,海南经济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近期一批总额达3000亿元的投资项目有望落户,对电力市场形成了巨大需求。网公司在海南的投入也在持续扩大,特别是海缆Ⅱ回联网工程与琼中抽水蓄能电站两个项目的建设,给海南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了强力保障。同时,海南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愿意为加快地方电网建设提供便利条件。积极的经济政治环境,为电网发展铺就了高速公路。
而把握机遇的过程就是在迎接挑战。外部环境上,海南服务业占GDP、供电结构比重将近50%,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对配网的服务要求甚高;生态立省的战略,意味着电网的节能减排任务、容纳可再生能源并网任务越来越重;越来越多的国际盛事,让保电任务日益成为常态化工作;台风暴雨的气候特性,对建设坚强电网特别是应急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内部运营上,硬件仍然薄弱,主网架虽已形成“双环网+目字型”,但一些县市、区域目前仍是单线单变供电。软件上,各市县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结构性缺员冗员并存,干部员工的观念意识还有待变革。这些都是未来需要突破的瓶颈。
记者:如何通过创先抓住机遇,突破瓶颈呢?
金戈鸣:大机遇要配以大动作。我们认为,源头上就得选对路,最重要的是构建坚强的电网,这是创先的物质基础。首先是要统筹电网和电源的规划。海南电网的负荷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南部,而大量电源却在西部和北部,因此,要引导电源布局,减少电力输送距离,提高综合效率。其次是统筹协调主网与配网的规划,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主网配网投入,加快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此外还要加大与地方党委、政府的协调力度,统筹好电网建设政策资源。只有硬件框架夯实了,创先才有坚实的物质保障。
记者:那么如何搭建软件框架呢?
金戈鸣:首先要变革理念,这是深入推进创先要解决的基础性工作。让干部员工从了解到认同“创先就是更高标准的日常工作”,最终积极主动参与其中。
其次要进一步明确并落实好岗位责任制,把制度、规范、标准、流程固化到岗位职责中,分解到个人的日常工作,为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夯实基础。
同时要加强更深层次的顶层设计。在各业务板块之间形成良好协调的机制,形成互相促进的体系,使各项管理制度、管理标准、作业流程自如运作,这是下一步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要推进基于扁平化组织的“大集中”管理,推进公司集约化管理模式。海南地方小,无法做大,就要做精。立足“小而精”的特点,促进业务高效运转。
这个过程中,要防止一体化演变成僵化的一统化。制度要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即赵董事长反复强调的“焕发出基层首创精神”,也是防止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解决的问题。
记者:听说海南电网最近在广泛“拜师傅、结对子”?
金戈鸣:与先进地区供电企业结对子,搞帮扶,这是加快创先步伐的一条便利通道。目前海南电网所有供电企业都与广东发达地区的供电企业签订了帮扶合作协议,广东、广州各供电局已经陆续把他们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经验向我们的企业传授,这项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广东电网公司和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给予海南电网无私的真诚帮助和巨大支持。“拜师傅”不是搞社交,取得“真经”关键是求真务实,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企”,要学习古人修身养性“百日筑基、十月怀胎、三年哺乳、九年面壁”的坚韧,耐住性子,潜下心来,一步一步向前走。
赵董事长反复强调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不搞忽悠,对于海南而言,我想我们要提倡“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创先精神,坚信自己的事最终靠自己办,别人只能提供借鉴和帮助,决定性筹码还是在自己手里。
万行人为梯
创先须十年磨一剑,始见真功夫,希望海南电网干部员工从五个方面修炼创先功夫。
记者:赵建国董事长说,创先需要一个过程,如同果实的春生、夏长与秋收一样,您认为海南电网的创先工作目前处于什么阶段?
金戈鸣:“春夏之交”。“春”是原来创先工作起步晚的县级供电企业,现在全面铺开后,各项工作如“春苗出土”,茁壮成长;“夏”是指地市级供电局已取得了一定成果,此时要全面提速、加快推进。
这个阶段,一方面生机盎然,另一方面深层次问题与矛盾也逐渐凸显,往前走的压力增大,需要攻坚克难。
记者:攻克的重点是什么?
金戈鸣:赵董事长强调,各项工作必须从习惯于“局部突围、快速补救”向“系统改进、整体提升”转变,这是当前深入推进创先工作攻坚克难的关键所在。
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叫《第五项修炼·心灵篇》,发现当前西方管理界非常重视系统的问题,作者甚至认为,过去自己提倡的“致力于内部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改进”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开始回到中国老祖宗的主张上来,提出要重视人心建设,成人方能达己。其中提到一个重要的概念,即:“整体中任何局部都能完全呈现整体的全部”,这与赵董事长讲述的“一颗螺丝的故事”是一回事,这正是当前要特别重视的问题,即各项工作必须系统改进才会持续有效。
记者:赵董事长在专访中强调,要成大事,得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创先可能需要用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去努力。您认为,海南电网应该靠什么来打赢创先“持久战”?
金戈鸣:创先须十年磨一剑,始见真功夫。我借这次采访的机会,希望海南电网的干部员工从五个方面修炼创先功夫:
首先是“见解”,要加强学习,认识到位,对创先本质把握不住,人云亦云,一知半解,想都没想明白,不可能真正做得到。其次是“试验”,想到不等于做到,别人的好东西你拿来不一定就能用,而要在日常工作中反复试验,才能最终找到最顺手的感觉。第三是“方法”,千法万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就要想方设法固化成制度流程坚持下去。第四是“火候”,有了好的方法,还要靠不断的积累,时间不到,不但动作不会到位,习惯也难真正养成,真等功夫上身了,自然而然就做到了,那才叫融入企业文化了。最后是“步骤”,事物都是有逻辑联系的,急不得,要一步一步来,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础,最基础的,也是最高深的,真正基础打好了,坚持下去,每一步都会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标签:海南电网,金戈鸣